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作者:任雪芸,授权靠谱客转载发布。
2020年之前,少儿财商教育曾是教培领域的热门赛道,各类少儿财商教育机构涌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2》及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12年到2019年,财商教育相关企业注册量从264家升至1865家,增长超6倍。这些数据直观反映出,当时少儿财商教育市场的火热程度。
那时,不少机构将目标对准了重视子女教育、经济实力优渥的中产家庭。
一位深耕少儿财商教育行业多年的资深从业者向Tech星球透露:“中产家庭可支配收入可观,教育支出预算充裕,在孩子教育投资上向来不遗余力。同时,他们自身就处在激烈的竞争中,对孩子多元能力培养有深刻认知,财商自然被纳入他们重点关注的范畴。”
基于中产家庭的这些特点,少儿财商教育机构也顺势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宣传口号,如 “培养未来的金融精英,开启财富自由人生”,“让孩子从小掌握财富密码,赢在财富起跑线” 等。
然而,仅四年时间,少儿财商教育从巅峰迅速滑落,似乎再也难以吸引中产家庭为其买单。
一位长期在招生一线的从业者表示,“现在招生太难了,以前随便搞个宣传活动,咨询报名的家长都数不清,可现在就算主动联系家长,大多也是简单回应,根本没有深入了解的兴趣。”
当“培养未来巴菲特”的承诺,遭遇到教学的现实成绩,这场瞄准中产焦虑的掘金运动已经被价值重估。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0日,现存财商教育相关企业已经减少到1058家。
万元财商课成“智商税”?
“一开始觉得,让孩子早点接触财商教育挺好的,说不定能培养他正确的金钱财富观”, 在一家企业担任中层管理者的张雨无奈地说,“但上了几节课之后,发现内容太简单了,就是教孩子认识钱币、简单的加减法,这些在家我们自己也能教。”
据Tech星球了解,张雨为孩子报名的是一个线上少儿财商课程,花费了近5000元,本以为能让孩子学到系统、实用的财商知识,可实际体验却让她大失所望。
和张雨有相同感受的家长不在少数。
Tech星球了解到,多位家长在陪同孩子体验过课程后发现,少儿财商教育课程内容缺乏深度和创新性,“许多课程只是简单地重复一些基础的金融概念,比如储蓄、消费等,没有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深入拓展,也没有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为孩子报过线下财商课程的林雯,在陪同孩子上课时发现,所谓的“财富启蒙课”,就是老师带着孩子们玩“超市购物”游戏,“这与其在幼儿园进行的活动,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一位北京海淀的家长陈昊回忆,2021年时,他先后为两个孩子购买过四种财商类别的课程,总花费超3万元。“但最后发现孩子最大的收获,竟然是学会了用代币和我讨价还价。”
张雨、林雯、陈昊最初都被“培养未来巴菲特”的宣传语所打动,但实际教学内容却空洞乏味、缺乏深度,与他们的期望相差甚远。
一位此前财商机构的创始人也告诉Tech星球,出现这种印象其实不可避免。
“财商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种,但又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这就导致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质量的把控上,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标准。有些机构为了快速盈利,就把重心放在了营销噱头和包装上,忽视了对课程深度的挖掘。”
如此一来,当财商课程呈现出的效果与家长们的预期大相径庭时,这些课程原本所依赖的高价支撑体系出现了崩塌。
上述财商机构的创始人称,财商教育需要持续且连贯地学习,所以收费模式往往是打包式课程,一般最低一个季度为一期。Tech星球了解到,当前市场上多家少儿财商教育机构均根据课程的不同等级,设置相应的费用,价格从3000元到万元不等。
如此高昂的价格,在课程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愈发凸显出其性价比的不足。
