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优美大山,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一文了解MVI架构,学起来吧~,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前言

大约在去年11月份,Google将官方网站上推荐的MVVM架构悄悄替换成了MVI架构。参考了官方与许多前辈的分享,便有了此文。不过下面的再前言应当是每个读者心中所需要认定的。

再前言

总览我所有的博客,我很少写关于架构模式相关的文章。因为我觉得:

不管是从刚开始所使用的MVP、MVVM再到现在Google官方所推荐的MVI架构,我希望各位读者千万不要将教条主义当真理。官方推荐了MVVM就马上去踩MVP,官方推荐了MVI就马上去踩MVVM,甚至使用MVVM的开发者会鄙视使用MVP的,使用MVI的开发者会鄙视使用MVVM,这一点真是滑稽。

其实完全没必要如此,符合项目本身才是最好的架构。许多技术交流群中趣称:“Google工程师为了KPI 苦了广大开发者”。这让我想到“大明风华”中的一句台词~

MVI架构

好了,废话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MVI架构是什么样子的,直接看官方网站的一张图,如下所示:

MVI中 分为UI层、网域层、与数据层,我造个词叫他UDD,其中网域层可有可无,网域层我们最后再来看。我这里不会再一一截图来展示UI层怎么样、数据层怎么样,可直接看官网。(其实相比较于MVVM基本没变化)

MVI中的I是Intent即为用户意图,如点击事件、刷新等都是Intent。那么MVI到底解决了MVVM中的什么问题呢?

我现在所给出的答案就是: 集中管理State用户意图管理 (单数据流),单数据流就是状态向下流动、事件向上流动的模式。接下来我们着重来看这两点。

集中管理State

在MVVM样式的代码中,以网络请求功能为例,UI状态分为正在加载、加载成功与加载失败,为了监听UI状态,我们会在Viewmodel中定义变量监听,代码如下所示:

   /***
     * 是否正在加载
     */
    private val isLoding = MutableSharedFlow<Boolean>()
    val _isLoding: SharedFlow<Boolean>
        get() = isLoding


    /***
     * 加载成功
     */
    private val loadSuccess = MutableSharedFlow<ReqData>()
    val _loadSuccess: SharedFlow<ReqData>
        get() = loadSuccess


    /***
     * 加载失败
     */
    private val loadFailed = MutableSharedFlow<Exception>()
    val _loadFailed: SharedFlow<Exception>
        get() = loadFailed

由于不能破坏数据的封装性,所以我们要定义一个私有的不可变的MutableSharedFlow用于在Viewmodel赋值,再对外暴露一个不可变的用于在UI层监听。UI中的监听代码如下所示:

viewModel._isLoding.collect {
   if (it){
     //显示弹窗
   }else{
    //关闭敢闯
   }
}
viewModel._loadSuccess.collect {
      //加载成功显示数据               
}
viewModel._loadFailed.collect {
   //加载失败逻辑处理                 
}

这种方式的缺点,相信一眼就可以看出,就是页面有多少种状态,就要定义多少个类似的变量,模板代码过多,且不利于维护。

所以,UI State集中管理就是将所有状态写在一个类中,可以是密封类或者普通类都可以,各有各的好处,这里我们使用密封类定义,新建MainUiState类,代码如下所示:

sealed class MainUiState {
    /**
     * 正在加载
     */
    object isLoading : MainUiState()

    /**
     * 请求失败
     * @param error 异常日志
     */
    data class loadError(val error: Exception) : MainUiState()

    /**
     * 请求成功
     * @param reqData 返回数据
     */
    data class loadSuccess(val reqData: ReqData):MainUiState()

}

我们在MainUiState中提前定义好了UI的各种状态,怎么样,有没有瞬间回到MVP时代在View中提前定义好各种接口的感觉。

修改ViewModel中的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al _state = MutableSharedFlow<MainUiState>()
val state: SharedFlow<MainUiState>
    get() = _state

 这样只需要定义一个state变量,在Activity监听如下所示:

lifecycleScope.launch {
            try {
                viewModel.state.collect {
                    when (it) {
                        MainUiState.isLoading -> {}
                        is MainUiState.loadSuccess -> {}
                        is MainUiState.loadError -> {}
                    }
                }
            } catch (e: Exception) {

