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合适芒果,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决策树分类算法,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1.算法概要

决策树是一种树形结构的分类算法,利用递归的思想不断进行划分。从训练数据中学习一个类似于流程图的树形结构。其中每个内部结点表示一种属性的判断,每个分支(将样本根据属性值划分成多个相应分支的样本子集)表示判别结果的输出,每个叶节点表示一种分类结果。下面上一个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表达地非常清楚,通过一步步的判断、划分,最终得到类别。

这时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出现了:

  1. 如何确定先选哪个属性进行判断、划分
  2. 什么时候就停止属性的判断、划分呢。注意!如果都进行判断、划分将会导致模型过拟合,所以要剪枝挑选

2.重点分析

1.属性划分选择

我们先了解如下几个概念

  1. 信息量,符号表示为h,h(x)代表随机事件发生这件事包含多少信息量,h(x) = -log p(x) (其中p(x)表示事件x发生的概率)
  2. ,物理和化学中的概念,代表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大,混乱程度越大
  3. 信息熵,符号表示为H, H(x)代表各种x所有可能取值的信息量的期望(可以粗糙地理解为信息量的平均值,实际为加权平均),假定当前样本集合D中第k类样本所占的比例为pk(k = 1,2,. . . , |Y|),则D的信息熵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息熵用来衡量事件的确定程度,信息熵越大代表事件的可能性越多,越不确定,比如明天下雨和晴天的概率均为0.5,也就是不确定性最大的情况,这时信息熵为log2;当明天下雨的概率为1时,确定性最大,信息熵为0。在决策树划分的时候,我们希望分支节点样本尽可能属于同一类,即节点的“纯度越高越好”,而Ent(D)越小,说明不确定性越低,纯度越高。

下面开始介绍三种属性划分的方法

  1. ID3算法,以信息增益为准则。信息增益:随机变量y的信息熵减去考虑随机变量x的y的条件熵,衡量在考虑随机变量x的情况下y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可以知道信息增益越大,考虑随机变量x的情况下y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越大,这个x就是我们要的,即 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做为最优划分属性
    假定离散属性a有V个可能的取值{a1,a2,…,aV}考虑a属性来对样本集D进行划分,则会产生V个分支结点,中第v个分支结点包含了D中所有在属性a上取值为av的样本记为Dv.先上个信息增益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出DV的信息熵累加,再考虑到不同的分支结点所包含的样本数不同,给分支结点赋予权重|DV| / |D|,实际就是在求期望。按照这样求出每个属性的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选为最优划分属性

  2. C4.5算法,这个方法是为了解决ID3算法对取值数目较多的属性有所偏好的问题,这里的度量是增益率,先上公式,增益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上就是在ID3的公式里除了一个与属性数目成正比的值,进而削弱偏好影响。同样将增益率最大的属性作为最优划分属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C4.5算法对取值数目较少的属性有所偏好,所以,一般先用ID3计算出信息增益取最大的前几个属性,再用C4.5得到最大增益率的属性。

  3. CART算法基尼系数(Gini),Gini(D)反映了从数据集D中随机抽取两个样本,其类别标记不一致的概率.因此,Gini(D)越小,则数据集D的纯度越高,将Gini(D)最小的属性作为划分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停止条件

递归停止设为叶节点条件:

  1. 当节点样本label一样,
  2. 当节点样本属性值一样或已经没有特征,(每次对一个属性A进行划分后,产生的每个分支中属性A整列都会被删除)label按照父节点样本最多的label
  3. 当节点分支子集没有样本,label按照节点样本最多的label

以上3种情况节点都设为了叶节点不继续划分,下面是具体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剪枝处理防止过拟合

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1. 预剪枝,树生成的过程中进行处理
    开始根节点有所有的样本,先不划分根节点此时设为了叶节点,类别占比样本数最高的判为最终类别,利用这个结果进行测试集预测得到准确率;再进行划分,得到此时的准确率。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节点进行划分;反之,将停止划分,将这个节点设为叶节点,定这个节点的类别,即所谓的剪枝。从上而下,每个节点都递归的进行剪枝。

