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开心舞蹈,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寄存器和运行时栈,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文章目录

    • 一、寄存器
      • 1.1 通用寄存器GR
      • 1.2 浮点寄存器FR
      • 1.3 子程序调用时寄存器的保存方式
    • 二、运行时栈
      • 2.1 运行时栈的基本概念
      • 2.2 运行时栈字节对齐

一、寄存器

1.1 通用寄存器GR

在LoongArch体系中,有32个通用寄存器,除了0号寄存器始终为0外,其他31个寄存器物理上没有区别。但系统人为添加了一些约定,给了它们特定的名字和使用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C不属于GR,只有一个,记录当前指令的地址。PC寄存器不能被指令直接修改,它只能被转移指令、例外陷入和例外返回指令间接修改。不过PC可以作为一些非转移类指令的源操作数而被直接读取,PC的宽度总是与GR一致。

对以上通用寄存器详细说明:

  • $zero寄存器中存放的值永远是零,且不能改变,这个寄存器的用途主要是方便编码。
  • $ra 是一个临时寄存器,控制流到达callee瞬间的 $ra 的值是callee的返回地址,且这个值只会被备份在栈帧中,callee返回指令是 jirl $r0,$ra,0
  • $tp 用于支持 TLS ( thread-local storage ),是用户程序中一段线程独有的空间( TLS block )。TLS block容纳可执行文件及其所需动态库的所有 .tbss.tdata 段,从而支持c的 _Thread_local 的变量( errno 是一个典型)。原理是,归纳基础,在装载时求出TLS block的大小,从堆区分配空间赋值给 $tp (推广一下,调用栈也是TLS);归纳步骤,在用户程序调用pthread接口创建线程时故技重施。也就是说, $tp 由c库维护,用户程序不应修改这个寄存器。如程序没有运行在c库之上,比如对于系统软件, $tp 只是一个没有用到的寄存器罢了
  • $sp在整个程序执行过程中恒指向调用栈栈顶,是一个保存寄存器。控制流到达callee瞬间的 $sp 的值被称作 $sp on entry ,是一个frame pointer。。
  • 通用寄存器有8个用于整型参数传递,寄存器名字依次是$a0~$a7(编号依次是$r4~$r11),$a0$a1也用于存放返回结果值;浮点寄存器也有8个用于浮点传递参数,寄存器名称依次是$fa0~$fa7$fa0$fa1也用于存放返回的浮点结果值。
  • $t0~$t8 寄存器为临时寄存器,不需要暂存其值。
  • $fp 是一个保存寄存器,但如果过程的栈帧可变,编译器会使用这个寄存器作为 frame pointer (栈帧不变部分的地址加常数偏移量,也指存放该值的寄存器)。所以,栈帧不变的函数的frame pointer是 $sp ,栈帧可变的函数的frame pointer是 $fp

1.2 浮点寄存器FR

在LoongArch体系中,也有32个浮点寄存器,$fa0~$fa7为参数寄存器,共8个,$fa0$fa1也用于存放返回的浮点结果值;$ft0~$ft15为临时寄存器,共16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浮点寄存器中记录的是一个单精度浮点数或字整数时,数据总是出现在浮点寄存器的[31:0]位上,此时浮点寄存器的[63:32]位可以是任意值。

条件标志寄存器CFR

CFR总共有8个,记为fcc0~fcc7,每一个都可以读写,位宽均为1比特。浮点比较的结果将写入条件标志寄存器中比较结果为true置为1,否则置为0。浮点分支指令的判断条件来自于条件标志寄存器。

浮点控制状态寄存器FCSR

FCSR总共有4个,记为fcsr0~fcsr3,位宽均为32。其中fcsr1~fcsr3是fcsr0中部分域的别名,即访问fcsr1~fcsr3其实是访问fcsr0的某些域。当软件写fcsr1~fcsr3时,fcsr0对应的域被修改而其余比特保持不变。fcsr0的各个域的定义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子程序调用时寄存器的保存方式

寄存器就像是全局变量一样,我们很难得知什么时候、哪一个函数更改了它的值。若要想安全地访问寄存器,最保险的方法是,每次在调用别的函数前,把寄存器的值保存到栈中。也就是说,在函数开始执行时,把所有寄存器的值压栈,而在函数内部执行return 指令返回的时候,把寄存器的值出栈,恢复函数调用前的状态。通过这个方法,各个函数就都可以随意使用所有的寄存器了。

这个方法的确是最安全的,但效率非常低。访问栈等价于访问机器内存,和单纯使用寄存器相比,访问内存的速度明显下降,所以要尽可能减少栈的使用次数。函数调用时并不是所有寄存器的值都需要保存,之所以要保存一个寄存器的值,是因为我们不想去更改这个寄存器的值。也就是说,如果是函数不会使用(不会变更)的寄存器,那么这个寄存器的值就不用保存。

此外,程序调用约定中指定了 caller-save 寄存器以及 callee-save 寄存器两种分类,以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寄存器。利用这个约定,可以进一步减少访问栈的次数。