            }
        }

这样一来,减少了ViewModel的模板代码,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集中管理是相对的,没必要把无论是否相关的状态管理都放在一个密封类中。

当state中的状态很多时,可能会由于某个属性改变而频繁刷新视图,开发者没办法判断值是否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distinctUntilChanged方法处理,代码如下所示:

 viewModel.state.distinctUntilChanged().collect {
            when (it) {
                 MainUiState.isLoading -> {}
                 is MainUiState.loadSuccess -> {}
                 is MainUiState.loadError -> {}
                }
 }

用户意图管理

在使用MVI之前,刷新、点击事件操作我们都是在Activity中直接调用ViewModel的方法,代码如下所示:

binding.btnRefresh.setOnClickListener {
  //刷新
  viewModel.refresh()
}

binding.btnLoadData.setOnClickListener {
  //查询数据
  viewModel.loadData()
}

其实,上面这种方式也没有什么缺陷,在单项数据流模式中,Activity向ViewModel发送Intent事件,从而ViewModel集中处理用户操作。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户事件也统一管理、统一处理。

首先我们定义MainIntent类,定义好页面中的操作,代码如下所示:

sealed class MainIntent {

    /**
     * 刷新
     */
    object refresh : MainIntent()

    /**
     *查询数据
     */
    object loadData : MainIntent()

}

在ViewModel中定义一个userIntent变量用于接收用户事件,代码如下所示:

/**
 * 接收事件
 */
private val userIntent = MutableSharedFlow<MainIntent>()

  将viewModel中的refresh、loadData方法设为私有,并新建一个dispatch方法用于分发用户事件,代码如下所示:

 /**
   * 分发用户事件
   * @param viewAction
 */
 fun dispatch(viewAction: MainIntent) {
     try {
         viewModelScope.launch {
            userIntent.emit(viewAction)
         }
      } catch (e: Exception) {
    }
 }

 并在ViewModel中检测userIntent的变化,触发对应请求,代码如下所示:

 init {
        viewModelScope.launch {
            userIntent.collect {
                when (it) {
                    is MainIntent.refresh -> refresh()
                    is MainIntent.loadData -> loadData()
                    else -> {}
                }
            }
        }
    }

这样,在Activity中,只需要传递用户意图即可,代码如下所示:

binding.btnRefresh.setOnClickListener {
    //刷新
    viewModel.dispatch(MainIntent.refresh)
}

binding.btnLoadData.setOnClickListener {
    //查询数据
    viewModel.dispatch(MainIntent.loadData)
}

这样一来,将事件管理、状态转化都放在了ViewModel中,这样体现的好处就是保证数据一致性,不通过页面也可以清晰的看到有哪些事件、状态。当XML替换为Compose的时候,就可以只注重页面的实现了?

关于网域层 

关于网域层的介绍很少,基本都是按照官方意思概括。因为他是可有可无的,甚至说对一般App来说都是不需要的。但是网域层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他是可有可无的呢?这里我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网域层是位于页面层和数据层之间的,也就是Activity与Respository层之间的。可以负责封装复杂的业务逻辑,或者多个ViewModel重复使用的简单业务逻辑。

我对网域层的理解,类似设计模式中的 ”门面模式“,关于门面模式,后面我会在单独写一篇文章介绍。

简单的说 比如现在有ARespository和BRespository,分别查询数据A和数据B,在业务A、B模块中需要各自查询数据A、B,在业务C模块和D模块中都需要将A、B数据通过业务逻辑处理(如拼接、去重等操作)后显示。此时这部分业务逻辑是没办法直接写在A或BRespository中的,但又是一个重复业务逻辑,所以我们抽取出一个网域层,用于接收A、B层的数据,将数据处理后返回给UI层。同时还可能有其他业务模块的数据源来自CRespository和ARespository,此时再抽取一个网域层用于单独处理数据。这样一来,避免了代码重复、将部分重复逻辑抽取到网域层减轻其他层的负担。

写在最后

相信看了这篇文章,你对在Android中如何使用MVI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一定要切记,架构没有好坏之分,适合项目本身的架构就是好架构~ 

期待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最后

以上就是优美大山为你收集整理的一文了解MVI架构,学起来吧~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一文了解MVI架构,学起来吧~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9)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