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子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名称:单指令功能的实现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汇编语言源程序子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程序,将所有的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学字母,此程序不能改变除字母a~z外的任何其它字符。
编写子程序:输入小写字母,改写成大写字母,其他则不变。共判断10次。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计算机,DOSbox虚拟机,外接设备
四、实验原理
1.将键盘上输入的字符读入 调用DOS 10号功能
2.利用偏移量的性质(类似指针的移动),逐一将字符转换为大写
3.在转换完的字符串后面 加上 结束符 ‘$’
4.利用DOS 9号功能 输出字符串
五、实验过程与代码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ck segment db 10 dup(?) ;申请栈空间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data ends code segment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 将data的地址赋给ds call atoA ;调用子程序 mov ax,4c00h int 21h atoA proc jmp donext string db 10,?,10 dup(?) ;这里是利用DOS中10号功能的原因,第一个字符是定义最多允许字符个数 ;第二个字符是预先为随机,它是记录实际输入字符的个数,后面的10 dup ;是记录我们输入的字符。 donext: mov dx,offset string ;这里的offset有点像C++中的指针,意思是把偏移量赋值给dx mov ah,0ah int 21h mov si,offset string+1 ;这里si获得的其实是 实际输入字符个数值的偏移量 xor cx,cx mov cl,[si] ;将偏移量为si的值 赋给cl 看这里的用法是不是有点像C++的指针呢 do: inc si ; 偏移量递增 类似指针的移动 mov ah,[si] ; 将偏移量为si的值赋给ah cmp ah,'a' jb next cmp ah,'z' ja next sub ah,20h ;利用ascii进行大小写转换 mov [si],ah next: loop do mov byte ptr [si+1],'$' ;字符串末尾加上结束符 ;最后在变换完成的字符串末尾加上结束符号 '$' mov dl,0ah ;DOS 2号功能 mov ah,02h int 21h mov dx,offset string+2 ;调用DOS 9号功能 mov ah,09h int 21h ret atoA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自己学会了一些常用的DOS命令调用,其中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从键盘输入、输入的命令语句。在汇编语言的学习的过程中,愈发的感觉到作为底层语言的优势和特点。当然有些原理原来学C++的时候,可能不是很懂,学习了汇编后,更加的懂其中的底层运行机制。汇编中的循环与判断和高级语言的有些不同,而且在变量的使用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希望以后慢慢的掌握汇编。
最后
以上就是不安大炮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子程序设计实验学生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