    预剪枝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时间的开销,但有欠拟合的风险,有些划分当前泛化能力不好,但之后可能有很大的提升。

  2. 后剪枝,树生成后进行
    从下而上,对于每个含有叶节点的节点,计算当前这棵树的预测准确率a1;和把当前要考虑的节点的叶节点分支收回计算预测准确率a2。a1<a2,即将这个节点分支收回,剪枝处理,反之不进行。

关于剪枝,周志华的西瓜书有具体的例子,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3.优缺点

优点:计算量简单,可解释性强,多分类,能够处理不相关的特征
缺点:容易过拟合,导致泛化能力弱

4.代码实现

下面是C4.5算法

导入包

import numpy as np

计算信息熵,为了方便这里的dataset还包含了标签,

def calcShannonEnt(dataSet):
    total = len(dataSet)
    labelCounts = {}#利用字典记录每个类别样本个数
    for featVec in dataSet:
        Labels = featVec[-1]#取每个样本的label
        if Labels not in labelCounts.keys():
            labelCounts[Labels]=0
        labelCounts[Labels] +=1
        
    shannonEnt = 0.0
    for key in labelCounts:
        #Prob代表该标签类出现的概率,为该标签出现次数/总次数
        prob = float(labelCounts[key])/total
        shannonEnt -= prob*np.log2(prob)
    return shannonEnt

数据集分割,得到特征feature取值为value的子集,返回之前还要将子集中feature特征项
删除

def splitDataSet(dataSet,feature,value):
    retDataSet = []
    for featVec in dataSet:
        #判断特征值是否与给定值匹配
        if featVec[feature] == value:
            #将对应的特征项挖去
            reducedFeatVec = featVec[:feature]
            reducedFeatVec.extend(featVec[feature+1:])#将剩下的数据一个一个加到list中
            retDataSet.append(reducedFeatVec)#将去掉对应特征项的数据加入
            
    return retDataSet

计算信息增益得到最佳划分方式

def featureToSplit_ID3(dataSet):
    
    total = len(dataSet[0])-1 #特征数
    entropy = calcShannonEnt(dataSet)#得到初始乡农熵
    bestInfoGain = 0.0#初始信息熵
    bestFeature = -1#初始特征
    
    for i in range(total):   
        featList = [x[i] for x in dataSet]#得到每一个特征的特征值列表
        uniqueVals = set(featList)#得到特征值列表的集合
        newEntropy = 0.0
        #遍历特征值集合
        for value in uniqueVals:
            subDataSet = splitDataSet(dataSet,i,value)#得到符合该特征值的数据集
            prob = len(subDataSet)/float(len(dataSet))
            newEntropy += prob*calcShannonEnt(subDataSet)
        infoGain = entropy - newEntropy
        #得到所有特征中香农熵最小的特征对应的索引
        if(infoGain > bestInfoGain):
            bestInfoGain = infoGain
            bestFeature = i
    return bestFeature#返回索引

计算增益率得到最佳划分方式,相比上面的ID3,只是多了一步求IV

#k指的是先取信息增益前k个大的特征, 再进行k个特征的增益率比较
def featureToSplit_C4_5(dataSet,k=3):
    total = len(dataSet[0])-1
    entropy = calcShannonEnt(dataSet)
    InfoGain = []
    IV = []   
    for i in range(total):
        featList = [example[i] for example in dataSet]
        uniqueVals = set(featList)
        newEntropy = 0.0
        Iv = 0.0
        for value in uniqueVals:
            subDataSet = splitDataSet(dataSet,i,value)
            prob = len(subDataSet)/float(len(dataSet))
            newEntropy += prob*calcShannonEnt(subDataSet)
            Iv += -prob*np.log2(prob)
        Gain = entropy - newEntropy
        InfoGain.append(Gain)
        IV.append(Iv)       
    n = []
    Gain = InfoGain.copy()#进行深拷贝 防止数据丢失
    for j in range(k):
        indexs = Gain.index(max(Gain))
        Gain.remove(max(Gain))
        n.append(indexs)
    Feature = [InfoGain[i]/IV[i] for i in n]
    bestFeature = n[Feature.index(min(Feature))   
    return bestFeature#返回索引

