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数据库设计人员系统分析人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用户代表
- 关系上定义的索引并不是越多越好,系统为维护索引需要付出代价,查找索引也要付出代价
- 聚簇索引:为了提高某个属性(或属性组)的查询速度,把这个或这些属性上具有相同值的元组集中存放在连续的物理块中称为聚簇,该属性(或者属性组)称为聚簇码
(一个数据块可以建立多个聚簇,一个关系只能加入一个聚簇)
优点:大大提高查询效率
缺点:聚簇只能提高某些应用的性能,而且建立与维护聚簇的开销是相当大的 -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设计描述
(1)需求分析:准确了解分析用户的需求(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这个阶段有数据流程图(DFD))
(2)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归纳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的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系统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 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部分形成的数据库模式:
(1)在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形成的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式(ER图)
(2)在逻辑阶段将概念结构转换成某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比如关系数据库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和外模式
(3)在物理结构设计阶段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1)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的结合
(2)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把结构设计和行为设计密切结合起来 - 数据字典的作用: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是下一步进行概念设计的基础,并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 数据抽象:对实际的人、物、事和概念进行人为处理,抽取所关心的共同特点,忽略非本质的细节
- 概念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步骤:
重要性: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将需求分析阶段所得的应用需求首先抽象为概念结构,依次作为各种数据模型的基础
设计步骤:首先,抽象数据并设计局部视图;然后,是集成局部视图形成全局的概念结构 - 为什么进行视图集成,视图集成的方法:
视图集成:首先设计各个子系统的局部视图,然后通过视图集成的方法将各个子系统有机地融合起来,综合成一个系统的总视图,这样设计清晰,由繁到简。
由于数据库是从整体看数据,因此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整个系统,因此必须进行视图集成
集成的方法:多个ER图一次集成;逐步集成; - 逻辑结构的设计步骤:
(1)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2)将转换来的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3)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最后
以上就是潇洒大门为你收集整理的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