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接上篇,代码如下:
IMPORT |Image$$RO$$Base| ; Base of ROM code; ROM code(也就是代码)的开始地址
IMPORT |Image$$RO$$Limit| ; ROM code的结束地址(=ROM data的开始地址)
IMPORT |Image$$RW$$Base| ; Base of RAM to initialise; RAM 的起始地址
IMPORT |Image$$ZI$$Base| ; Base and limit of area 0初始化的起始地址
IMPORT |Image$$ZI$$Limit| ; to zero initialise 0初始化的结束地址
; 在这里用IMPORT伪指令(和c语言的extren关键字一样)引入|Image$$RO$$Base|,
Image$$RO$$Limit|,|Image$$RW$$Base|, |Image$$ZI$$Base|,|Image$$ZI$$Limit|等比较古怪的变量是编译器生成的。
;其中RO, RW, ZI这三个段都保存在Flash中(加载时),但RW,ZI在Flash中的地址肯定不是程序运行时变量所存储的位置,因此我们的程序在初始化时应该把Flash中的RW,ZI拷贝到RAM的对应位置。这些变量是通过ADS的工程设置里面设定的RO Base和RW Base设定的, 最终由编译脚本和连接程序导入程序. 实际上RW,ZI在Flash中的位置就紧接着RO存储。我们知道Image$$RO$$Base,Image$$RO$$Limit,那么Image$$RO$$Limit就是RW (ROM data)的开始。
IMPORT MMU_SetAsyncBusMode
IMPORT MMU_SetFastBusMode
;在这里用IMPORT伪指令(和c语言的extren一样)引入外部变量MMU的快速总线模式和异步总线模式两个变量.
IMPORT Main ; The main entry of mon program
;在这里引入一些在其它文件中实现在函数,包括为我们所熟知的main函数
IMPORT RdNF2SDRAM ; Copy Image from Nand Flash to SDRAM
;在这里引入一些在其他文件中实现的函数,包括复制代码到SDRAM
注意最后一句我想强调的是:
NAND启动时,当里面程序小于4K时,不用写什么搬移程序,启动后S3C2440会通过硬件机制将NAND的小于4K的内容,拷贝到其零地址处自带的BootSRAM,然后再运行里面的程序(从0地址处)
当里面程序大于4K时,此时系统只将NAND的前4K内容硬件机制方式的搬移到BootSRAM
中,还有部分程序保存在NAND中,而NAND是无法运行程序的,需要将所有程序搬移到SDRAM并在其中运行,所以程序的启动代码要包含这块有关程序拷贝的代码,并在所有程序完成拷贝后在SDRAM中运行。更简单的说,在大于4K条件下,NAND有两个过程,一过程是将NAND前4K内容搬移到BootSRAM中,目的是使系统能够启动(硬件机制,无须程序员干预);二过程是使得程序所有程序搬运到SDRAM中,目的是使程序在SDRAM中运行(需要程序员编程实现)。
NOR启动时,没有额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NOR特点是芯片内执行,系统上电或复位,0地址处的启动代码就会被执行
最后
以上就是激昂项链为你收集整理的mini2440启动代码分析之第三篇(IMPORT)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mini2440启动代码分析之第三篇(IMPORT)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