再叶节点时进行投票选出类别

def majorityCnt(classList):
    classCount = {}
    for vote in classList:
        if vote not in classCount.keys():
            classCount[vote] = 0
        classCount[vote] +=1
    sortedClassCount = max(classCount,key=classCount.get)
    return sortedClassCount

创建树,最终以字典的形式储存树

def createTree(dataSet,labels):
    
    #类别
    classList = [x[-1] for x in dataSet]
    #**第一个终止条件:所有的类别标签相同
    if classList.count(classList[0]) == len(classList):
        return classList[0]
    #**第二个终止条件:消耗了所有特征后,所有类别标签不尽相同,需要投票表决
    if len(dataSet[0]) == 1 :
        return majorityCnt(classList)
    #得到当前数据集的最优划分的特征索引值
    bestFeat = featureToSplit_ID3(dataSet)
    bestFeatLabel = labels[bestFeat]  
    #构建树的分支字典,索引代表分支的判断条件
    myTree = {bestFeatLabel:{}}
    #从特征列表中去除已经消耗的特征项
    del(labels[bestFeat])
    #得到数据集中当前最优特征的所有特征值的集合
    featValues = [example[bestFeat] for example in dataSet]
    uniqueVals = set(featValues)
    
    #**第三个终止条件:该特征的值都相等
    if len(uniqueVals)==1:
        return majorityCnt(classList)
    
    #遍历特征值,不同特征值代表当前节点的不同分支
    for value in uniqueVals:
        
        subLabels = labels.copy() #深拷贝 防止改变原列表
        cdataSet = splitDataSet(dataSet,bestFeat,value)
        #**第四个终止条件:子集为空时
        if cdataSet :
            myTree[bestFeatLabel][value] = createTree(cdataSet,subLabels)
        else:
            majorityCnt(classList)
    #返回的值插入到上一层的树字典中
    return myTree

预测,输入一个样本

def predict(inTree,featLabels,testVec):
    firstStr = list(inTree.keys())[0]
    secondDict = inTree[firstStr]
    featIndex = featLabels.index(firstStr)
    key = testVec[featIndex]
    valueOfFeat = secondDict[key]
    if isinstance(valueOfFeat,dict):
        classLabel = classify(valueOfFeat,featLabels,testVec)
    else:
        classLabel = valueOfFeat
    return classLabel
#构建几个简单的数据进行测试
dataSet = [[0,0,0,0,'N'],
           [0,0,0,1,'N'],
           [1,0,0,0,'Y'],
           [2,1,0,0,'Y'],
           [2,2,1,0,'Y'],
           [2,2,1,1,'N'],
           [1,2,1,1,'Y']]
labels = ['otlook', 'temperature', 'humidicy', 'windy']

testSet = [[0,1,0,0],
           [0,2,1,0],
           [2,1,1,0],
           [0,1,1,1],
           [1,1,0,1],
           [1,0,1,0],
           [2,1,0,1]]
           
a = labels.copy()#深拷贝 labels要进行递归调用 防止改变原列表
tree = createTree(dataSet,labels)
print(tree)
pre = predict(tree,a,(1,0,0,0))
print(pre)
pre = predict(tree,a,[1,2,1,1])
print(pre)
pre = predict(tree,a,[0,0,0,0 ])
print(pre)
{'otlook': {0: 'N', 1: 'Y', 2: {'windy': {0: 'Y', 1: 'N'}}}}
Y
Y
N

5.小结

这里没有进行剪枝处理,还有没有提到特征值是连续值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

最后

以上就是合适芒果为你收集整理的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决策树分类算法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74)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