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数据链路层
-
MAC地址:长48比特,在使用网卡NIC的情况下MAC地址会被烧入ROM中。
-
共享介质网络/非共享介质网络
-
共享介质网络:多设备共享一个通信介质(总线形式)半双工通信,各个设备间需要做通信协调
-
争用方式:争夺获取数据传输权力,也叫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先到先得,可能冲突。改进策略是CSMA/CD(如果载波信道上没有数据流动直接发送,否则检查是否冲突,若冲突放弃发送,并释放载波信道,延时一段时间后再次争用介质,重新发送帧)
改进:交换集线器
-
令牌传递方式:只有获得令牌的站才能发送数据。不会有冲突且每个站有平等循环获得令牌的机会,不担心网络拥堵。但是不太拥堵时反而有延迟,为此还添加了早期令牌释放、令牌追加等方案
-
-
非共享介质网络:对介质采取专用的一种传输控制方式,全双工通信方式。网络中每个站直连交换机,由交换机负责转发数据帧(ATM采用)一旦交换机坏了,全盘崩溃。
-
-
以太网(数据链路的典型):现在一般都采用终端与交换机之间独占电缆的方式实现以太网通信
-
前导码:表示一个以太网帧的开始,也是对端网卡能够确保与其同步的标志。前导码末尾是一个叫SFD的域,值是11,在这个域之后就是以太网帧的本体。前导码+SFD合起来占8个字节。
-
以太网的部首:位于本体的前端,共占14个字节:6个字节目标MAC地址,6个字节源MAC地址以及2个字节的上层协议类型。
-
部首/帧头之后是数据。帧尾是一个叫FCS(帧检验序列)的4个字节,可以检查帧是否有所损坏。FCS中保存着整个帧除以生成多项式的余数,接收端也同样计算,如果得到的FCS值相同就判定没有错误。
-
-
无线通信
-
PPP:点对点point to point,属于纯粹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无关。数据进行传输前要先建立一个PPP级连接,建立连接后就可以进行身份认证/压缩与加密。
- LCP协议:不依赖上层。负责建立和断开连接,设置最大接受单元,设置最大接受单元,设置验证协议等
- NCP协议:依赖上层,负责IP地址设置以及是否进行TCP/IP首部压缩等设备
- 帧格式:连续5个1就会在后面插入一个0。
-
其他数据链路
-
公共网络
最后
以上就是健康红酒为你收集整理的【数据链路层】基础知识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数据链路层】基础知识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