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悲凉发卡,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华为的底气在哪里?华为的底气在哪里?,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华为的底气在哪里?

华为底气到底在哪?华为为何能成为国内火凤凰?

夜读 | 华为的底气在哪里?任正非: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 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媒体采访/视觉中国

最近,美国制裁华为的新闻铺天盖地。

据报道,美国把华为列入了出口管制的名单之中,禁止一些企业向华为提供零部件。

受此影响,谷歌等一些知名公司已经暂停了与华为的部分合作,许多企业也停止了对华为进行零部件供应。

1 很多人不解,一向提倡科技全球化、自由贸易的美国,为何这次会放弃原则,去遏制一家科技公司呢?

这是因为华为太优秀了,发展速度飞快,已经严重威胁美国高科技老大的地位。

到目前为止,华为几乎是全球唯一一家通讯行业全产业链企业,它能制造智能手机、平板、芯片、云服务、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种产品。而且每一种产品,都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

在手机方面,2017年,华为已经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终端厂商;在通讯基础设备方面,华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稳坐全球第一的交椅;

在云服务方面,华为紧逼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强大的5G技术已经领跑世界,目前已售出3万座基站,获得了超过30个5G合同,一旦5G时代来临,华为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2 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核心技术,华为都大有突破美国垄断之势,正因为这样,美国才将华为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地限制其发展。

相对于同类通信企业,华为起步较晚,1987年才创立,比苹果晚了11年,比三星则晚了近半个世纪。

华为真正起步的2000年,当时全球通信市场都被爱立信、诺基亚这样的巨头把控。要想发展,华为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于是,它将目标放在了南美、非洲、中东这些偏远市场。

不仅如此,华为还有个经典的企业文化,叫做“床垫文化”。不论是任正非还是刚入职的员工,每个人的办公桌下都配备着一个垫子。这个垫子是做什么用的呢?你可能想象不到,这是加班时睡觉用的。

当大家都在议论“996”是否合理的时候,华为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工作、为客户加班的准备。

这些都是华为倡导的企业“狼文化“。

但是我认为:这些并不是华为飞速成长的最主要原因。

神奇的是,这几个因素都在任正非的身上得到明显的体现。

华为处于四面受敌的状态,媒体为此对任正非进行了采访,记者说道:现在大家对华为有两派很鲜明的情绪:第一,很鲜明的爱国主义,把对华为的支持上升到支持爱国的高度上;第二,华为绑架了全社会的爱国情绪,要是不挺华为就不爱国。现在情绪越来越严重了。

任正非反驳称:我的孩子用苹果手机就是不爱华为了?不能这么说。华为产品只是商品,如果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不要和爱国搞在一起。我们要制止他们瞎喊口号,这是有害的,因为我们未来的前途在“开放”。

这其实是有些出人意料的,换作其它企业,很大可能就是利用这一波情绪大肆宣传,从而提升销售额,任正非这话算是给这种情绪泼了冷水。但瑶台认为,这是任正非足够清醒:

1.这是华为的战略定力。

华为成功的基石在于产品、服务与技术,客户认可华为应该是首先认可华为的产品而非其它。某些知名企业,曾绑架了消费者的情绪,结果产品跟技术都不行。本该用这种情绪提供的红利奋发前进,却长期不思进取,技术没有丝毫的进步,产品却越来越贵又次。华为完全不必也不该走这条路。承担这些情绪所希望的,反而会飘忽,容易忽略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本该创造的真正价值,躺着赚钱更是会让全员懈怠。因此,从长期来看,沉迷这些情绪或许会带来短期的业绩提升,长期来看却是有害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华为要保持开放的文化

再进一步,当这种情绪进一步蔓延,说要禁这禁那的时候,任正非却强调我们的合作伙伴都很好,大家不要喷他们(大意)。这是华为开放包容的表现。打个比方,当幼儿园的恶霸要欺负你,让大家都孤立你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反而应该是更加主动开放自己。如果你把自己孤立起来,甚至试图把自己视做孤胆英雄,跟所有人对着干,这等于是把所有中立的力量推到了对立面,让恶霸的企图得逞。

换个角度来说,华为的成就也并非是完全靠自己本土员工,而是全球合作的结果。譬如5G的关键标准首先是土耳其的科学家发明的,华为把他请过来,资助他的研究,才有华为的在5G的领先。包括华为在全球的各个研发中心或高校研究项目,也不完全都是靠华为自己泥腿子摸爬滚打。任正非强调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研究,闭门造车很浪费时间。

