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阅读《IEEE Standard for Verilog 2005》时,做一些整理和记录。
1.整数赋值
按照Verilog 2005的标准:0-9、a-f、z、x称作数字位(digit);表示数字正负的’+‘和’-‘视作一元操作符(unary operator);常说的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称作数字的基(base);其在Verilog中的表示’b’、‘o’、‘d’、'h’称作基格式(base format)字符;表示常数的bit数称作size。Verilog使用到的字符都是不区分大小写的。
另外要明白二进制数本身的运算规则与一个数是signed还是unsigned、小数点在哪个位置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只是设计者人为的规定。但是在代码设计时,要标识清楚数据是signed或unsigned,目的有两个:(1).对设计者的提示;(2).一些操作符、IP核的数据端口,对数据是signed或unsigned的“身份”有要求。
如果一个数是负数(前面加了’-’),那么它必定采用的是二进制补码形式。
方式1
常数赋值有两种,一种为直接赋值(符号+一串数字位),采用这种方式赋值时,默认数据是sigend形式。如下面一个简单的示例:
module test
(
input clk,
output reg [31:0] c
);
wire [31:0] a, b;
assign a = -595;
assign b = -10;
always @ (posedge clk)
c <= a + b;
endmodule
对两个带符号数做加法运算,结果仍然是带符号数,Vivado中仿真时,将Radix设置为Signed Decimal,可以看到变量C的结果为-605。
方式2
另一种则是常见的基常数赋值方法(符号+size+单引号+基格式字符+一串数字位),如"assign a = +16’d53;", 符号和size是可有可无的。
如果在基格式字符(b、o、d、h)前加上’s’,表示这是个带符号数signed;没有加’s’则表示是不带符号数unsigend。如果前面加了符号位“-”,会自动用二进制补码的形式。
如下面的简单示例:
`timescale 1ns / 1ps
module test
(
input clk,
output reg [31:0] c
);
wire [31:0] a, b;
assign a = -32'd595; // 加上size,省去s
assign b = -'sd10; // 省略size,加上s
always @ (posedge clk)
c <= a + b;
endmodule
仿真结果与第一个示例相同。
位宽扩展
这里先不讨论将低位宽的数据赋值给高位宽数据的问题,比如将12bit的a赋值给16bit的b。先讨论直接将低位宽的常数赋值给高位宽的数据时,位宽扩展遵循怎样的标准(不考虑x和z)。
以下面的测试代码为例,将12bit的常数赋值给16bit的数据:
wire [15:0] a = 12'd565;
wire [15:0] b = -12'd565;
wire [15:0] c = -12'sd565;
reg [15:0] d = -12'sd565;
仿真结果如下,分别展示了赋值结果的2进制和10进制:
对于正数,赋值结果为高位补0。对于负数(二进制补码),无论是reg还是wire型、加s声明为带符号数或者不加s,结果都是高位补符号位。可见位宽扩展只与数据的正、负有关。Verilog HDL的位宽扩展机制可以确保设计者安全、便捷地完成程序设计。
“负数”与“带符号数”的区别
由于负数必须需要符号’-'来规定,所以第一感觉就是将负数和带符号数二者等同。其实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如果只加负号,不加s,虽然软件工具会将其用二进制补码表示,但仍不会将其当作带符号数signed看待。看下面的示例代码:
module test
(
input clk,
output reg [15:0] a,b,c,d
);
always @ (posedge clk) begin
a <= -12 / 3;
b <= -'sd12 / 3;
c <= -'d12 / 3;
d <= -4'sd12 / 3;
end
endmodule
仿真结果如下图:
-
对于a:在没有规定大小和基格式时,-12和3都视作带符号数,因此结果为正确的-4;
-
对于b:-'sd12使用字符’s’声明这是个带符号数,结果同样是正确的-4;
-
对于c:-'d12虽然声明这是个负数,但没有加-s,软件仍然不会将其视作带符号数,运算结果与预期不符;
-
对于d:-4’sd12同时还指定了大小,但4’sd12已经超过了4bit带符号数的表示范围,它的值12(1100)实际意义上是-4(最高位符号位表示负数,二进制补码),前面再加’-'为正4,除以3,近似为整数后值为1。
2.实常数赋值
Verilog HDL本身是支持在代码中使用小数、科学计数法的,只不过赋值给整数型数据时,会发生隐式转换,转换为整数。看下面的示例:
wire [15:0] a = 1e4;
wire [15:0] b = 12.1;
wire [15:0] c = 12.5;
reg [15:0] d = -12.5;
仿真结果如下:
数据a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赋值。隐式转换的规则是:(1). 转换为最接近的整数;(2).中间值.5转换时,向远离0的方向进行。如数据c,12.5 => 13;数据d,-12.5 => -13。
3.字符串(String)
Verilog HDL同样也支持字符串的使用,使用双引号“”表示字符串内容,一个字符串必须放在一行内。在表达式和赋值语句中使用字符串,工具会将其视作无符号整数,一个字符对应一个8bit的ASCII码。
n、r、t、\和"等常用的转义字符,Verilog HDL也同样支持。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测试代码:
module test
(
input clk,
output reg [8*4-1:0] c,
output [8*4-1:0] d
);
assign d = "CUIT";
always @ (posedge clk)
c <= "CUIT";
endmodule
仿真时可以看到,无论是reg还是wire类型,其存储的值本质都是“32’h43554954”,是一串ASCII码的组合。
设计仿真激励文件时,字符串更多是一种让仿真结果更直观的辅助手段(如用在$display系统任务中)。硬件设计中也有一定用处,如在一些通信协议的设计中,直接使用字符串操作会便捷很多,起码不用对着ASCII码表查找。
由于字符串的本质仍然是无符号整数,因此Verilog的各种操作运算对字符串也适用。比如用==和!=进行字符串的比较、用{ }完成字符串的拼接。不过需要注意:当字符串赋值的对象位宽较大时,左边会做补0处理,这样会对字符串的比较、拼接造成影响,结果可能与我们的预期不符,如下面示例代码:
module test
(
input clk,
output reg [7:0] a,b,c,d
);
reg [8*8-1:0] s1 = "Hello", s2 = " World!";
reg [8*5-1:0] s3 = "Hello";
reg [8*7-1:0] s4 = " World!";
always @ (posedge clk) begin
if ({s1,s2} == "Hello World!")
a <= 1'b1;
else a <= 1'b0;
if ({s3,s4} == "Hello World!")
b <= 1'b1;
else b <= 1'b0;
end
endmodule
看起来s1和s2的拼接、s3和s4的拼接结果都应该是“Hello World!”,但仿真结果如下:
事实上,s1和s2进行字符串赋值时先要高位补0,再拼接后的值已经不是单纯的“Hello Wrold!”。s3和s4的位宽正好与字符串长度相等,赋值时没有补0,因此比较结果相等。
ASCII码有个特殊的字符NUL,含义为空,码值为0。Verilog字符串中使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