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东西 1月9日消息,上周五,厦门 12 英寸晶圆制造关键材料企业恒坤新材科创板 IPO 申请获批准。
恒坤新材成立于 2004 年 12 月,是中国境内少数具备 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据其股东厦门市产业投资基金披露,恒坤新材是国内 12 英寸晶圆制造先进制程上出货量最大的光刻胶企业。
其自产产品主要包括 SOC、BARC、KrF 光刻胶、i-Line 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 TEOS 等前驱体材料,覆盖 128 层及以上 3D NAND、18nm 及以下 DRAM 存储芯片以及 7-90nm 技术节点逻辑芯片等境内集成电路产业主要布局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市场研究,在 12 英寸集成电路领域,i-Line 光刻胶、SOC 国产化率 10% 左右,BARC、KrF 光刻胶国产化率 1-2% 左右,ArF 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 1%。其中恒坤新材自产光刻材料销售规模排名境内同行前列。
据该研究统计,2023 年度,恒坤新材的 SOC 与 BARC 销售规模均已排名境内市场国产厂商第一位。
作为境内主要的集成电路光刻材料供应商,恒坤新材已实现对境内主流 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的广泛覆盖,累计自产销售超过 28000 加仑光刻材料。
2023 年度,恒坤新材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为 1.91 亿元,其中光刻材料销售规模达 1.72 亿元,已实现对日产化学、信越化学、美国杜邦、德国默克、日本合成橡胶、东京应化等境外厂商同类产品替代。
恒坤新材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股人、控股股东都是易荣坤。
该公司本次 IPO 拟募资 12 亿元,投资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SiARC 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01. 三年半营收超 10 亿元,光刻材料贡献过半
恒坤新材成立于 2004 年,设立之初主要从事光电膜器件及视窗镜片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自 2014 年起推进筹划业务转型,并确定以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为业务转型战略方向。
光刻材料主要包括 SOC(Spin On Carbon)、ARC(Anti-reflective Coating)、光刻胶、 Top Coating、稀释剂、冲洗液、显影液等,系光刻工艺中重要材料之一,决定着晶圆工艺图形的精密程度与产品良率。
光刻工艺难度最大,耗时最长,芯片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 20 至 90 次光刻。集成电路生产制造过程中,光刻材料成本约占集成电路制造材料成本的 13%-15%,光刻工艺成本约占晶圆制造工艺的 1/3,耗时占晶圆制造工艺的 40%-50%。
2017 年,恒坤新材引进的进口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陆续通过多家境内主要 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验证,并实现常态化供应。
自 2020 年以来,其自产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陆续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并在 2022 年实现自产产品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2021 年~2024 年上半年,恒坤新材的累计营收超过 10 亿元,累计净利润约 2.6 亿元,累计研发投入约 1.62 亿元。
最近三年,恒坤新材自产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 0.38 亿元、1.24 亿元、1.91 亿元,复合增长率 122.97%。
2023 年度,该公司自产光刻材料销售规模 1.72 亿元,其中 SOC 销售规模达 1.45 亿元,境内市占率已超过 10%。
从毛利来看,其引进产品销售毛利占比逐年降低,但仍是该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报告期内,恒坤新材自产前驱体材料毛利率分别为-644.76%、-329.59%、-19.91%、-8.67%,毛利率持续上升但仍为负值,主要是因为产品处于市场推广期,产量较低,单位固定成本较高。
2021 年,其自产产品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收入规模较小,单位成本较高,因此恒坤新材的毛利率明显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可比业务平均水平。2022 年以来,随着自产产品收入不断提升,其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处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可比业务毛利率中间水平。
其引进产品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毛利率较高,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具有可比性。
恒坤新材在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均有专利布局,截至 2024 年 6 月,拥有专利 80 项,其中发明专利 30 项;共有员工 340 名,其中研发人员共 50 名,占比为 14.71%。
从补助来看,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上半年,恒坤新材获得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 3054.66 万元、1911.72 万元、1676.20 万元、831.51 万元,占公司各期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 100.78%、15.24%、16.05%、15.56%。
02. 五大客户均属于境内十大晶圆厂,营收占比超过 97%
截至报告期末,恒坤新材自产产品在研发、验证以及量供款数累计已超过百款,与境内多家主要 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均已形成稳定合作机制,提供国产化关键材料技术支撑。
目前其 i-Line 光刻胶与 KrF 光刻胶已实现销售,ArF 光刻胶、SiARC、Top Coating 均已进入客户验证。
