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灵巧小蝴蝶,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机器学习处理数据为什么把连续性特征离散化,离散化有何好处?,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作者:自信回头
来源:知乎
原文链接:机器学习处理数据为什么把连续性特征离散化,离散化有何好处?


在机器学习中,很多人在处理数据的时候,经常把连续性特征离散化。为此挺好奇,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情况下才要做呢。

一、离散化原因

数据离散化是指将连续的数据进行分段,使其变为一段段离散化的区间。分段的原则有基于等距离、等频率或优化的方法。数据离散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算法需要

比如决策树、朴素贝叶斯等算法,都是基于离散型的数据展开的。如果要使用该类算法,必须将离散型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离散化能减小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开销,提高系统对样本的分类聚类能力和抗噪声能力。

2、离散化的特征相对于连续型特征更易理解,更接近知识层面的表达

比如工资收入,月薪2000和月薪20000,从连续型特征来看高低薪的差异还要通过数值层面才能理解,但将其转换为离散型数据(底薪、高薪),则可以更加直观的表达出了我们心中所想的高薪和底薪。

3、可以有效的克服数据中隐藏的缺陷,使模型结果更加稳定

二、离散化的优势

在工业界,很少直接将连续值作为逻辑回归模型的特征输入,而是将连续特征离散化为一系列0、1特征交给逻辑回归模型,这样做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 离散特征的增加和减少都很容易,易于模型的快速迭代;

2. 稀疏向量内积乘法运算速度快,计算结果方便存储,容易扩展;

3. 离散化后的特征对异常数据有很强的鲁棒性:比如一个特征是年龄>30是1,否则0。如果特征没有离散化,一个异常数据“年龄300岁”会给模型造成很大的干扰;

4. 逻辑回归属于广义线性模型,表达能力受限;单变量离散化为N个后,每个变量有单独的权重,相当于为模型引入了非线性,能够提升模型表达能力,加大拟合;

5. 离散化后可以进行特征交叉,由M+N个变量变为M*N个变量,进一步引入非线性,提升表达能力;

6. 特征离散化后,模型会更稳定,比如如果对用户年龄离散化,20-30作为一个区间,不会因为一个用户年龄长了一岁就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当然处于区间相邻处的样本会刚好相反,所以怎么划分区间是门学问;

7. 特征离散化以后,起到了简化了逻辑回归模型的作用,降低了模型过拟合的风险。

三、离散化的方法

1、无监督学习方法

等宽法

等宽法即是将属性值分为具有相同宽度的区间,区间的个数k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属性值在[0,60]之间,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60,我们要将其分为3等分,则区间被划分为[0,20] 、[21,40] 、[41,60],每个属性值对应属于它的那个区间

等频法

等宽法即是将属性值分为具有相同宽度的区间,区间的个数k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有60个样本,我们要将其分为k=3部分,则每部分的长度为20个样本。

基于聚类的方法

基于聚类的方法分为两个步骤,即:

选定聚类算法将其进行聚类

将在同一个簇内的属性值做为统一标记。

注:基于聚类的方法,簇的个数要根据聚类算法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对于k-means算法,簇的个数可以自己决定,但对于DBSCAN,则是算法找寻簇的个数。

2、有监督学习方法:

1R方法

基于信息熵的方法

基于卡方的方法

四、总结

模型是使用离散特征还是连续特征,其实是一个“海量离散特征+简单模型” 同 “少量连续特征+复杂模型”的权衡。既可以离散化用线性模型,也可以用连续特征加深度学习。就看是喜欢折腾特征还是折腾模型了。通常来说,前者容易,而且可以n个人一起并行做,有成功经验;后者目前看很赞,能走多远还须拭目以待。

最后

以上就是灵巧小蝴蝶为你收集整理的机器学习处理数据为什么把连续性特征离散化,离散化有何好处?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机器学习处理数据为什么把连续性特征离散化,离散化有何好处?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63)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