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 OSI的体系结构(OSI的七层协议)
1.2 TCP/IP的体系结构(TCP/IP的四层协议)
1.3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讲述原理的五层协议)
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2.1 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1) 单向通信 又称为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广播以及电视广播就属于这种类型。
(2) 双向交替通信 又称为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后再反过来。
(3) 全双工通信 又称为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信息交互方式。
2.2 常用编码方式
- 不归零制 :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
- 归零制 :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 曼彻斯特编码 :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0,位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代表1。但也可反过来定义。
- 差曼彻斯特编码 :如果在最初信号时,即第一个信号时,如果中间位电平从低到高,则表示0 ,如果中间位电平从高到低,则表示1 。 后面的(从第二个开始)就看每个信号开始时有没有跳变来决定。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它就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2.3.1 导引型传输
1.双绞线也称为双扭线,是最古老也是常用的传输媒体。使用双绞线最多的地方就是到处都有的电话系统。几乎所有的电话都用双绞线连接到电话交换机。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都可以使用双绞线,其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到十几公里。(缺点:导线越粗,其通信距离就越远,但价格也越高。)
2.屏蔽双绞线,为了提高双绞线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可以在双绞线的外面再加上一层用金属丝编织成的屏蔽层。这就是屏蔽双绞线,简称STP。
3.无屏蔽双绞线 UTP (如图(a)),优点是价格便宜。
4.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也可以是单股的)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局域网基本都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目前同轴电缆主要用在有线电视网的居民小区 。
5.光缆由光纤组成。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导纤维传递光脉来进行通信。光纤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媒体。
光纤的特点 : 1、传输带宽非常宽,通信容量很大;2、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特别适用于长距离传输;3、抗雷电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4、保密性好,不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5、体积小,重量轻;6、误码率低,传输可靠性高。
在导引型传输媒体中,还有一种是架空明线。但是其缺点明显,如通信质量差,受气候环境等影响大。
2.3.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地面微波接力,由于微波在空间是直线传播的,而地球表面是个曲面,因此其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km左右。但采用100m高的天线塔,则传播距离可增大到100km。微波接力通信投资少,见效快。但是,相邻站之间必须直视,不能有障碍物。而且微波的传播有时也受到气候影响,
卫星通信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另一特点就是具有较大的传播时延。
2.4 信道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
(1)频分复用 (FDM)
将整个带宽(频率)分成多个频带,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始终占用这个频带。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频率)在使用频分复用时,若每个用户占用的带宽(频率)不变,当复用的用户数增加时,复用后信道的总带宽就跟着变宽。如图(a)
(2)时分复用(TDM)
所有参与复用的用户在 不同的时间 占用 相同的频带宽度,将时间 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 时分复用帧(TDM帧)。
时分复用的每一个用户 在 每一个TDM帧 中占用 固定序号的时间片,因此 TDM 信号又叫 等时信号。
如上图(b),四个用户时分复用一个信道,每个用户占用 1 / 4 个 TDM帧。
(3)统计时分复用(STDM)
使用 STDM 帧 来传输数据,每一个 STDM 帧的时隙数 小于 连接在集中器上的用户数,各用户有了数据就随时发往 集中器的输入缓存
然后集中器按照 一定顺序 依次扫描用户是否输入,把缓存中的输入数据放到 STDM 帧中,
没有数据的缓存就跳过去,当一个帧的数据放满了才发送出去。
(4)波分复用(WDM)
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
(5)码分复用(CDM)
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常用的名词是码分多址 CDMA 。CDMA的重要特点: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orthogonal)。
3.3.2 CSMA/CD协议
意思是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发送数据都使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
使用CSMA/CD协议时,一个站不可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但必须边发边监听信道)。因此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不可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4.2.2 IP地址的分类
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0开头,其余7位为网络地址,后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A类地址是起始地址为:1~126,有效网络数字为126,每个网络号所包含的有效主机数为16,777,214。1.0.0.1~126.225.255.254
B类地址:第一个字节10开头,前2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B类地址的起始地址为:128~191,有效网络数为16,382个,每个网络号所包含的有效主机数为65,531。128.0.0.1~191.255.255.254
C类地址:第一个字节110开头,前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1个字节为主机地址,C类地址的起始地址为192~223,有效网络数为2,097,150个,每个网络号所包含的有效主机数为254。192.0.0.1~223.255.255.254
D类地址:第一个字节1110开头,通常用于多点传送或者组的寻址。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第一个字节11110开头,实验地址,保留给将来使用。240.0.0.0~247.255.255.255
IP地址的特点:
1、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路由器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转发分组。
2、Ip地址是标识一个主机或者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一个主机可以连上多个不同的网络时,那这个主机有多个ip地址。
3、一个网络的网络号相同,用转发器或者网桥连接的网络仍然是一个网络。
4、互联网平等对待每一个IP地址。
最后
以上就是傲娇小馒头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编)考前知识点总结(1)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编)考前知识点总结(1)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