张雨就直言,“一节课的费用动不动就三四百元,算下来性价比实在是低得可怜。同样的预算,完全可以给孩子报一些更具价值的兴趣班,像编程、绘画这类,既能培养孩子的技能,又能开拓思维和创造力。”
招生雪崩,机构批量退场
一位曾在财商机构任职的课程顾问告诉Tech星球,过去行业通用的话术体系,围绕制造焦虑、虚构成果、饥饿营销三个环节展开。“2019年最火热的时候,我们一般只需要讲到‘不懂财商的孩子未来会被取代’这种令家长焦虑的话术,就能很快成单。”
但现在这套话术已经彻底失灵。
上述课程顾问认为,家长们在经历了最初的冲动与跟风后,已经逐渐回归理性。“当孩子在接受财商教育课程后,既没有如宣传中那般在金融知识上有显著提升,也未能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所谓的财商优势,那报这个课的意义是什么呢?”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产家庭重新审视教育成本,倾向于选择更加经济实惠的教育方式的趋势下,张雨、林雯、陈昊选择减少非核心的教育支出。
这直接影响了财商机构的生存状况。
据上述课程顾问回忆,2020年下半年,她所在的招生情况急转直下。“上半年时,机构月均招生人数还能突破100人,但下半年,月均招生人数就开始逐月减少,记得最少的一个月只有个位数,到了2021年机构就倒闭了。”
为了能招到学生,一些区域性的中小型财商机构选择降低课程价格,推出线上课程等。
而一位目前还在运营的财商机构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现在许多财商机构其实结合冬夏令营、游学,并会在课程中融入更多的元素,比如时间管理、内驱力、学习力、演讲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我们就有六天五晚的‘财商领导力’相关的活动,不仅是培养孩子的财商思维,让他们了解基础的金融知识,如储蓄、投资、消费观念等,还会通过一系列的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尽管如此,少儿财商机构想要彻底摆脱困境仍困难重重。近几年,大批财商教育机构已经相继退出市场。林雯告诉Tech星球,前两年还能在当地看到一些财商培训的课程,家长也会互相交流,但现在基本没人会讨论了。
“收割潮”退去,培训导师成新目标
从市场表现来看,曾经火爆的少儿财商教育市场如今已趋于冷静。不少儿童财商教育机构的招生人数大幅下滑,一些小型机构甚至已经关停。
当少儿财商教育的泡沫被戳破时,行业却悄然转向一个更隐蔽的掘金点,即批量制造“财商培训导师”。
部分机构迅速将资源转移到“导师培训”业务上。据Tech星球从多个机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针对 “少儿财商指导师” 的线上培训课程学费在1500元至3000元不等,线下价格则是线上的两倍左右,并且承诺学员结业后颁发相关的证书。
这种商业转型本质上是对同一批目标用户的二次开发——曾经的少儿财商教育从业者、教培行业失业人员、全职妈妈群体,成为新的收割对象。
张雨因给孩子报过财商课程,接到过相关的推销电话。深入了解后,她认为,“三四天的培训,还没有门槛限制,就能让学员掌握专业财商知识?一听就是夸大其词。”
Tech星球带着对证书含金量的疑问,与一家培训机构展开咨询。
当询问证书的权威性和认可度时,工作人员只是含糊回应称,“这是有认证的证书。” 而一位曾参与培训的学员则透露,“证书被宣传成就业的‘权威背书’,但实际上对就业并没有实质性帮助。”
一位素质教育从业者认为,从收割学生到收割家长的商业转变,让少儿财商教育成为资本逐利的工具,失去了其原本的教育意义。
家长们在这场博弈中,不仅损失了金钱,更对财商教育的信任大打折扣。长此以往,真正有用的财商教育资源将更难以进入大众视野,整个行业也必将陷入恶性的循环。
尽管如此,多位家长向Tech星球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忽视孩子的财商教育。
今年多家银行推出了相关的儿童金融产品,并将金融服务拓展到了相关的财商教育上。这让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了规范财商教育的希望。当下,他们开始关注并参与银行主导的财商教育活动,试图找到更经济、更专业且值得信赖的财商教育途径。
(备注:文中皆为化名。)
(举报)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