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Java程序设计语言(以下简称Java语言)作为一种纯净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安全机制、高可靠性、网络支持和可移植性强的特性,已成为很多行业首选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目前,各类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将Java语言作为高年级选修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本课程更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突出示范教学与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结合,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本科培养目标,我们知道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高职高专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一线,而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且是学术研究型人才。大学生应该打牢基础,扩充应用视野,培养解决宏观系统问题的能力。对各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Java语言的学习一般排在C/C++语言的学习之后,意味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础。基于此,作者在以前老的三段式教学上进行改进[1],针对Java语言的讲授提出新的三段式教学改革实践。首先,在基础理论教学阶段的Java语言讲授内容选择上应该有所取舍,例如大幅缩短语法知识点课时等。在实践阶段,实验课堂上不应该再以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应该增加综合实训,开始提升学生系统级设计视野。最后一段是课题参与阶段,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相关课题,参与一些子课题,这也是检验以上两个阶段教学效果的重要阶段[2]。1目前Java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段式教学概念2005年就已经出现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如果把旧的三段式培养应用于Java教学,作者认为不是完全合理的。旧三段的第一阶段是在基础理论的通识培养,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去选择细化没有问题。第二阶段针对实践,只是大量重复的验证性实验,但是针对学生的第二、三门程序设计语言(前面有C/C++基础)的学习,就值得商榷了。第三阶段才是综合实训,但是以此为基础,本科学生已经很难参与科研项目得到锻炼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目前在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Java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基础理论阶段教学内容不合理现在各高校使用的Java程序设计教材内容虽然丰富,但是针对性不强,框架结构相对单一。比如作者所在学校所选用的教材从浅入深,将Java语言分析得很透彻、很清晰,同时也涉及到很多实用知识和工具。这本书的篇幅一般,由于受学科总体学时的限制,只能将Java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定为40学时(其中含实践8学时)。教学中难以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程序语言设计基础(C/C++)之上,再添加或强化更高级的内容,因此也难以循序渐进,达到有特色的教学效果。多数高等院校以相关学科为优势,希望引进计算机技术来提升强势学科专业的现代化水平,因此,他们希望通过计算机课程改革使得教学内容和专业有更加紧密的结合,譬如说Java语言课程的改革,但是具体如何结合,怎么结合,是个难题。1.2实践课阶段内容单一多数院校将Java语言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基本上理论课围绕语法,程序结构等内容,结合简单的程序设计技巧来讲授,实践教学多数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学生无法将该课程和简单系统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不知道Java程序设计到底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另外,由于传统课时分配的原因,实验学时较少,并且内容过于单一,也造成学生在解决计算机相关问题时动手能力偏弱,遇到实际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3]。例如,在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强,但是依照老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之后就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由于学生已经具备C/C++编程基础,
最后
以上就是淡淡星月为你收集整理的java三段式if_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新三段式教学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java三段式if_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新三段式教学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