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暴躁哈密瓜,这篇文章主要介绍JavaSE学习之内部类及常用API,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1.内部类

1.1 内部类概述

内部类:就是在一个类中定义一个类。例如:在一个类A内部定义一个类B,类B就被称为内部类

格式:public class 类名{修饰符 class 类名{}}

范例

复制代码
1
2
3
4
public class Outer{ public class Inter{//内部类 } }

内部类的访问特点

1. 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成员,包括私有

2. 外部类如果想访问内部类就要创建对象

举例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public class Outer {//创建外部类 private int age=9; public class Inter{//创建内部类 //内部类创建方法 public void show(){ //内部类可直接访问外部类 System.out.println(age); } } public void method(){ //这里是外部类的调用,那么不能直接像下面一样调用show()方法, //不然就会报错,不能直接访问 //show();不能这样 //应改为创建内部类对象,通过对象进行访问 Inter i=new Inter(); i.show(); } }

1.2 成员内部类

按照内部类在类中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 在类的成员位置:成员内部类
  • 在类的局部位置:局部内部类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类 public class Outer {//创建外部类 private int age=9; public class Inter{//创建内部类 //内部类创建方法 public void show(){ //内部类可直接访问外部类 System.out.println(age); } } }
复制代码
1
//测试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怎么不让它报错呢?如何创建呢

  • 外部类.内部类 对象名=new 外部类.new内部类();
  • Outer.Inter oi=new Outer().new Inter();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测试类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Inter oi=new Outer().new Inter();//构造内部类对象 oi.show(); } }

但是,一般情况下,为了安全性不会将内部类定义为公有,会设置为私有,上面的Outer.Inter oi=new Outer().new Inter();就不能这样构造内部类的对象了,否则就会报错,那么该如何创建呢?

很简单,因为外部类可以通过创建内部类的对象进行访问内部类,那么就可以在测试类中写外部类的方法,从而进行间接访问。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类 public class Outer {//创建外部类 private int age=9; private class Inter{//创建内部私有类 //内部类创建方法 public void show(){ //内部类可直接访问外部类 System.out.println(age); } } public void method(){ Inter i=new Inter();//创建内部类对象间接访问 i.show(); //调用方法 } }

这样就可以输出内部类的值了

运行结果

9

1.3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在方法中定义的类,所以外界是无法访问的,需要在方法内部创建对象并使用该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也可以访问方法内部的局部变量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类 public class Outer {//创建外部类 private int age = 9; public void method() { //在方法中局部创建内部类 class Inter {//创建内部类 private int age2 = 2;//局部变量也可以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age); System.out.println(age2); } } Inter i = new Inter();//创建内部类对象间接访问 i.show(); //调用方法 } }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new Outer(); o.method();//间接调用方法 } }

1.4 匿名内部类

  • 前提:存在一个类或者接口,这里的类可以是具体类,也可以是抽象类
  • 格式:new 类名或者接口名(){重写方法}
  • 范例:new Inter(){public void show(){}};
  • 解释: new Inter()是匿对象,继承了这个类,或实现了这个接口
  • 本质: 是一个继承了该类或者实现了该接口的子类匿名对象,

匿名内部类是局部内部类的一种形式,写的时候也应该在方法中

复制代码
1
2
3
4
//前提:一个类或者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nter {//写接口 void show();//写抽象方法 }

那么既然是对象,就可以通过对象调用方法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ublic class Outer {//创建外部类 public void method() { new Inter() {//这个是对象 @Override//重写方法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 } }.show();//通过对象调用方法 } }

这块是重点:new Inter() {//这个是对象 @Override//重写方法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 } }.show();//通过对象调用方法,这里采用了对象调用方法,上面整体是对象,然后.show()调用方法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测试类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new Outer(); o.method();//调用方法 } }

接下来,有个疑问,你会说,如果我想多次调用方法,是不是要写很多次这个方法呢?答案是否定的,既然是内部类,那么就可以通过多态形式进行,即:Inter i=new Inter(){};然后通过i来调用show()方法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public class Outer {//创建外部类 public void method() { Inter i =new Inter() {//多态形式,左面接口名,右面对象 @Override//重写方法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 } }; i.show();//遵循编译看左面,执行看右面 i.show(); } }

1.5 匿名内部类在开发中的使用

学完了匿名内部类之后,那么它在开发中有哪些运用呢?

在开发时,如果要实现一个接口方法时,不需要再创建类,比如之前写的猫跳高了,如果想写狗跳高了还要重建一个类,这样显得太过于繁琐,而且占用空间,既然内部类本质是类的对象,那么直接使用就会大量降低代码的低效性

复制代码
1
2
3
4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Jummping { void jump();//抽象类 }
复制代码
1
2
3
4
5
//操作类 public class JumppingOperator { public void useOperator(Jummping j){//接口名作为形参,new Jumpping(){} j.jump();//内部类对象调用方法 }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public class Jumpp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umppingOperator j = new JumppingOperator();//创建操作类对象 j.useOperator(new Jummp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jump() { System.out.println("猫跳高了"); } });//用匿名内部类实现 //重复使用,就不用再创建Cat类或者Dog类了 j.useOperator(new Jummp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jump() { System.out.println("狗跳墙了"); } }); } }

2.常用API

2.1Math

public final class Math extends Object被final修饰,是最终类,详细内容见APi手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帮助文档知道,它没有构造方法,那么如何使用类中的成员呢?

