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活力网络,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多谐振荡器工作周期分析,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许多对电子电路有兴趣的朋友应该都接触过多谐振荡器,而学习电子、自动化的同学更是在课本上接触过多谐振荡器。
  但是好多资料上只写着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公式(T=1.4 * R *C),却没有具体说明多谐振荡器振荡周期的推导。在此,时至年末无聊,笔者就在此对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进行一下推导计算。

多谐振荡器结构

  多谐振荡器的典型结构如下图。其由NPN三极管、电阻、电容构成,上端接电源正极、下端接电源负极(此例接GND)。工作时,两只三极管交替在截止、饱和状态切换。由此VT1、VT2的集电极会输出一定周期的脉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谐振荡器振荡周期分析

  在此,我们先不考虑多谐振荡器的起振阶段,直接跳跃到多谐振荡器已经稳定振荡的阶段,对其稳定振荡的周期进行分析。在分析进行之前,我们先假设两个三极管的Ube=0.7V,饱和时的Uce=0.3V。
  第一个状态:VT1导通、VT2关断。此时点3电压为Ube=0.7V,在经过足够的时间后,电容C2充电完成,其两端电压U34=0.7V-Vcc。
  第二个状态:VT1关断、VT2导通的瞬间。在这一时刻,因为VT2导通,点4的电压变为0.3V(三极管的饱和压降);因为U34=0.7V-Vcc,所以点3的电压=U34+0.3V=1V-Vcc。在这一瞬间,电源开始通过电阻R4对电容C2进行充电,点3的电压逐渐上升。
  第三个状态:VT1由关断再次导通的瞬间(相应的VT由导通到关断)。在这一瞬间之前VT2是导通的,故点4的电压为0.3V(三极管的饱和压降),而VT1既然要导通,显然点3的电压为0.7V(Ube)。所以在这一瞬间电容C2两端的电压U34=0.7V-0.3V=0.4V。
  显然,VT1由关断(状态二)到再次导通(状态三)的时间即电源通过电阻R4对电容C2进行充电,使得电容C2两端电压U34由1V-Vcc变为0.4V的时间。
  而电源通过电阻R4对电容C2进行充电,使得电容C2两端电压U34由1V-Vcc变为0.4V的过程中,电容C2的电压变化ΔU=0.4V-(1V-Vcc)=Vcc-0.6V。而在开始充电过程的瞬间(状态二),电源与点3间的电压为Vcc-(1V-Vcc)=2Vcc-1V。此时,问题就转化为:电源和电容间的初始电压为2Vcc-1V,充电电阻阻值为R4,电容容量为C2,要使电容电压变化Vcc-0.6V需要多长的时间。
  根据电容的充电公式,我们可以列出下列的等式:

 (2*Vcc-1V)*(1-e^(-T/R4*C2))=Vcc-0.6V

当Vcc较大时(Vcc>>1),显然上式近似于

 2*Vcc*(1-e^(-T/R4*C2))=Vcc

于是有

(1-e^(-T/R4*C2))=1/2

于是有

e^(-T/R4*C2)=1/2

于是有

Ln(1/2)=-T/R4*C2

于是有

T/R4*C2=0.693

最终有

T=0.693*R4*C2

于是

T≈0.7*R4*C2

  当R1=R2、R3=R4=R、C1=C2=C时,显然VT1从导通到截止的时间等于VT1从截止到导通的时间,且两个时间都为0.7 * R * C。此时,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T=2 * 0.7 * R*C=1.4 * R *C,这就是课本上公式的来源。

额外的问题

  在我们上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有两个先决条件——1.VT1导通之后C2可以充分充电、2.Vcc>>1。
  为了保证第一个先决条件,我们必须保证R2(R1)<R4(R3)。因为,当VT1导通后,C2经过R2进行充电,而C1经过R3进行充电。如果R2>R4,则C1的电压变化将快于C2,由此将导致在C1充电至VT2导通时C2并没有完全充电。如此以来会导致多谐振荡器不能正常工作。
  而第二个先决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多谐振荡器的实际振荡周期是否接近于1.4RC,当你的Vcc较大,实际的振荡周期就接近于1.4RC;否则,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将与1.4RC之间有非常大的偏差。

最后

以上就是活力网络为你收集整理的多谐振荡器工作周期分析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多谐振荡器工作周期分析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68)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