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健壮萝莉,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通信行业发展史一、第一部电话二、OG-5G时代,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一、第一部电话

大部分通信历史教材,都写着:贝尔是电话的“发明人”;其实,第一部电话真正的发明家是一个叫做安东尼奥·梅乌奇的意大利人。
1871年,带着自己的Teletrofono电话系统去申请专利,他花10美元买了需要每年更新的专利权。3年后,因无力维系这项支出,梅乌奇暂停了专利费的支付。
而贝尔碰巧和梅乌奇在一个实验室里工作过,贝尔和格雷,在梅乌奇不知情的情况下,带着他的关于电话的所有技术文档,相继去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终身专利。
后来贝尔又通过商业运作手段收购了格雷的一些内容,也另外收购了一些爱迪生的技术,成为了电话技术的商业拥有者,他也一直宣称自己是电话的发明者。
直到2002年,美国众议院才正式把电话发明权交还给梅乌奇。
贝尔电话公司:第一家公众电话服务公司;其后,贝尔电话公司分离出的AT&T构建了公共电话网络PSTN,并成为了延续至20世纪末的电话交换网络的基本形态。
1885年,贝尔成立了AT&T(全称: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国第二大运营商。

二、OG-5G时代

2.1 OG时代

在MTS中,如果用户想要拨打电话,必须先手动搜索一个未使用的无线频道,然后先与运营商接线员进行通话,请求对方通过PSTN网络进行二次接续。
整个通话采用半双工的方式,也就是说,同一时间只能有一方说话。说话时,用户必须按下电话上的“push-to-talk(按下通话)”开关。
MTS的计费方式也十分原始。接线员会全程旁听双方之间的通话,并在通话结束后手动计算费用,确认账单。
1969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的MTS车载电话系统,称为IMTS(improved MTS)。
IMTS支持全双工、自动拨号和自动频道搜索,可以提供了11个频道(后来为12个),相比MTS有了质的飞跃。

  

2.2 1G时代

1947年12月,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Douglas H. Ring(道格拉斯·H·瑞因),率先提出了“cellular(蜂窝)”的构想。
蜂窝通信的设想虽然很好,但是,同样受限于当时的电子技术(尤其是切换技术),无法实现。贝尔实验室只能将其束之高阁。

除了AMPS,TACS和NMT之外,1G技术还包括德国的C-Netz、法国的Radiocom 2000和意大利的RTMI等。这些百花齐放的技术,宣告了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当时并没有1G这样的叫法,只是2G技术出现后,才把它们称为1G,以作区分。)

 

ynaC Dynamic Adaptive Total Area Coverage
第一部手持电话诞生
1973年,摩托罗拉的工程师马丁·库珀(Martin Cooper)和约翰·米切尔(John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手持式个人移动电话)。
DynaTAC(Dynamic Adaptive Total Area Coverage)
高度22cm,重量1.28kg,可以持续通话20分钟

 

国家

年份

公司

系统名称

技术

美国

1976

AT&T

HCMTSà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先进移动电话服务)

FCC技术800MHz频段,832个双工信道,带宽30KHz

美国

1973

摩托罗拉

RCCs(无线电公共载波)

日本

1979

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自动化蜂窝通信系统

88个基站,全自动,FDMA技术,信道带宽25KHz800MHz频段,双工信道600

挪威和瑞典

1981

北欧移动电话

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es

英国

BT(英国电信)和Racal Millicom(沃达丰的前身)

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25KHz,上行890-905MHz,下行935-950MHz600个信道