这时候就需要看成员是否都是静态的,如果是,通过类名就可以直接调用

常用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绝对值 System.out.println(Math.abs(-88)); System.out.println(Math.abs(88)); System.out.println("----------"); //返回大于或者等于参数的double值为一个整数,(向上取整) System.out.println(Math.ceil(1.12)); System.out.println("----------"); //返回0小于或者等于参数的double值为一个整数,(向下取整) System.out.println(Math.floor(1.21)); System.out.println("----------"); //返回最大值 System.out.println(Math.max(1,2)); System.out.println("----------"); //返回最小值 System.out.println(Math.min(2,6)); System.out.println("----------"); //返回a的b次幂 System.out.println(Math.pow(2,2)); System.out.println("----------"); //返回四舍五入的整数值 System.out.println(Math.round(1.51)); System.out.println("---------"); //返回随机值,[0-1.0) System.out.println(Math.random()); //返回1-100整数随机值 System.out.println((int)(Math.random()*100)+1); } }

运行结果

88

88

----------

2.0

----------

1.0

----------

2

----------

2

----------

4.0

----------

2

---------

0.6041376042702374

78

2.2 Syste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能实例化,不能创建对象,静态修饰

常用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tart"); System.exit(0); //java虚拟机已经停止运行,无法在进行执下面的语句 System.out.println("end"); } }

运行结果

start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1.0/1000/60/60/24/365+"年"); System.out.println("开始计算下面程序执行的时间"); long start=System.currentTimeMillis();//用lang定义,因为数字太大 for(int i = 0; i <10000;i++){ System.out.println(i); } long end=System.currentTimeMillis();//用lang定义 System.out.println("程序运行时间为:"+(end-start)+"毫秒"); } }

2.3 Object

概述

Object是类层次结构的根,每个类都可以将Object作为超类。所有类都直接或者间接的继承自该类

构造方法: public Object()

回想面向对象中,为什么说子类的构造方法默认访问的是父类的无参构造方法?

因为它们的顶级父类只有无参构造方法心

toString()方法的使用

可以使得单独的多个属性变得有联系,让人一眼就能够看明白什么意思,例如我们在前面讲到的创建学生实体类时,在测试类输出时还要用getXxx()+setXxx才能进行输出,有了这种方法,我们就可直接进行使用了,这个方法建议所有子类进行重写使用,在使用时可以直接使用方法,快捷键还是Alt+Inster下面可以看到toString()方法

下面进行举例: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public class Student {//其实这里继承了Object,所以Student这个类理论上是子类, //所以可以使用toString()方法,但要重写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重写方法 return "Student{"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测试类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new Student("张三",18);//采用有参构造 System.out.println(s);//因为使用了toString()方法, // 就不用再用getName(),getAge()输出了,直接输出s } }

运行结果

Student{name='张三', age=18}

这样就可以让他们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equal()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较的是内容值,当然,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比较姓名,年龄,它返回的的地址,因为地址不同,那么就会返回false,这个还需要在子类中重写方法,快捷键依然是那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一直点下一步

再删掉这部分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测试类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new Student("张三",18);//采用有参构造 System.out.println(s1); Student s2=new Student("张三",18);//采用有参构造 System.out.println(s2);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这里因为是new出来的,所以比较地址就会返回false,那么只有重写了方法才会 } }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学生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o; if (age != student.age) return false; return name != null ? name.equals(student.name) : student.name == null; } }

这是对equals()方法代码内容的解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 Array的排序

对于封装好的排序方法,不用岂不是太可惜,但是用之前我们也要思考自己能否写出一个高效的算法排序的方法。

下面进行介绍Arrays类的使用,由于APi中方法太多,详细内容还请到API中自行查看,这里讲述两种常用的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工具类的设计思想:

1. 构造方法用private修饰:为了防止外界创建对象

2. 成员用public static修饰:使用类名来访问该成员变量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2,7,3,4,9,5};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Arrays.toString(arr)); Arrays.sort(arr);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Arrays.toString(arr)); } }

运行结果:

排序前: [2, 7, 3, 4, 9, 5]

排序后: [2, 3, 4, 5, 7, 9]

现要求从键盘录入数字,要求数组是动态的,对数据进行排序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你输入一个数n:"); int []arr=new int[sc.nextInt()];//动态数组 for(int i=0;i< arr.length; i++){ arr[i]=sc.nextInt(); } Arrays.sort(arr);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Arrays.toString(arr)); } }

录入:

5

1 5 3 7 9

运行结果:

[1, 3, 5, 7, 9]

以上就是JavaSE学习之内部类及常用API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JavaSE内部类 API的资料请关注靠谱客其它相关文章!

最后

以上就是暴躁哈密瓜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JavaSE学习之内部类及常用API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JavaSE学习之内部类及常用API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144)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