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码元: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 而这个间隔被称为码元长度。值得注意的是当码元的离散状态有大于2个时(如M大于2个) 时,此时码元为M进制码元。
码元,承载信息量的基本信号单位。
码元传输速率,又称为码元速率或传码率。其定义为每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又可以称为波特率,常用符号"Baud"表示,简写为"B"。
一个以m波特传送信号的线路,其传送二进制数据的速率不一定是m比特/秒,因为每个信号可以运载几个比特,例如,若使用0、1、2、3、4、5、6、7共8个电平级,则需要,即3个比特来表示一个信号值,因而这种条件下比特率将是波特率的3倍。
另一种说法是: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
某系统每秒钟传送2400个码元,则该系统的传码率为2400波特或2400B。但要注意,码元传输速率仅仅表征单位时间内传送码元的数目,而没有限定这时的码元是何种进制,因统一系统的各点上可能采用不同的进制,故给出码元速率时必须说明码元的进制和该速率在系统中的位置
信息传输速率是在二进制数字通信系统中每秒传输的二进制符号数可用每秒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在二进制数字通信系统中每秒传输的二进制符号数可用每秒传输的最大信息量来表征,单位为比特/秒(bit/s或bps)称为信息传输速率,又称信息速率或比特率。
总结下:以上是百度解释的,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 :信息传输速率 = 码元传输速率 * M进制单位码元信息量。
在M进制调制中,比特率Rb和波特率Rs之间的关系为:Rb = Rs*log2 M 。
可查看另一篇博文https://blog.csdn.net/duqi_2009/article/details/6131348
最后
以上就是灵巧金针菇为你收集整理的通信原理中码元,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通信原理中码元,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