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羞涩乌龟,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快速排序 的原理及其java实现(递归与非递归),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快速排序由于排序效率在同为O(N*logN)的几种排序方法中效率较高,因此经常被采用,再加上快速排序思想----分治法也确实实用,因此很多软件公司的笔试面试,包括像腾讯,微软等知名IT公司都喜欢考这个,还有大大小的程序方面的考试如软考,考研中也常常出现快速排序的身影。

快速排序是C.R.A.Hoare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划分交换排序。它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通常称其为分治法(Divide-and-ConquerMethod)。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1.先从数列中取出一个数作为基准数。

2.分区过程,将比这个数大的数全放到它的右边,小于或等于它的数全放到它的左边。

3.再对左右区间重复第二步,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虽然快速排序称为分治法,但快速排序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挖坑填数+分治法

先来看实例吧,定义下面再给出(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定义,这样对实现代码会有帮助)。

 

以一个数组作为示例,取区间第一个数为基准数。

0

1

2

3

4

5

6

7

8

9

72

6

57

88

60

42

83

73

48

85

初始时,i = 0;  j = 9;   X = a[i] = 72

由于已经将a[0]中的数保存到X中,可以理解成在数组a[0]上挖了个坑,可以将其它数据填充到这来。

从j开始向前找一个比X小或等于X的数。当j=8,符合条件,将a[8]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a[0]中。a[0]=a[8]; i++;  这样一个坑a[0]就被搞定了,但又形成了一个新坑a[8],这怎么办了?简单,再找数字来填a[8]这个坑。这次从i开始向后找一个大于X的数,当i=3,符合条件,将a[3]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中a[8]=a[3]; j--;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88

60

42

83

73

88

85

 i = 3;   j = 7;   X=72

再重复上面的步骤,先从后向前找,再从前向后找

从j开始向前找,当j=5,符合条件,将a[5]挖出填到上一个坑中,a[3] = a[5]; i++;

从i开始向后找,当i=5时,由于i==j退出。

此时,i = j = 5,而a[5]刚好又是上次挖的坑,因此将X填入a[5]。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42

60

72

83

73

88

85

可以看出a[5]前面的数字都小于它,a[5]后面的数字都大于它。因此再对a[0…4]和a[6…9]这二个子区间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了。

对挖坑填数进行总结

1.i =L; j = R; 将基准数挖出形成第一个坑a[i]。

2.j--由后向前找比它小的数,找到后挖出此数填前一个坑a[i]中。

3.i++由前向后找比它大的数,找到后也挖出此数填到前一个坑a[j]中。

4.再重复执行2,3二步,直到i==j,将基准数填入a[i]中。

照着这个总结很容易实现挖坑填数的代码:

递归实现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tion(int[] arr, int start, int end) {
//arr[start]为挖的第一个坑
int key = arr[start];
while (start < end) {
while (arr[end] >= key && end > start)
end--;
arr[start] = arr[end];
while (arr[start] <= key && end > start)
start++;
arr[end] = arr[start];
}
arr[start] = key;
return start;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start, int end) {
if (start < end) {
int index = Partition(arr, start, end);
quickSort(arr, start, index - 1);
quickSort(arr, index + 1, end);
}
}

快速排序的非递归实现

	// start和end为前闭后闭
private static void nonRec_quickSort(int[] a, int start, int end) {
// 用栈模拟
Stack<Integer> stack = new Stack<>();
if (start < end) {
stack.push(end);
stack.push(start);
while (!stack.isEmpty()) {
int l = stack.pop();
int r = stack.pop();
int index = partition(a, l, r);
if (l < index - 1) {
stack.push(index - 1);
stack.push(l);
}
if (r > index + 1) {
stack.push(r);
stack.push(index + 1);
}
}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tion(int[] a, int start, int end) {
int pivot = a[start];
while (start < end) {
while (start < end && a[end] >= pivot)
end--;
a[start] = a[end];
while (start < end && a[start] <= pivot)
start++;
a[end] = a[start];
}
a[start] = pivot;
return start;
}

算法分析:

快速排序的时间主要耗费在划分操作上,对长度为k的区间进行划分,共需k-1次关键字的比较。

1、最坏时间复杂度

最坏情况是每次划分选取的基准都是当前无序区中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划分的结果是基准左边的子区间为空(或右边的子区间为空),而划分所得的另一个非空的子区间中记录数目,仅仅比划分前的无序区中记录个数减少一个。因此,快速排序必须做n-1次划分,第i次划分开始时区间长度为n-i+1,所需的比较次数为n-i(1≤i≤n-1),故总的比较次数达到最大值:C max= n(n-1)/2=O(n 2)

2、最好时间复杂度

在最好情况下,每次划分所取的基准都是当前无序区的"中值"记录,划分的结果是基准的左、右两个无序子区间的长度大致相等。总的关键字比较次数:0(nlgn)
注意:用递归树来分析最好情况下的比较次数更简单。因为每次划分后左、右子区间长度大致相等,故递归树的高度为O(lgn),而递归树每一层上各结点所对应的划分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字比较次数总和不超过n,故整个排序过程所需要的关键字比较总次数C(n)=O(nlgn)。
因为快速排序的记录移动次数不大于比较的次数,所以快速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应为0(n 2),最好时间复杂度为O(nlgn)。

3、空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在 系统内部需要一个栈来实现递归。若每次划分较为均匀,则其递归树的高度为O(lgn),故递归后需栈空间为O(lgn)。最坏情况下,递归树的高度为O(n),所需的栈空间为O(n)。

4、稳定性

快速排序是非稳定的。


最后

以上就是羞涩乌龟为你收集整理的快速排序 的原理及其java实现(递归与非递归)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快速排序 的原理及其java实现(递归与非递归)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60)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