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深响,作者:林之柏,授权靠谱客转载发布。

2024年行至尾声,快时尚行业的剧烈变革仍在继续。

承压多时的几个老牌快时尚巨头相继复苏——12月11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公布三季度报,前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7.1%至274亿欧元,净利润则同比增长8.5%至44亿欧元,多项经营指标均有所改善。优衣库母公司2024财年年报也不乏亮点,营收同比增长12.2%至3.1万亿日元,营业利润更是同比大涨31.4%至5009亿日元。

SHEIN、Temu等电商平台也仍然凶猛。外媒The Information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SHEIN总收入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虽然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仍然不容小觑。

这几年,快时尚行业频繁传出坏消息,关店、换血、告别黄金时代。经历了痛苦的起伏后,快时尚似乎迷雾散尽,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径清晰地摆在面前——要么涨价走高端;要么极致性价比。

hm 衣服 时尚

追求利润,巨头杀向高端市场

趋势已经明显——优衣库、ZARA、H&M为首的老牌快时尚巨头,正在高端化这条路上做大量的布局。

一方面,调整开店策略,关闭标准店、小店,增开大型旗舰店,建立高端品牌形象。

众所周知,ZARA、优衣库、H&M、GAP等品牌靠线下发家,直到目前,其线下渠道销售占比仍远高于线上。线下不仅是它们的业绩支柱,更是品牌的门面,是展现新形象的重要渠道。从门店开始往高端改造,无疑是最合理的选择。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在全球拥有5659家门店,同比减少63家,其中ZARA品牌的门店同比减少36家至1791家。但在门店数减少的情况下,门店总面积和平均面积却保持增长。2023财年末,Inditex门店平均面积则达到历史最高的801平方米。最新财报则指出,集团的目标是在2024-2026年期间,将实体店面积每年提高约5%。

被唱衰多年的GAP也从去年开始加速调整开店策略。以中国市场为例,今年二季度,GAP新开9家门店,除了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外,也布局了多个新一线城市。

从门店选址来看,城市热门商圈、高档购物中心的黄金铺位是GAP的心头好,意在锁定城市中产、白领等优质客户,比如新进驻的贵州方圆荟海豚广场、沈阳大悦城等。GAP预计今年全年在中国新开50+家门店,新店平均面积则达到500-600平方米,专注于大店模式。

其他几个品牌也有着相似的开店策略:优衣库在今年11月宣布了2025财年全新策略,当中明确指出以大型、优质地段门店替代小规模、低利润门店。H&M也在欧洲、美国、中国等重点市场抓紧落子,开出多家大型旗舰店。在中国,今年一季度已有成都合生汇、绍兴银泰城、北京悦荟广场等地门店开业;5月,位于上海黄金商圈南京东路的H&M旗舰店焕新亮相,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司懿德也亲自到场站台。

除了这些老玩家,中国本土新锐品牌URBAN REVIVO(下文简称UR)在开店方面也颇有心得。

在创始人李明光看来,“门店就是最好的广告”。因为门店是直接链接品牌与消费者的场所,消费者对品牌的第一印象和认知,很多时候也是建立在门店基础上的。

区别于传统快时尚品牌千篇一律的门店设计,UR的旗舰店不仅会根据所在城市、商圈的特色来设计门店,更以不同的主视觉色调、陈列、空间布局,打造差异化场景。

而在选址上,UR聚焦城市核心商圈,店面也是越开越大。其第一家旗舰店就选在了广州人气最旺盛的正佳广场,面积高达1000平方米;同样位于广州体育西路商圈的广晟旗舰店面积更是达到4400平方米,是UR全球最大的门店。

另一方面,各大品牌也在重塑价格体系,主要手段是降低折扣力度(甚至取消折扣)和大范围涨价。

快时尚品牌的涨价原因不外乎原材料、物流成本上升和通胀压力等老问题。不过除开这些宏观因素,优衣库、ZARA们并没有停下涨价的步伐,而且除了现有产品线之外,还推出了更多高端产品线。

最近几年,优衣库、H&M、ZARA的高单价联名系列上新频率和占比都有所提高。其中,诸如H&M和法国设计师品牌Rabanne联名系列、优衣库和芬兰设计师品牌Marimekko的联名系列都取得不小热度。

至于折扣力度的缩水,在优衣库、GAP、ZARA身上都体现得相当突出。在社交平台上,有关上述品牌折扣减少的吐槽帖子越来越多。针对ZARA,有消费者抱怨APP和小程序的打折信息越来越少,补货时间也变得不确定,已经很难抢到热门打折商品了。宝尊电商更是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中直接表明,自从去年2月完成对GAP大中华区业务的收购后,一直致力于摆脱以往长期依赖折扣促销的情况。

两大关键策略调整下,快时尚品牌们的利润水平肉眼可见地上升。

优衣库、ZARA的情况上文已有介绍不再赘述,GAP虽然营收增长依旧缓慢,但利润端的进步有目共睹。今年三季度,GAP净利润2.74亿美元,同比大涨25.7%。

除了眼前的利润,往高端方向发展可以沉淀品牌调性,摆脱固有形象,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一旦高端形象立住了,涨价的阻力就会减少,并形成涨价-利润增长的正向循环。

