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作者:未盈,授权靠谱客转载发布。
电影《传说》顶着成龙的名号,上映7天票房却只有7279万,豆瓣评分更是低至5.4,延续了成龙近些年来的烂片成绩。而27岁的AI成龙,这个曾经被片方当作噱头来吸引观众入场的技术亮点,也成为了劝退观众和影响电影观感的最大硬伤。
据传在《传说》中,27岁的AI成龙是由演员郑业成替身出演,后期再用AI技术换脸来实现的。但这个“成龙”首先不太像年轻时的成龙,其次AI模拟真人表情的效果不到位,反而造成了恐怖谷效应。这些问题或许在手机、电脑屏幕上不是特别明显,但到了电影院的大银幕上,就会被成百上千地放大,引来观众的群嘲。
而AI换脸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不是只有《传说》一家独有,之前很多影视剧因为劣迹艺人不得不AI换脸时,也会遇到“僵尸脸”“画质低”等问题。相比之下,国内的《流浪地球》、国外的《双子杀手》《爱尔兰人》也采用了AI、CG技术给演员减龄,但效果却很逼真。
究竟这些电影电视剧背后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何区别?AI换脸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发展成熟到“看起来真实”呢?
骨朵带着这些问题,对话了数字栩生的创始人宋震。宋震是电影《长津湖》的AI面部技术顾问,数字栩生也曾与多家电影公司合作过AI换脸、AI减龄项目,宋震对中国当下AI换脸的市场和技术情况非常熟悉,在他看来:“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出发,AI换脸也许在三到五年内就可以逼近真人的表演,但是技术发展也会受到市场的制约,尤其现在AI换脸在影视行业的市场规模很小。”
如何让演员看起来更年轻?
减龄特效对于电影来说并不是一件新鲜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创作者会根据现实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为演员减龄。
最基础的方式就是通过化妆来改变演员的容貌,但当化妆也很难遮掩演员的老态时,电影创作者就会在后期剪辑时,用数字图像增强技术来改变演员容貌,也就是俗话说的“美白、磨皮等美颜操作”。但这种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容易失去人物面部表演时的细节,影响电影的真实感和艺术性。
所以电影创作者又发明了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面部三维重建技术(CG技术),这种方式就是让演员穿上特效连身衣表演,并由跟踪器进行面部表情捕捉,然后在计算机内实现面部三维重建,视效人员会对数据进行修改或重建来实现减龄效果。这种方式会更真实地呈现出人物面部表演的细节,但有一个缺点——太贵了。
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就采用了这种方式,打造出了一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数字模型,并参考威尔·史密斯年轻时的电影,持续进行“毛孔级”的优化。李安曾笑谈道:“我们把他的脸放大6000倍看,生活上我不敢说,但就说脸,我比他亲妈还要了解。”
正因为特效团队的两年努力,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成功保留了大部分面部细节。即便这部电影采用了120帧、4K、3D的顶级影像规格,数字人威尔史密斯还是经得起大银幕的考验,其特效制作水平可见一斑。但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也高达1.38亿美元,将近10亿元人民币。
而当AI技术逐渐崛起时,电影创作者可以用AI技术来对演员进行减龄,底层逻辑也就是AI换脸的“Deepfake”技术,相比于CG技术要便宜得多。骨朵猜测这也许是电影《传说》选择AI换脸的重要原因。《传说》导演唐季礼曾向媒体表示,相比于高成本的《双子杀手》,《传说》运用深度伪造、AI学习和3D等技术,成本只有《双子杀手》的20%到30%左右。
可惜“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传说》中的AI成龙承担了古代剧情中的重要戏份,但他的表演却拉胯得让观众频频出戏。尤其电影中有场重头戏,张艺兴饰演的古代将士去世,AI成龙饰演的同僚伤心痛苦,其面部的微表情应该充分传达这种情绪引起观众共鸣,但AI成龙不仅眼神空洞,甚至嘴角还微微上扬,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感,许多观众认为马都比AI成龙会演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本质上还是因为AI无法100%模拟真人的表情,更不要提这种高难度的影视表演了,只会显得假而空。而且AI成龙因为生成的清晰度较低,磨皮过度,在4K的镜头中显得非常突兀,仿佛和周围的演员不属于同一个时空。
未来AI会取代演员吗?
如果说《传说》证明了现在的AI不可能取代演员的表演,那么未来的AI是否有可能逼近演员的表演?
