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感动山水,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什么是支持向量机?线性可分分隔超平面,支持向量与SVM寻找最大间隔SVM应用的一般框架 SMO算法实现 总结,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什么是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其英文名为support vector machine,一般简称SVM,通俗来讲,它是一种二类分类模型,其基本模型定义为特征空间上的间隔最大的线性分类器,其学习策略便是间隔最大化,最终可转化为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的求解。SVM有很多实现,但是本篇文章只关注其中最流行的一种实现,即序列最小优化(Sequential Minimal Optimization,SMO)算法。

线性可分

对于二维空间来说,我们可以找到一条线,将两个不同类别的样本划分开来,我们就说这个样本集是线性可分的,如下图所示。

分隔超平面,支持向量与SVM

下图中有一个二维平面,平面上有两种不同的数据,分别用圈和叉表示。由于这些数据是线性可分的,所以可以用一条直线将这两类数据分开,而这条直线就叫做一个"分隔超平面",当然如果给定一个三维空间那么分割数据点的就是一个平面,因此给定一个n维空间,则其则需要n-1维的某某对象来进行分割,那么该某某对象就被叫做”超平面“。

而由上图我们也许会想到这个直线不这么画行不行呢?歪一点貌似也可以将不同数据点分割到两边,事实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希望找到离分隔超平面最近的点,确保它离这个分隔超平面尽可能远,其中点到分隔超平面的距离就被称为"间隔",我们希望间隔尽可能大,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犯错或者在有限数据集上训练分类器的话,我们希望分类器尽可能健壮。
而其中离超平面最近的那些点则被称作为"支持向量"。

理解SVM,咱们必须先弄清楚一个概念:线性分类器。

    给定一些数据点,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类,现在要找到一个线性分类器把这些数据分成两类。如果用x表示数据点,用y表示类别(y可以取1或者-1,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类),一个线性分类器的学习目标便是要在n维的数据空间中找到一个超平面(hyper plane),这个超平面的方程可以表示为(w 是垂直于超平面的一个向量,定义为法向量,而中的T代表转置):

                                                            

    可能有读者对类别取1或-1有疑问,事实上,这个1或-1的分类标准起源于logistic回归。

    我们尝试把logistic回归做个变形。首先,将使用的结果标签y = 0和y = 1替换为y = -1,y = 1,然后将)中的替换为b,最后将替换为(即)。如此,则有了。也就是说除了y由y=0变为y=-1外,线性分类函数跟logistic回归的形式化表示没区别。 

    进一步,可以将假设函数中的g(z)做一个简化,将其简单映射到y=-1和y=1上。映射关系如下:

 

寻找最大间隔

上面我们谈到我们希望找到一个超平面距离支持向量尽可能的远,这个距离就叫做间隔,那么我们如何找到这个最大间隔呢? 
我们看看下图其中分隔超平面的形式可以写成,要计算A到分隔超平面的距离,就必须给出点到分隔面的法线或垂线的长度该值为

这里的常数b类似与logistic回归中的截距Wo。 

最大化间隔的目标就是找出分类器定义中的w和b。为此,我们必须找到具有最小间隔的数据点,而这些数据点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支持向量。一旦找到具有最小间隔的数据点,我们就需要对该间隔最大化。这就可以写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求解上述问题相当困难,所以我们将它转换成为另一种更容易求解的形式。我们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将目标函数写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约束条件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常数C 用于控制 “最大化间隔” 和 “保证大部分点的函数间隔小于1.0” 这两个目标的权重。在优化算法的实现代码中,常数C 是一个参数,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该参数得到不同的结果。一旦求出了所有的 α,那么分隔超平面就可以通过这些 α 来表达。  
注:要理解上述公式还需要大量的知识,如果你有兴趣我建议你去查阅相关教材,获得公式推到细节,再次不多赘述。

SVM应用的一般框架

收集数据: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准备数据:需要数值型数据
分析数据:有助于可视化分隔超平面
训练算法:SVM的大部分时间都源自训练,该过程主要实现两个参数的调优
测试算法:十分简单的过程就可以实现
使用算法:几乎所有分类问题都可以使用SVM,值得一提的是,SVM本身是一个二分类器,对多类问题应用SVM需要对代码做一些修改

优点:泛化错误率低,计算开销不大,结果易解释。
缺点:对参数调节和核函数的选择敏感,原始分类器不加修改仅适用于处理二类问题。适用数据类型:数值型和标称型数据

 SMO算法实现

 数据集

依旧使用logistic回归那篇文章的数据但是将其中0改为-1

 代码实现:

from time import slee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random
import types

def loadDataSet(fileName):
    dataMat = []; labelMat = []
    fr = open(fileName)
    for line in fr.readlines():                                     #逐行读取,滤除空格等
        lineArr = line.strip().split('t')
        dataMat.append([float(lineArr[0]), float(lineArr[1])])      #添加数据
        labelMat.append(float(lineArr[2]))                          #添加标签
    return dataMat,labelMat
 
def selectJrand(i, m):
    j = i                                 #选择一个不等于i的j
    while (j == i):
        j = int(random.uniform(0, m))
    return j

def clipAlpha(aj,H,L):
    if aj > H:
        aj = H
    if L > aj:
        aj = L
    return aj
 
