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大方马里奥,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考研数据结构复习--基本概念1. 基本概念和术语2. 数据结构三要素,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数据结构中的基本概念

  • 1. 基本概念和术语
  • 2. 数据结构三要素
    • 2.1 数据的逻辑结构
    • 2.2 数据的存储结构
    • 2.3数据的运算


1. 基本概念和术语

1.数据:数据是能够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2.数据元素:数据的基本单位,一般以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一般数据元素由多个数据项组成。

3.数据项:构成数据元素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4.数据对象: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5.数据类型:一个值的集合以及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6.数据结构: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者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 数据结构三要素

2.1 数据的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逻辑上描述数据,与存储无关,独立于计算机。

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2.2 数据的存储结构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也称为物理结构。

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

1.顺序存储:把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也相邻的存储单元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又存储单元之间的邻接关系来表示。

优点:可随机存取。
缺点:只能使用相邻的一整块存储单元,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外部碎片。

2.链式存储: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借助指示元素地址的指针来表示元素之间的逻辑结构。

优点:不会有碎片产生。
缺点:每个元素因为需要存储指针占用多余空间,且只能是顺序存取。

3.索引存储:元素信息被存储的同时,建立附加的索引表,利用索引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逻辑结构。

优点:检索的速度很快。
缺点:建立索引表需要额外的空间,而且在增减操作时,较为耗时。

4.散列存储:根据元素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元素的存储地址。

优点:检索等操作速度快

2.3数据的运算

施加在数据上的运算包括数据的定义和实现,数据的定义是针对逻辑结构而言的,数据的实现是针对存储结构的。

最后

以上就是大方马里奥为你收集整理的考研数据结构复习--基本概念1. 基本概念和术语2. 数据结构三要素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考研数据结构复习--基本概念1. 基本概念和术语2. 数据结构三要素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7)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