然而,高端化这条路也不会一帆风顺。

其一,高端市场的竞争也很激烈,想通过高端化找到第二春没有那么容易。尤其需要注意的是,ZARA、H&M们本就不缺高端子品牌。以H&M为例,除了主品牌之外,ARKET、& Other Stories等高端子品牌目前也处于扩张期,COS则正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设多家门店。如今主品牌也在往高端方向发展,不仅可能分薄资源,更要提防形成内耗。

其次,涨价和减少折扣必然会造成部分价格敏感形客户的流失。优衣库的财报就指出,今年前三季度约有150家门店客流量不足,并坦陈目前正遭受平价服装品牌的冲击。

必须要承认的是,快时尚巨头在低价市场的地盘持续萎缩,既有自身的主动选择,也有被动的一面——卷价格,它们是卷不过电商的——在国内卷不过淘天、抖音电商上的白牌/小牌商家,在国外卷不过SHEIN、Temu。

对抗内卷,差异化是最好出路

优衣库、ZARA、H&M挺进高端市场,通过开大店、涨价、推新产品线重塑品牌形象;SHEIN、Temu深耕线上渠道、拼供应链拼流量做到极致低价,两种路径都没有错。

但如果在升级或下沉的路上,所有人都采取相似的策略,追求一样的目标,竞争到最后,大家就会发现可以发力的点并不多。围绕价格无论是上涨还是下降,都很难和对手拉开质的差距,继而陷入无意义的内卷。

而要摆脱内卷,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在相似中找不同——即建立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首先,无论走高端还是低价路线,品牌都应将主流消费群体进行更精准的划分,锚定自己的核心客户或消费场景,打造有别于其他竞品的品牌形象。

来自韩国的CHUU,是在过去几年逆势增长的典型案例,其重要取胜秘诀就是差异化定位。该品牌瞄准的是Z世代年轻消费者,包括学生党、初入职场的年轻白领等,尤其是女性用户,最突出的品牌标签是一个“酷”字。

在产品设计上,CHUU遵循甜美、个性等关键词,喜欢采用鲜艳的色彩和独特图案,并且非常善于融合蕾丝、褶皱和刺绣等轻量元素。其风格比ZARA、优衣库更前卫,但又不至于标新立异,既能适应日常通勤和办公场景的调性,也能满足约会、打卡的着装需求。

在品牌营销上,无论是线下门店还是线上渠道,CHUU都把“酷辣”、“个性化”、“自由”这些关键词贯彻到方方面面。门店基本以抓眼的绿色为主色调,墙面上会张贴大量穿搭海报,完美切中热衷追逐潮流又缺乏经验的Z世代痛点。在线上,CHUU则和走酷、辣风格的艺人、明星频繁互动,借助名人效应引流,打透品牌标签。

其次,品牌需要摆脱快时尚就是“卖衣服”的陈旧观点,通过产品、服务、消费场景的组合拳,为消费者提供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沉寂多时的美国快时尚品牌Abercrombie & Fitch(下文简称A&F)在最近几年可谓涅槃重生,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大涨22%至10.21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过去一年股价累计涨幅更是高达271%。A& F能打赢这场翻身仗,靠的是“舒适”这个关键词。

A&F首席营销官Carey Collins Krug曾表示,经过疫情之后,整个世界都倾向于更舒适、放松的生活方式。A&F基于对这一消费需求的精确洞察,从产品设计、门店布局和品牌打造方面共同发力,为用户提供返璞归真、舒适自在的消费体验。

比如在门店设计上,A&F抛弃了过往的标准店模式,其新一代旗舰店采用所谓的“Getaway”理念,采用大量暖色调木材,加以绿植点缀,并设置可以让消费者休憩的吧台,还将试衣间设计成类似酒店房间的宽阔空间,丝毫没有传统时尚店铺的紧凑感和花哨感,给人一种包容、放松的感觉。

而在产品端,A&F的产品不仅十分注重细节,比如旗下的Hollister品牌自带打底的短裙,还会根据不同国家、地区消费者的体型和穿着习惯因地制宜调整设计,一切都以用户的舒适度为大前提。

第三,在产品用料和适用场景上,品牌也可以进一步细化。尤其是针对当下年轻消费者十分重视的实用性、功能性需求,不少快时尚品牌找到了新发力点。

UR旗下品牌“本来(BENLAI)”就主打科技+环保双重理念,通过性能科技和可持续利用面料,推出了一系列比一般快时尚服饰功能性更强,又比传统功能服饰更具设计感的产品,让消费者在实用和好看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比如近期发布的2024秋冬新款冲锋衣系列,采用了“特氟龙三防”技术,在面料表层构筑分子屏障,以实现更好的防水、防油污效果。“绒燚系列”则使用远红外蓄热技术,靠吸收并转化短波能量来改善保暖效果,并内置导电丝,解决静电问题。

近来不少快时尚品似乎已不满足于对现有产品的性能、面料进行创新,近年来纷纷杀向运动服饰、内衣等赛道,渴望进一步打开市场。比如ZARA推出了高级运动服饰品牌AthleticZ,H&M旗下的时尚轻运动子品牌“H&M Move”在2023年开始涉足滑雪服领域。

而这也算得上行业的好消息,快时尚市场并没有如传闻中冷却,巨头也好,新锐也罢,品牌们都在对抗自身重力,探索新的出路。

(举报)

点赞(14)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