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館珍藏著一件距今 1600 多年的國家一級文物,名為瓯窯青瓷點彩牛形燈盞。此燈盞於浙江溫州一座東晉墓地中出土。
其造型獨樹一幟,牛身呈擬人立姿,前肢叉腰,後肢扎馬步,憨態可掬,宛如表情符號。
燈盞由承盤、燈柱和把手組成。承盤盛放燈油,燈柱穿入燈芯,而弧形把手從燈柱頂端扶搖直上,穩固連接於承盤邊緣,形似牛尾。
浙江省博物館研究館員蔡乃武認為,此瓷器的工匠們不滿足於單純的功能性設計,而是充分發揮藝術想像力,將牛與燈融為一體。
巧妙的設計使得燈盞既可置於桌上作為台燈,亦可提握於手中作為手電筒,令人不得不感嘆古人的審美與智慧。
此外,燈盞釉色蒼白泛青,冰裂紋細密,口鼻耳目刻畫傳神,尤其雙眼和口鼻採用當時流行的褐色點彩裝飾,栩栩如生,體現了六朝時期瓯窯的最高水準,是東晉瓯窯生產工藝和藝術成就的代表之作。
(举报)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