def smoSimple(dataMatIn, classLabels, C, toler, maxIter):
    #转换为numpy的mat存储
    dataMatrix = np.mat(dataMatIn); labelMat = np.mat(classLabels).transpose()
    #初始化b参数,统计dataMatrix的维度
    b = 0; m,n = np.shape(dataMatrix)
    #初始化alpha参数,设为0
    alphas = np.mat(np.zeros((m,1)))
    #初始化迭代次数
    iter_num = 0
    #最多迭代matIter次
    while (iter_num < maxIter):
        alphaPairsChanged = 0
        for i in range(m):
            #步骤1:计算误差Ei
            fXi = float(np.multiply(alphas,labelMat).T*(dataMatrix*dataMatrix[i,:].T)) + b
            Ei = fXi - float(labelMat[i])
            #优化alpha,更设定一定的容错率。
            if ((labelMat[i]*Ei < -toler) and (alphas[i] < C)) or ((labelMat[i]*Ei > toler) and (alphas[i] > 0)):
                #随机选择另一个与alpha_i成对优化的alpha_j
                j = selectJrand(i,m)
                #步骤1:计算误差Ej
                fXj = float(np.multiply(alphas,labelMat).T*(dataMatrix*dataMatrix[j,:].T)) + b
                Ej = fXj - float(labelMat[j])
                #保存更新前的aplpha值,使用深拷贝
                alphaIold = alphas[i].copy(); alphaJold = alphas[j].copy();
                #步骤2:计算上下界L和H
                if (labelMat[i] != labelMat[j]):
                    L = max(0, alphas[j] - alphas[i])
                    H = min(C, C + alphas[j] - alphas[i])
                else:
                    L = max(0, alphas[j] + alphas[i] - C)
                    H = min(C, alphas[j] + alphas[i])
                if L==H: print("L==H"); continue
                #步骤3:计算eta
                eta = 2.0 * dataMatrix[i,:]*dataMatrix[j,:].T - dataMatrix[i,:]*dataMatrix[i,:].T - dataMatrix[j,:]*dataMatrix[j,:].T
                if eta >= 0: print("eta>=0"); continue
                #步骤4:更新alpha_j
                alphas[j] -= labelMat[j]*(Ei - Ej)/eta
                #步骤5:修剪alpha_j
                alphas[j] = clipAlpha(alphas[j],H,L)
                if (abs(alphas[j] - alphaJold) < 0.00001): print("alpha_j变化太小"); continue
                #步骤6:更新alpha_i
                alphas[i] += labelMat[j]*labelMat[i]*(alphaJold - alphas[j])
                #步骤7:更新b_1和b_2
                b1 = b - Ei- labelMat[i]*(alphas[i]-alphaIold)*dataMatrix[i,:]*dataMatrix[i,:].T - labelMat[j]*(alphas[j]-alphaJold)*dataMatrix[i,:]*dataMatrix[j,:].T
                b2 = b - Ej- labelMat[i]*(alphas[i]-alphaIold)*dataMatrix[i,:]*dataMatrix[j,:].T - labelMat[j]*(alphas[j]-alphaJold)*dataMatrix[j,:]*dataMatrix[j,:].T
                #步骤8:根据b_1和b_2更新b
                if (0 < alphas[i]) and (C > alphas[i]): b = b1
                elif (0 < alphas[j]) and (C > alphas[j]): b = b2
                else: b = (b1 + b2)/2.0
                #统计优化次数
                alphaPairsChanged += 1
                #打印统计信息
                print("第%d次迭代 样本:%d, alpha优化次数:%d" % (iter_num,i,alphaPairsChanged))
        #更新迭代次数
        if (alphaPairsChanged == 0): iter_num += 1
        else: iter_num = 0
        print("迭代次数: %d" % iter_num)
    return b,alphas
 
def showClassifer(dataMat, w, b):
    #绘制样本点
    data_plus = []                                  #正样本
    data_minus = []                                 #负样本
    for i in range(len(dataMat)):
        if labelMat[i] > 0:
            data_plus.append(dataMat[i])
        else:
            data_minus.append(dataMat[i])
    data_plus_np = np.array(data_plus)              #转换为numpy矩阵
    data_minus_np = np.array(data_minus)            #转换为numpy矩阵
    plt.scatter(np.transpose(data_plus_np)[0], np.transpose(data_plus_np)[1], s=30, alpha=0.7)   #正样本散点图
    plt.scatter(np.transpose(data_minus_np)[0], np.transpose(data_minus_np)[1], s=30, alpha=0.7) #负样本散点图
    #绘制直线
    x1 = max(dataMat)[0]
    x2 = min(dataMat)[0]
    a1, a2 = w
    b = float(b)
    a1 = float(a1[0])
    a2 = float(a2[0])
    y1, y2 = (-b- a1*x1)/a2, (-b - a1*x2)/a2
    plt.plot([x1, x2], [y1, y2])
    #找出支持向量点
    for i, alpha in enumerate(alphas):
        if abs(alpha) > 0:
            x, y = dataMat[i]
            plt.scatter([x], [y], s=150, c='none', alpha=0.7, linewidth=1.5, edgecolor='red')
    plt.show()
 
def get_w(dataMat, labelMat, alphas):
    alphas, dataMat, labelMat = np.array(alphas), np.array(dataMat), np.array(labelMat)
    w = np.dot((np.tile(labelMat.reshape(1, -1).T, (1, 2)) * dataMat).T, alphas)
    return w.toli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dataMat, labelMat = loadDataSet('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testSet.txt')
    b,alphas = smoSimple(dataMat, labelMat, 0.6, 0.001, 40)
    w = get_w(dataMat, labelMat, alphas)
    showClassifer(dataMat, w, b)

 结果展示

 

 

 总结

 SVM理解起来还是十分费力的,其中涉及诸多数学公式有些都不记得了,所以我自己也没有搞清楚那些公式的推导到底是怎样的,还是需要好好琢磨一番。

最后

以上就是感动山水为你收集整理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什么是支持向量机?线性可分分隔超平面,支持向量与SVM寻找最大间隔SVM应用的一般框架 SMO算法实现 总结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什么是支持向量机?线性可分分隔超平面,支持向量与SVM寻找最大间隔SVM应用的一般框架 SMO算法实现 总结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43)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