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作者:任雪芸,授权靠谱客转载发布。

“还没提车,但提不了车了”。上周刚交完5000元定金的一位极越汽车准车主,12月11日被销售通知“退款”。他在12日一早拨打了极越客服热线,接通后尚未提出诉求,话务员就给挂断了。

与极越“断联”的,不止准车主们,还有供应商和员工。在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被背刺的关联方,一些供应商直接发了催款函,一些员工吐槽社保已经断缴......

12月11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与全体员工沟通,表明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进入创业2.0阶段。这场会议后,有关“极越爆雷”、“夏一平被员工围堵”的话题热度飙升。

临近年关,极越陷入的困境,在2024年的尾声显得愈发严峻。过去一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竞争阶段,市场其实早已呈现出了梯队分化的趋势。

以高合汽车、极越汽车为代表的品牌,多次陷入关厂、破产、裁员的传闻。以比亚迪、小米汽车、零跑汽车为代表的品牌,销量持续上扬,提前完成了2024年销售目标。而在这之间,小鹏、蔚来等则通过子品牌和更多车型试图重新加速,呈现出回暖迹象。

车市竞争残酷,朝夕巨变。Tech星球尝试透过过往一年活跃在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以及汽车行业的参与者们,还原这场发生在2024年的残酷竞争。

造车小败局:闪崩、等待重组

戏剧性的一幕,在极越的直播间里上演。

一位主播在直播卖车时,突然得知自己失业的消息,情绪失控哭泣,并关闭了直播中的背景音乐《好运来》,她说:“自己之前还在直播间中装作开心地工作,而现在却面临失业的困境。”

多位员工告诉Tech星球,“在此之前,完全不知道公司的操作,还以为都是外界捕风捉影。”在12月11日被爆出停摆之前,夏一平还在为品牌站台宣传,而极越方面也曾针对网传的员工、高管大规模离职一事进行辟谣。

尽管一位极越员工表示,自己早在10月就察觉到了公司逐步走向危险边缘,但他告诉Tech星球,因管理层的安抚,他刻意忽视了融资迟迟未定、差旅预算不足、车辆发运延期、门店装修叫停等负面信号。

根据多位员工透露,目前11月份的工资到账,但11月、12月的社保尚未缴纳。与此同时,极越业务已经陷入停滞,且内部大群全员禁言。

陷入“原地解散”风波的极越并非个例,今年年初,高合汽车在内部会议上宣布将暂停生产六个月,此后一步步走到了破产边缘。

尽管最终高合选择了通过“预重整”来公开招募意向投资人,期望能有新的资本和管理团队来盘活高合。但从9月获准合并预重整至今,尚且未有进展。

一位前高合员工告诉Tech星球,已经放弃了对裁员赔偿的期待,只希望能够拿到此前拖欠的两个月工资。另外多位高合车主则表示,在高合停止运营的这大半年时间,售后效率越来越差。“被追尾了去修车,一个月都没等到配件”,其中一位车主说道。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极越和高合的销量一直平平。高合汽车在2021年和2022年的累计销量分别为4237辆和4349辆,在2023年1-10月的累计销量也为4237辆。而极越2023年底开售,全年售出774辆车,2024年1-11月的整体销量则为1.3万辆。

销量低迷是导致极越和高合资金链紧张的直接原因,叠加融资不顺利,这两家车企最终走到了生死边缘。

不同于极越和高合,哪吒汽车曾拿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第一的成绩,但从2024年初开始,也一直被工厂停产、裁员、供应商起诉等各种负面消息缠身。

今年6月末,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时,披露的财务状况显示其现金流已经承压,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车累计净亏损高达183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哪吒汽车今年原计划国内全年完成20万辆的目标,目前达成率仅为43%。

现金流承压导致哪吒汽车恶性循环加剧。多位哪吒员工透露,目前各部门已经陆续收到了降薪通知。而在12月6日,哪吒汽车官方确认张勇不再担任CEO。

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似乎不缺“败局”故事,极越、高合与哪吒的困境,只是行业浪潮汹涌下的几朵浪花。

“性价比”战略,杀出一个春天?

根据乘联会发布数据,今年6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就首次突破了50%。而在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52.3%,已连续5个月突破50%。

渗透率突破50%的里程碑背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凶猛,强者愈加强大,而弱小品牌则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为了活下去,造车新势力纷纷亮出新牌,蔚来、小鹏选择推陈出新,创立第二,甚至第三品牌,持续下沉。零跑则顶着“半价理想”的调侃,在今年将产品的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今年3月1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首次向外界披露,小鹏汽车即将发布全新品牌,正式进军10万-15万元级全球汽车市场。

8月份小鹏Mona系列推出,并发布了Mona M03这款车型。凭借价格优势,Mona M03上市首月交付即破万,9月零售销量为10023辆,10月为10203辆、11月达到了11960辆。