在前驱体材料方面,该公司自产 TEOS 已在客户 A1 实现销售,并已通过客户 C、客户 D 验证,且自主研发的金属基前驱体材料已进入客户验证流程。
境内前十大晶圆厂中,多家已成为恒坤新材的客户,且恒坤新材对部分客户已形成稳定持续的销售规模。
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下合并计算)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9.40%、99.22%、97.92%、97.35%。
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是由于下游晶圆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所致。其主要客户中,客户 A、客户 B、客户 C 均为知名存储芯片制造厂商,客户 D、客户 E 等均为知名逻辑芯片生产厂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客户 A、客户 B、客户 C、客户 D 以及客户 E 均是 2023 年境内产能前十大晶圆厂。
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对客户 C 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 3109.06 万元、4307.83 万元、3308.90 万元、1213.76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2.89%、 13.57%、9.15%、5.17%,逐年降低。根据公开信息,SK 海力士拟收购客户 C,该笔收购可能导致恒坤新材与客户 C 之间的持续合作存在不确定性。
供应上,恒坤新材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树脂、添加剂、溶剂以及其他辅料耗材等,所需的设备主要为光刻机、缺陷扫描仪等检测设备,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生产设备等。
报告期内,其向前五大原辅料(含包装物)供应商采购情况如下:
该公司引进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及其他产品以及自产产品的原材料主要采购自韩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主要采用美元结算。目前该等原材料与设备或设备核心组件主要仍需通过进口,受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较大。
恒坤新材已通过技术转让和自主研发相结合方式,致力将光刻材料核心原材料树脂实现国产化应用落地,降低原材料供应链的潜在风险。
03. 实际控制人合集持股 30.30%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恒坤新材拥有 11 家一级全资子公司、1 家二级控股子公司、 5 家参股公司以及 1 家分公司。
实际控制人易荣坤直接持有该公司 19.52% 的股份表决权,并通过厦门神剑、晟临芯、兆莅恒间接控制公司 5.94% 的股份表决权,另外通过与公司股东肖楠、杨波、张蕾、王廷通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书》控制公司 10.19% 的股份表决权,合计控制的公司股份表决权比例为 35.65%。
本次发行后,易荣坤预计合计控制该公司 30.30% 的股份。
恒坤新材前十名股东情况如下:
翌光半导体原是由恒坤新材于 2018 年 8 月参与设立且持有 65% 股权的控股子公司,截至收购前,翌光半导体注册资本为 2000 万元,其中发行人认缴 1300 万元、杨波认缴 260 万元、张蕾认缴 240 万元、李湘江认缴 200 万元。
翌光半导体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光刻胶及前驱体的研发及国产化,相继投资设立了福建泓光、大连恒坤、泓坤微电子等公司,建设有漳州、大连两个生产基地。基于扩展半导体业务的战略发展考虑,恒坤新材于 2021 年发行股份收购了其余少数股东杨波、张蕾、李湘江持有的翌光半导体合计 35% 的股权。通过本次收购,翌光半导体成为恒坤新材全资子公司。
恒坤新材收购完成翌光半导体少数股东的股权后,通过翌光半导体间接持有大连恒坤、福建泓光及泓坤微电子 100% 股权。经一系列股权结构重组后,恒坤新材直接持有大连恒坤、福建泓光及泓坤微电子 100% 股权。
本次变更事项在恒坤新材合并报表范围内进行,不会对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发行人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恒坤新材的核心技术人员有 4 人,分别是董事、副总经理肖楠,运营总监宋里千,研发总监王静、毛鸿超。
其中肖楠曾在中芯国际、大连英特尔做过工程师,宋里千曾在中芯国际、联华电子担任资深光刻工艺工程师。王静、毛鸿超均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博士。
2023 年度,恒坤新材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领取报酬的情况如下:
黄兴孪、苏小榕、邹友思仅在该公司领取独立董事津贴,不享有其他福利待遇。
04. 结语:高端关键材料仍被境外企业主导,国产化需求迫切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虽然基本实现重点材料领域的布局或量产,但产品整体仍然以中低端为主,高端材料依然被欧美、日韩等境外厂商主导,且在产能及市场占有率方面与境外厂商也有较大差距。
自主化率低,国产化需求迫切,市场空间巨大,推动境内关键材料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先进制程光刻工序得到广泛应用的 KrF、ArF 高端光刻胶领域。
恒坤新材计划在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加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布局,不断拓展产品线,稳固产品品质,积极参与客户的定制化开发,为客户提供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发展,建立安全可控的供应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目前恒坤新材在福建漳州、辽宁大连以及安徽合肥均已有工厂落地或新设工厂计划,对其融资渠道和资源调配等形成挑战。由于资金主要依赖于股东投入和自有资金积累,融资手段有限,该公司亟需拓展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芯东西(ID:aichip001),作者:ZeR0,原标题《国内光刻胶“销冠王”冲刺 IPO!拟募资 12 亿》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靠谱客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