在数字栩生创始人宋震的眼里,以目前多模态模型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一天并不是很遥远,也许就在三五年后。
而当下,影视AI换脸还是一个牙牙学语、正在成长的孩子。这倒不是因为AI技术的发展速度不够快,而是因为影视表演在所有的视频换脸中是最难的。即便以好莱坞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在数字演员上也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才能模拟出接近真人的表演。
而在国内,宋震表示,影视AI换脸一般有三种方案。一种是纯AI,适合中远景别分辨率,面部融合程度一般,表情还原程度一般,头部转动角度限制,适用于中远景;第二种是AI+后期,适合中远景分辨率,面部融合程度高,表情还原丰富,头部转动角度限制,适用于中远景;第三种是纯CG,这种方案可以呈现出高分辨率,拥有CG头部,面部可以完美替换,精细表演,没有头部动作限制,适用于特写和复杂镜头。
这三种方案有各自的优劣势,纯CG的效果最好,但就是贵。宋震说:“如果像《阿凡达》这种级别的电影,1秒钟纯CG的成本大概是200万美元,纯AI一分钟只要十几万元人民币,但有时候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我们一般都是采用AI加后期的综合方案。”
《流浪地球》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在《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中,视效总监徐建表示:最初我们想采用三维纯CG进行尝试,但是试了一年,能力和财力都支撑不了,后来才尝试在人工智能工具的基础上,再由工作人员手动做细节处理,测试了各种角度……发现效果还可以,整个成本降了很多,于是基本定了这种“人工智能”+“人肉智能”的方案。这个工作方法,让改龄换脸成了一件不难做、但做好很难的事。
事实上,在AI换脸的很多环节中,一旦细节失之毫厘,堆积起来可能就是差之千里。宋震表示,AI换脸目前只能换五官,脸型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整,而且在表情迁移的环节里,替身演员演得不一定像要换脸的演员。“所以这里面有很多主观性的因素,影视剧对于表演的要求也很高,每一个环节可能差了1%、2%,累积起来就差了20%。”
在过去与影视公司合作的AI换脸项目中,宋震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一个客观问题,而是一个主观问题,那就是“AI换脸到底像不像”,这个问题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数字栩生曾经做过一个明星的AI换脸跳舞节目,由替身演员来跳舞,后期换成明星年轻时的脸,但在实现的过程中,宋震发现,“我们很难去还原演员20年前的演出状态,因为他现在已经是一个老戏骨。我们也很难调整出一个大家公认的这个演员年轻时的模样。”
归根究底,还是现在的技术难以还原一个优秀演员的鲜活演技。“现在AI还替代不了演员,因为观众对表演的细节很敏感,AI的处理度还没有那么细致。”
随着影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采用AI技术,AI也成为了影片宣传时的噱头,但无论是AI换脸、AI编剧,还是AI生成视频,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也还远没有达到颠覆影视流程的程度。而在AI真正成长起来之前,首先应该尊重影视行业的规则,也应该尊重观众的审美。
宋震认为,眼下人们有些神话了AI。“影视行业有一套成熟的后期生产流程,也需要成百上千人的团队配合才能完成,所以AI需要在影视工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纯AI是干不了电影的,必须要和原来的流程结合起来,才能为电影增色。”
有市场才能驱动技术发展
任何技术的快速发展都是由市场来驱动的,而AI换脸技术之所以迎来了巨大的商机,却没有在影视市场获得更多机遇,本质还是因为影视市场的规模太小,而且在疫情之后不断收缩,直到今日都未能完全复苏。
因此,数字栩生的主战场也不在影视领域,而是针对B端市场做数字员工业务。宋震表示,“影视市场太小了,总共就几百亿元,真正用在后期投资上的更少,但是要求却非常高。而且CG、AI这部分的投资,对于电影的票房影响不大,影视投资人也需要综合考虑。AI换脸这个产业如果想要快速发展起来,需要市场把AI的制作分量和预算调得足够高。”
说到这,宋震话锋一转,“不过就算发展起来了,这项技术的商业价值可能也不是很大。如果这个市场这么小,又要付出很大成本,可能不是一件很经济的事情。”
近观国内视效行业,多家公司都因项目稀缺、利润微薄而黯然离场,影视视效市场之萧条,也能反映出AI换脸市场的小众。而且这种需要用到AI减龄、增龄的通常是奇幻、科幻大制作,但近两年来国内的重工大片并不多,今年春节档更是一部都没有。整个影视行业大盘冷淡,还处于复苏期,大多数投资人也不敢将赌注押在这种高概念电影上。
所以AI换脸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首选的投资项目,更多时候是一种无奈的保底选择。近年用AI换脸的大制作不多,倒是有不少因为演员塌房而不得不AI换脸的影视剧。比如赵立新发表不当言论后,《风雨送春归》中的角色换脸为于震;演员刘露被行政拘留后,《三千鸦杀》也用AI换脸了她的角色,却因为面部表情太恐怖,成了大型车祸现场。
尽管影视剧中的AI换脸屡遭调侃,但这也是技术在有限资源下能展现的极致。对于追求完美的观众而言,或许只能寄望于影视市场的全面回暖,来驱动技术的快速发展,让AI演员从噱头蜕变为真正的演员。不过到了那一天,想必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举报)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