不到12万元的A级纯电车型MONA M03的成功让小鹏汽车尝到了“性价比”的甜头,而推出不到19万元的中大型纯电轿车P7+,则是小鹏对“性价比”战略的一次延续。

今年下半年,MONA M03以及小鹏P7+的放量,让小鹏汽车从上半年的低迷中走出。小鹏一位员工称,能感受到内部氛围因销量飙涨得到了提振。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小鹏汽车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台,达到30895辆,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下半年销量飙涨并未拉回小鹏上半年的颓势,距离此前定下的28万辆目标,1-11月的完成率过半为54.78%。

与小鹏销量爆发的逻辑相似,今年零跑继续贯彻极致性价比战略。目前,零跑汽车在售车型共有5款。除零跑T03外,其余4款车型(零跑C16、C11、C10、C01)的售价区间几乎都落在10万~20万元价格带,且多集中在15万元附近。

根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11月,零跑累计交付达到了251207台,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其中,11月交付量达到40169辆,仅次于理想和鸿蒙智行。

随着中高端市场的持续紧缩,蔚来也在今年另谋出路,同样主打性价比,将目标聚焦在了全新子品牌乐道身上,试图将产品起售价拉低至15万-20万元区间。

不过,一位乐道的销售表示,目前乐道并未成为蔚来的销量主力。公开数据显示,乐道L60开启交付以来,10月乐道交付新车4319辆、11月乐道交付新车5082辆,累计不过一万台,“目前主力车型还是蔚来ES6、蔚来ET5、蔚来EC6等。”

根据蔚来汽车与乐道品牌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数据来看,销量达到了190832辆,目标完成率为82.97%。值得一提的是,蔚来汽车2024年的销量目标为23万辆,较2023年的24.5万辆有所下调。

通过现有信息,蔚来多品牌战略还会持续。11月20日晚,蔚来CEO李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正式宣布,将推出第三品牌“FIREFLY 萤火虫”,继续承接品牌下沉的需求。

蔚来、零跑、小鹏等品牌的集体下沉,正式宣告过去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单品战略的结束,随着各家多车型、多品牌策略的推出,触角势必会互相伸进对方领地。

突围:谁会是“下一个小米”?

小米汽车,毫无疑问是2024年汽车圈最大的黑马,尽管入局晚,但小米 SU7上市即爆。

自3月正式上市以来,SU7在产能扩张和交付执行上进展飞速。公开数据显示,10月小米汽车工厂单月生产量及新车交付量均破20000辆。11月小米汽车提前完成10万台交付目标。

小米汽车成就了很多车企不敢想的“梦幻开局”,也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神经更加紧绷。

12月10日,小米汽车旗下第二款车型——小米YU7出现在了最新一批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中,新车采用纯电驱动,定位中大型SUV,竞争对手直指特斯拉Model Y。

而鸿蒙智行也将在明年发布尊界S800、享界S9增程版、问界M8等重量级车型。与此同时,理想汽车本应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三款纯电产品,也推迟到了2025年上半年发布。

一位行业人士对此表示,2025年将成为各家的产品大年,“通过扩充多产品,来应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

除了不断扩充新能源产品矩阵,各家车企在技术路线上也将陷入混战。

除已经入局的零跑、问界、阿维塔以外,极氪、小鹏等新势力也瞄准了增程赛道。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财报会上,何小鹏表示,2025年小鹏汽车将首次推出增程车型。

上述行业人士认为,相比2024年集中在价格层面的竞争,2025年这场竞争会更充分,“各家产品纷纷进入其他品牌的核心优势腹地,同等级同价位下,消费者的选择会更多。”

12月初,36氪整理了2024年前11个月的销量状况,以及国内各大新能源品牌2025年的内部销量预测。

其中,蔚来今年前11月总销量约20万辆,明年目标为46万辆;小鹏前11月总销量为15万辆,明年目标为35万辆;理想前11月总销量超44万辆,目标为70万辆;零跑前11月总销量超25万辆,目标为50万辆;小米前11月总销量超11万辆,目标为36万辆。比亚迪前11月总销量超315万辆,华泰研究预测分析明年销量预测为587万辆。

此外,鸿蒙智行前11月总销量为39.6万辆,据36氪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华为车BU董事长余承东内部规划中提及,鸿蒙智行将冲击百万销量大关。

从销量预测来看,除比亚迪以外,各家车企的内部销量预测均实现了翻倍。但根据中国车市发展情况来看,乘用车总销量增长幅度正在放缓。乘联会此前发布预测称,2024年中国国内车市零售增速为6%。

当车市的增长速度无法匹配品牌的目标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淘汰圈只会越收越窄。尽管极越闪崩“倒”在了2024年的尾声,但这或许也只是2025年残酷淘汰赛即将开始的一次预演。

(举报)

点赞(15)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