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物理层
1、转发器
- 工作在物理层。
- 仅有两个接口,接口仅进行简单的比特转发,不进行碰撞检测。
- 使用转发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站共享逻辑上的总线,使用的还是CSMA/CD协议。各站中的适配器执行CSMA/CD协议,各站必须竞争对传输媒体的控制,并且在同一时刻之多只允许一个站发送数据;
- 采用了专门的芯片,进行自适应串音回拨抵消。
2、集线器
- 一个集线器有许多接口,从工作原理上来说,集线器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
数据链路层
1、网桥
网桥的每个端口与一个网段相连,网桥从端口接收网段上传送的各种帧。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就先暂存在其缓冲中。若此帧未出现差错,且欲发往的目的站MAC地址属于另一网段,则通过查找站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的端口转发出去。若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此帧。网桥过滤了通信量,扩大了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局域网。但同时也增加了时延,对用户太多和通信量太大的局域网不适合。
2、以太网交换机:
实质上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
以太网交换机和网桥的区别:
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有十几个端口,而网桥一般只有2-4个端口;
它们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网桥的端口一般连接到局域网,而以太网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交换机允许多对计算机间能同时通信,而网桥允许每个网段上的计算机同时通信。
所以实质上以太网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连到交换机上的每台计算机就像连到网桥的一个局域网段上。
网桥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而以太网交换机还可采用直通方式转发。
以太网交换机采用了专用的交换机构芯片,转发速度比网桥快。
网桥与转发器不同:
(1)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2)网桥不像转发器转发所有的帧,而是只转发未出现差错,且目的站属于另一网络的帧或广播帧;
(3)转发器转发一帧时不用检测传输媒体,而网桥在转发一帧前必须执行CSMA/CD算法;
(4)网桥和转发器都有扩展局域网的作用,但网桥还能提高局域网的效率并连接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局域网的作用。
网络层
1、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提供了路由与转送两种重要机制,可以决定数据包从来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的路由路径(host到host之间的传输路径),这个过程称为路由;将路由器输入端的数据包移送至适当的路由器输出端(在路由器内部进行),这称为转送。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例如网际协议。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路由器与交换器的差别,路由器是属于OSI第三层的产品,交换器是OSI第二层的产品(这里特指二层交换机)。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
1、网关
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的概念和各自的用途:https://www.nowcoder.com/ta/review-network/review?tpId=33&tqId=21199&query=&asc=true&order=&page=11
最后
以上就是标致水池为你收集整理的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用于网络连接的不同中间设备)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用于网络连接的不同中间设备)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