概述
总结图解
时延
概念: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延。单位是s。
-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 数据长度 / 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 传播时延
取决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链路长度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排队时延
等待输出/入
!链路可用 !
- 处理时延
路由器检错,找出口
-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bit) = 传播时延 (s)* 带宽(b/s)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位单位的链路长度
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容量)
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
总共经历的时延。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括:
往返传播时延 = 传播时延 * 2
末端处理时间
利用率(重点)
利用率包括:
- 信道利用率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 (有+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 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即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
赏
支付宝
微信
谢谢你请我吃糖果
最后
以上就是正直御姐为你收集整理的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和利用率总结图解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和利用率总结图解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