这跟任正非的思想哲学有关系:任正非坚信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商业管理的影响,“熵(混乱程度)”必定增加。唯有保持开放,才能保证“熵”减。详情可参考瑶台此前文章,或自行查阅有关资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华为技术源于全球合作

3.任正非的忧患意识

华为无疑是成功的企业,面对各界的赞扬,任正非却说道:这么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瑶台认为这是任正非的真实表达。包括海思的成立,其实也是任正非危机感的体现。

记者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忧患意识?任正非答道:被挨打多了,自然就有危机感。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华为多么耀眼,却很难想象华为成长过来的艰辛:被思科爱立信等巨头吊打,核心骨干的背叛,华为的成长绝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或许跟任正非的成长经历有关系:出生于贵州贫困的山村,父亲早逝,母亲赚着微薄的收入支撑整个家,四十岁了被骗被裁员,迫不得已才创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瑶台:任正非跟华为都从苦难中成长起来。华为现在的企业文化,战略导向都离不开创始人性格与价值观的影响,而决定这些性格的,却是华为与任正非的艰苦成长经历。华为的文化性格或许不被所有人接受,但的确是这种性格成就了华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华为能延续这种文化性格,华为就能继续前进。

华为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说过:“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这不仅是华为精神的写照,也是他本人的写照。

很多人不知道,任正非曾两次患上皮肤癌,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他也曾因为手下爱将的背叛、亲人的骤然离世而患上抑郁症,有段时间每天都在失眠和噩梦中度过,痛不欲生。

即便顶着万斤重担,依然要负重前行。

任正非说,他“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和财务”,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办法击垮他。他正是凭借一股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带领华为走到今天。

商场如战场。“扛得住事儿”、“顶得住压力”非常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道格·亨施,研究压力课题近40年,他在《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书中指出:“抗压力是决定一个人发展高度的重要指标,抗压能力越强,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其中有五个主要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抗压能力强不强。

这五个因素分别是:提前应对风险、拥有变通思维、及时调整状态、目标专注和寻求外部支持。

第一, 提前应对风险。俗话说,有备无患。如果对未来有了准备,就不会被突发情况“打个措手不及”。

任正非之前在公司内部发表过一个主题为“自我批判”的讲话。而“自我批判”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提高危机意识,及早应对变化。在这次的制裁事件中,美国想通过禁止向华为出售芯片来击倒华为,但它没想到的是,华为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经“未雨绸缪”,开始研制“自己的芯片”。因此,任正非才非常有底气地说:“美国政客目前的做法低估了我们的力量”。

第二, 拥有变通思维。当一种方法行不通的时候,如果能换一种思路,问题或许就会迎刃而解。

在华为起步之初,主要市场已经被几个电信巨头给瓜分了。华为要想占有一席之地,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资金、实力、规模,华为都无法与这些巨头相抗衡。幸好,任正非没有“正面对抗”,而是巧妙地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最后才能突出重围。

第三, 及时调整状态。跌倒了不要紧,爬起来就是好样的。随时调整状态,重新出发,这同样是任正非的经营哲学之一。

任正非第一次经商被骗了200多万,被企业开除,这在八十年代是巨大的挫折。华为后来又跟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等多家行业巨头展开过激烈的竞争,期间不乏失败的经历。但可贵的一点是,任正非总能带领华为重振旗鼓。如果陷入危机之后就一蹶不振,想必华为也走不到今天。

第四, 目标专注。目标专注的时候,就不会受到许多无关信息的干扰。

纵观华为的发展史,其战略目标总是能100%地达成,这跟任正非对目标的专注有非常大的关系。他曾说:“人这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就很好了。”“这30年来,我们坚定不移的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几十人的时候如此,现在十几万人了依旧如此。”有了专注,也就有了克服困难力量。

第五, 寻求外部支持。跟单打独斗相比,合作的力量无疑是更大的。

其实,早在2001年的时候,任正非就开始酝酿与世界级企业建立战略资本关系,让华为在迈向世界级企业的道路上获得更全面的支持。他广泛地跟IBM、摩托罗拉、英特尔、马可尼等国际大公司接触,吸引他们成为华为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一举动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借助了许多大公司的力量,华为才迅速壮大了起来。

华为的成功,给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任正非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影响到了每个中国人。

华为,在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压力后,才走到了今天。

我们相信,华为这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敢于拼搏的精神必将获得胜利。

正如任正非所言: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 央视《面对面》专访任正非 完整视频

最后

以上就是悲凉发卡为你收集整理的华为的底气在哪里?华为的底气在哪里?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华为的底气在哪里?华为的底气在哪里?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1)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