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健忘跳跳糖,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KONG】为什么选择KONG作为你的API网关,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Kong是一款基于OpenResty(Nginx + Lua模块)编写的高可用、易扩展的,由Mashape公司开源的API Gateway项目。Kong是基于NGINX和Apache Cassandra或PostgreSQL构建的,能提供易于使用的RESTful API来操作和配置API管理系统,所以它可以水平扩展多个Kong服务器,通过前置的负载均衡配置把请求均匀地分发到各个Server,来应对大批量的网络请求。

为什么选择KONG呢?

1、可扩展性: 通过简单地添加更多的服务器,可以轻松地进行横向扩展,这意味着您的平台可以在一个较低负载的情况下处理任何请求;

2、在任何基础架构上运行: Kong网关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运行。您可以在云或内部网络环境中部署Kong,包括单个或多个数据中心设置,以及public,private 或invite-only APIs。

3、Restful风格修改配置:KONG的任何修改设置都是通过restful api发送请求来完成的,无需手动处理各种配置文件,配合UI可实现更佳简单的使用效果。

4、插件化: 可以通过添加新的插件进行扩展,这些插件可以通过RESTful Admin API轻松配置;即插即用。

kong插件和django框架的中间件是非常类似的,你可以把kong的各种插件想象成django的中间件,那kong治理的微服务就可以类比成django中的各个应用模块。

KONG包含的网关插件(部分收费)

身份认证插件:Kong提供了Basic Authentication、Key authentication、OAuth2.0 authentication、HMAC authentication、JWT、LDAP authentication认证实现。

安全控制插件:ACL(访问控制)、CORS(跨域资源共享)、动态SSL、IP限制、爬虫检测实现。

流量控制插件:请求限流(基于请求计数限流)、上游响应限流(根据upstream响应计数限流)、请求大小限制。限流支持本地、Redis和集群限流模式。

分析监控插件:Galileo(记录请求和响应数据,实现API分析)、Datadog(记录API Metric如请求次数、请求大小、响应状态和延迟,可视化API Metric)、Runscope(记录请求和响应数据,实现API性能测试和监控)。

协议转换插件:请求转换(在转发到upstream之前修改请求)、响应转换(在upstream响应返回给客户端之前修改响应)。

日志应用插件:TCP、UDP、HTTP、File、Syslog、StatsD、Loggly等。

最后

以上就是健忘跳跳糖为你收集整理的【KONG】为什么选择KONG作为你的API网关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KONG】为什么选择KONG作为你的API网关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6)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