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一、双向链表
1.1简介
双向链表也叫双链表,是链表的一种,它的每个数据结点中都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所以,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结点开始,都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一般我们都构造双向循环链表。
1.2特点
- 每次在插入或删除某个节点时, 需要处理四个节点的引用, 而不是两个. 实现起来要困难一些。
- 相对于单向链表, 必然占用内存空间更大一些。
- 既可以从头遍历到尾, 又可以从尾遍历到头。
简图如下:
从上中可以看到,双向链表中各节点包含以下 3 部分信息:
指针域(prior):用于指向当前节点的直接前驱节点;
数据域(data):用于存储数据元素。
指针域(next):用于指向当前节点的直接后继节点;
1.3双向循环列表
首尾相连构成循环列表即可。
1.4操作
插入:
1.表头的插入
2.表中的插入
3.表尾的插入
删除:
二、栈
2.1概念
栈(stack)又名堆栈,它是一种运算受限的线性表。限定仅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这一端被称为栈顶,相对地,把另一端称为栈底。向一个栈插入新元素又称作进栈、入栈或压栈,它是把新元素放到栈顶元素的上面,使之成为新的栈顶元素;从一个栈删除元素又称作出栈或退栈,它是把栈顶元素删除掉,使其相邻的元素成为新的栈顶元素。
2.2基本操作
1.进栈(PUSH)
①若TOP≥n时,则给出溢出信息,作出错处理(进栈前首先检查栈是否已满,满则溢出;不满则作②);
②置TOP=TOP+1(栈指针加1,指向进栈地址);
③S(TOP)=X,结束(X为新进栈的元素);
2.出栈(POP)
①若TOP≤0,则给出下溢信息,作出错处理(退栈前先检查是否已为空栈, 空则下溢;不空则作②);
②X=S(TOP),(退栈后的元素赋给X):
③TOP=TOP-1,结束(栈指针减1,指向栈顶)。
3. 栈的清空
4.栈的销毁
5.计算栈的容量
最后
以上就是体贴发带为你收集整理的数据结构学习(五)双向链表和栈的初学一、双向链表二、栈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数据结构学习(五)双向链表和栈的初学一、双向链表二、栈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