  • caller-save寄存器。由"函数"自己决定是否需要保护,操作由"主调函数"完成。为了防止被“被调函数”改变寄存器的值,在"主调函数"中调用“被调函数”之前将寄存器的值先入栈,待“被调函数”返回到"主调函数"后出栈。这类寄存器包括:参数寄存器(r4~r11/a0~a7)、临时寄存器(r12~r20/t0~t7)。
  • callee-save寄存器。是为了确保函数调用前后"主调函数"中这些寄存器的值不变,操作由"被调函数"完成。在"被调函数"中一旦用到这些寄存器,就在首次用到时候就入栈保护,并在“被调函数”返回前出栈恢复数值,如此返回到"主调函数"后"主调函数"中这些寄存器的值不变。这类寄存器包括:保存寄存器(r23~r31/s0~s8r22/fpr3/sp)。

二、运行时栈

2.1 运行时栈的基本概念

常说的进程栈则是进程的运行时栈,运行时栈主要用来传递参数(寄存器不够用时)、存储程序的返回信息(寄存器不够用时)、保存寄存器中的值(临时存储一下,待寄存器需要的时候再复制回去)、以及存储局部变量。运行时栈的增长方向和地址增长方向相反,见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栈有三个常用概念,栈低、栈帧和栈顶。栈帧是栈上存放信息的每一个位置,栈低是栈的最低部的栈帧,栈顶则是最顶部的栈帧。栈顶指针是栈顶的地址值,永远存放在寄存器$sp(x86是%rsp)中,寄存器$fp指向当前函数的栈帧开始处,CPU是通过改变寄存器$sp和寄存器$fp的值来控制运行时栈的。

栈采用后进先出的内存管理,其内存不需要显示释放和申请,在需要栈内存的时候,只需要将栈顶扩充($sp值减小),释放栈内存的时候,将栈顶缩小($sp值增大)。编译器为函数在入口处生成一个函数头(Prologue),在返回处生成一个函数尾(Epilogue),它们负责调整$sp$fp寄存器以生成新的栈帧或者释放一个栈帧,并生成必要的寄存器保存和恢复代码。

sp ->  -64 [ empty :        ] ^ (lower address)
       -56 [ tmp 1: _t0     ] |
       -48 [ tmp 0: _t0     ] |
       -40 [ loc 0: e       ] |
       -32 [ spill arg 3: d ] |
       -24 [ spill arg 2: c ] | stack growth
       -16 [ spill arg 1: b ] |
       -8  [ spill arg 0: a ] |
 fp -> +0  [ old fp         ] |  
       +8  [ return address ] | (higher address)

思考一个问题$fp寄存器指向当前函数的开始处栈帧,$sp寄存器指向栈顶,则使用$fp$sp都可以访问栈上的元素,是不是说只用$sp寄存器管理栈就ok,不需要用$fp

  • 大部分函数可以只用$sp来管理栈帧。如果在编译时能够确定函数的栈帧大小,编译器可以在函数头分配所需的栈空间(通过调整$sp),这样在函数栈帧里的内容都有一个编译时确定的相对于$sp的偏移,也就不需要帧指针$fp了。

    // 函数原型
    int testF(){
      int a = 1;
      return a;
    }
    // 生成LoongArch上面对应的汇编码
    testF:
      addi.d  $r3,$r3,-32
      st.d  $r22,$r3,24
      addi.d  $r22,$r3,32
      addi.w  $r12,$r0,1      # 0x1
      st.w  $r12,$r22,-20
      ldptr.w $r12,$r22,-20
      or  $r4,$r12,$r0
      ld.d  $r22,$r3,24
      addi.d  $r3,$r3,32
      jr  $r1 
    
  • 但有时候可能无法在编译时确定一个函数的栈帧大小。在某些语言中,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分配栈空间,如C程序的alloca调用,这会改变$sp的值。这时函数头会使用$fp寄存器,将其设置为函数入口时的$sp值,函数的局部变量等栈帧上的值则用相对于$fp的常量偏移来表示。

2.2 运行时栈字节对齐

许多计算机系统对基本数据类型的合法地址做了一些限制,要求某种类型对象所在的地址必须是某个值K的倍数。如char是1字节,short是2字节,intfloat是4字节,longdoublechar*是8字节。这种对齐限制简化了处理器和内存系统之间接口的硬件设计,比如我们在内存中读取一个8字节长度的变量,如果这个变量所在的地址是8的倍数,那么就可以通过一次内存操作完成该变量的读取。倘若这个变量所在的地址并不是8的倍数,可能就需要执行两次内存读取,因为该变量被放在两个8字节的内存块中了。

栈的字节对齐,实际是指栈顶指针必须是16字节的整数倍。栈对齐使得在尽可能少的内存访问周期内读取数据,不对齐堆栈指针可能导致严重的性能下降。所以在做编译器时要对程序实施数据对齐,也就需要定制一个标准:

  • 任何内存分配函数(alloca, malloc, calloc或realloc)生成的块的起始地址都必须是16的倍数。
  • 函数的栈帧的边界都必须是16字节的倍数。
  • 在栈上传递的参数和局部变量,都要满足字节对齐,栈指针($sp)的起始地址必须要是16的倍数。

【参考书籍】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第3版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第3版
《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第5版

最后

以上就是开心舞蹈为你收集整理的寄存器和运行时栈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寄存器和运行时栈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68)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