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笑点低星星,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关于神经网络训练总结和思考,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之前一直在无脑训练神经网络,定义好参数,网络,启动SessionfeedGraph,然后就是无休止的等待,有时候运气好,数据本身有很好的区分度,模型自然很快收敛,loss直线下降。但是当数据中混淆数据占比较大时,模型难免不会受到很大的干扰,简单来说就是,在当前batch_size下,你告诉模型向下走,下一个batch_size你告诉模型向上走。所以模型也蒙蔽,你丫的是要向上还是要向下,loss自然会处于波动状态,但是随着模型多跑几个epoch,模型就会听从多数者的建议,就是谁告诉我向下次数多我就听谁的,模型严格遵守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里向上,向下作为一个抽象意义上的表述,对于二分类问题就是判定该样本是正样本还是负样本),那么这样就会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面对现实数据的不平衡,模型完完全全就会倾向样本多的那个类别。当遇到数据混淆时,自然少数服从多数了。尽管我们有多种方法来处理样本不平衡的问题,但是如果数据本身随机性很大,或者数据本身存在极大的混淆,那么即使强如神经网络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类。

      以下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 定义网络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x = tf.placeholder(shape=(None, 5), dtype=tf.float32)
y = tf.placeholder(shape=(None), dtype=tf.float32)

hidden_layer_1 = tf.layers.dense(units=3, inputs=x, activation=tf.tanh)
hidden_layer_2 = tf.layers.dense(units=3, inputs=hidden_layer_1, activation=tf.tanh)
output = tf.squeeze(tf.layers.dense(units=1, inputs=hidden_layer_2, activation=tf.sigmoid))

loss = tf.reduce_mean(tf.pow(y  - output, 2))
train_op = tf.train.AdamOptimizer(0.01).minimize(loss)
  • 构造数据
def get_batch(batch_size, mode=1):
    if mode == 1:
        x = np.array([
            [1,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
    elif mode == 2:
        x = np.random.random(30).reshape(-1, 5)
    else:
        x = np.array([
            [1,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1, 0, 0, 1]]
        )
    y = np.array([0, 1, 1, 1, 1, 0])
    index = np.random.randint(0, len(x), batch_size)
    return np.array([x[i] for i in index]), np.array([y[i] for i in index])

# 获取数据 mode生成混淆数据,mode生成随机数据
get_batch(2, mode=1) 

# (array([[0, 1, 0, 0, 0],
#        [0, 1, 0, 0, 0]]), array([1, 1]))
  • 训练模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or i in [1, 2, None]:
        with tf.Session() as sess:
            sess.run(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steps = []
            loss_s = []
            for step in range(10000):
                inputs_x, inputs_y = get_batch(32, mode=i)
                _, loss_ = sess.run([train_op, loss], feed_dict={x: inputs_x, y: inputs_y})
                # print("Step is {}, loss is {}".format(step, loss_))
                if step % 100 == 0:
                    steps.append(step)
                    loss_s.append(loss_)
            plt.plot(steps, loss_s)
    plt.show()

       如图所示,蓝色和橙色的线是在mode=1,mode=2情况下的,绿色的线是mode=None下的,mode=1代表数据存在混淆,mode=2代表数据属于随机,mode=None是减少数据混淆后的数据,明显可以得到前文所叙述的结论。

       有时候面对很好的数据,也会出现loss不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属于,learning_rate和batch_size大小的设置问题,适当调整总归它可以收敛,(如果损失函数没有定义错的话)。这里再纠正一个之前错误的观念,之前认为神经网络数据越多越好,这里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并不是数据越多越好,这个数据多是有条件的,应该指的是同类别下不同情况下的数据,这样保证神经网络能学习到更多现实情况下的特征。如果全是混淆数据,再多模型也无法收敛,因为数据越多随着而来的噪音就越多。

 

最后

以上就是笑点低星星为你收集整理的关于神经网络训练总结和思考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关于神经网络训练总结和思考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44)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