2.3 2G时代

2G时代
GSM系统主要由移动台(MS)、移动网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和操作维护中心(OMC)四部分组成。
GSM的成立宗旨,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泛欧标准,开发泛欧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他们提出了高效利用频谱、低成本系统、手持终端和全球漫游等要求。
FDMA+TDMA的GSM技术,高通提出的CDMA被无视,高通没有放弃。通话质量高,手机功率小,网络运营成本也更低。
CDMA:码分多址(CDMA)的基本思想是靠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的地址。利用码序列相关性实现的多址通信。
网内所有用户使用同一载波、占用相同的带宽、各个用户可以同时发送或接收信号;从2020年起,所有5G终端不允许存在CDMA频段和制式,同时要求不允许存在VoLTE开关。
随后几年,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完成了GSM 900MHz和1800MHz(DCS)的规范制定。
2G采用数字技术取代1G的模拟技术,通话质量和系统稳定性大幅提升,更加安全可靠,设备能耗也大幅下降。

手机信号边上经常看到的E,就是EDGE;EDGE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不替换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两倍于GPRS的数据业务速率
首个EDGE网络,是美国AT&T公司于2003年在自家GSM网络上部署的。

中国移动:GSM、TD-SCDMA
中国联通:GSM、WCDMA
中国电信:CDMA、CDMA2000
GSM:我们常说的2G模式,属于第2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其使用频率在800MHz~1800MHz左右。
因为2G时代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是使用的GSM通信技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你的一部支持GSM的手机可以同时使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家运营商的2G手机号码。
CDMA:较先运行于中国联通公司,工作频率上下行都在800MHz左右,卖给了中国电信

 

2.4 3G时代

1996年,欧洲成立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论坛,专注于协调欧洲3G的标准研究。
以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为代表的欧洲阵营。开发出了原理相类似的W-CDMA系统(Wide-CDMA),信道带宽达到5MHz,比CDMA2000的1.25MHz更宽。
UMTS是欧洲那边对3G的统称。WCDMA是UMTS的一种实现,一般特指无线接口部分。TD-SCDMA,也属于UMTS。
为了能够和美国抗衡,欧洲ETSI还联合日本、中国等共同成立了3GPP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合作制定全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北美阵营,内部意见分歧:朗讯、北电为代表的企业,支持WCDMA和3GPP。高通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势力,联合韩国,组成了3GPP2组织,与3GPP抗衡。他们推出的标准,是基于CDMA 1X(IS-95)发展起来的CDMA2000标准。
中国在这一时期,也推出了自己的3G标准候选方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TD-SCDMA),共同参与国际竞争。

2009年1月7日下午,工信部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内部发牌仪式,将TD-SCDMA给了中国移动,与此同时,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

地区

公司

系统标准

备注

国内运营商

欧洲

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为代表

WCDMA

信道带宽5MHz

中国联通:WCDMA牌照营运资格

美国

高通、韩国三星、摩托罗拉、Lucent

CDMA2000

信道带宽1.25MHz

14.7Mbps的峰值下载和5.4Mbps的峰值上传

中国电信:CMDA-2000牌照营运资格

中国

大唐电信、电信研究院、德国西门子

TD-SCDMA

TDDSCDMA和智能天线

中国移动:TD-SCDMA牌照营运资格

2.5 4G时代

2008年,ITU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4G标准.IMT-Advanced,符合要求的有:3GPP的LTE-Advanced,IEEE的802.16m,以及中国工信部提交的TD-LTE-Advanced。
2009年12月14日,全球首个面向公众的LTE服务网络(以4G的名义),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开通。网络设备分别来自爱立信和华为,而用户终端则来自三星。
4G时代,3GPP主导了LTE等标准(我们目前使用的4G技术),IEEE主导了WiMax等标准(曾经在日本,台湾商用)

 

2.6 5G时代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4G(LTE/WiMax)之后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设计5G的场景和目标时,ITU直接采用了中国IMT-2020推进小组的两个场景(mMTC和URLLC),并归纳了eMBB,因此这些场景是:

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手机,视频,日常工作属于eMBB,智慧城市,物联网的机器规模巨大属于mMTC,车联网需要低延迟高可靠性属于URLLC。

最后

以上就是健壮萝莉为你收集整理的通信行业发展史一、第一部电话二、OG-5G时代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通信行业发展史一、第一部电话二、OG-5G时代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3)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