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自由小蝴蝶,这篇文章主要介绍06 无线通信概念,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一.基本概念:

1.射频通信:
(1)发送:必须将数据脱载在高频载波上发送出去,才能提高发送效率。
(2)接收:和发送端在同一个高频载波频段,将高频信号去掉,抽离出数据。
(3)ZigBee工作在2.4G频段。由于是频段,所以引出了信道的概念。这个频段是16个信道,每增加5MHz是一个信道。从2405,对应11信道,依次增加,一直到2480,对应26信道。收发信道要一致。

2.网络(短)地址:
两个字节,由于ZigBee组成网络以后类似于以太网的局域网,在同一个局域网里面,每台PC都有唯一的一个IP地址。所以我们ZigBee组成的网络里面,每一个ZigBee模块也有唯一的网络短地址。

3.PANID:也就是常说的个域网ID。 由于可能在同一个场合存在很多个网络,为了区分不同的网络组,就用到了个域网ID,可以理解为网络组编号。


二.系统初始化:
1.板级资源初始化
2.射频初始化
(1)关总中断
(2)推荐配置
(3)开射频中断
(4)设置信道
(5)设置PANID
(6)清空接收缓冲器
(7)开启接收使能
(8)打开总中断




3.设置网络短地址
可能同一个工程需要设置多个网络短地址。

三.数据发送:
1.准备工作:
(1)确保接收缓冲区是空的
(2)清接收标志
(3)等待射频发送准备好
(4)确保发送队列是空的
(5)清发送标志位

2.将待发送数据存入发送缓冲区。
cc2530一块RAM,但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发送,另一部分是接收。都作为缓冲区。分别是128字节。然后只要通过PFD寄存器就可以将数据写入到发送缓冲区。只要接收到数据,都是先存放到接收缓冲区,然后取出来即可得到无线传送的数据。
2530会自动发送两个字节的校验码加在待发送数据后面。
3.启动发送命令

4.等待发送完成

5.清发送完成标志位





四.数据接收
1.关总中断
2.判断接收情况
(1)自己DIY的接收处理函数
----》关闭接收完成中断
----》关闭RF中断
----》开启总中断,以上三步使得它能够在一次RF中断连续读取数据,直到数据读取完成,否则读一个字节完成一次中断。
----》读取第一个字节作为数据包长度控制读取的循环次数
----》继续循环读取PFD寄存器,取出后面的数据,包括最后两个字节的校验码。
----》判断指定位置的数据是否自己要的命令。进行相应的处理
----》读取完成,关总中断
----》开启接收完成中断
----》开启RF中断

(2)清除RF中断标志
(3)清除接收完成中断
3.稍作延时
4.清空接收缓冲器
5.开启接收使能
6.开总中断








五.注意:
1.发送格式
char SendPacket[]={0x0C,0x61,0x88,0x00,0x07,0x20,0xEF,0xBE,0x20,0x50,LIGHTCMD,0};
是不能随意改动的,它遵循一定的协议。第一个字节0x0C可以改动,他表示你要发送的数据长度,所以可以改动。你要想增加发送内容,要在LIGHTCMD这个宏定义后面假数据,最后一位0不可以省略,也就是说,第一个字节是你要发送的数据包长度,可改动,中间有9个固定的数据,,0x07,0x20,表示PANID。0xEF,0xBE表示接收地址,0x20,0x50表示发送地址。第十个开始是你自己要发送的数据,最后一个是0。当然第一个表示长度的字节不算在内

2.实质上上述格式是802.15.4协议的一种。2530的协议是底层基于这个协议类型的。否则不能收发数据。

新版笔记:

1、Zigbee无线通信,需要高频的载波来提供发射效率,Zigbee模块之间要可以正常的收发,接收模块必须把接收频率设置和发射模块的载波频率一致。
2、Zigbee有27个载波可以进行通信,载波叫做信道(无线通信的通道)。这些载波的频率落在某些频率区段,我们把这些区段叫做频段。
  2.4G频段  16个信道
  915M频段 896M频段  11个信道
  但TI的所有支持Zigbee底层协议的芯片只能在2.4G频段的16个信道里进行通信。
  11  2405M
  12  2410M
  ..
  26  2480M
3 网络地址
  在Zigbee无线局域网里,每一模块都一个在该网络里唯一的2个字节的地址,这个地址叫做网络地址,网络短地址。
4 PANID
  这是一个2个字节的编码,用来区别不同的Zigbee无线局域网,个域网ID.
无线数据包的内容
#define SENDVAL 5
char SendPacket[]={0x0C,0x61,0x88,0x00,0x07,0x20,0xEF,0xBE,0x20,0x50,SENDVAL};


抓包工具USBDongle

char SendPacket[]={0x19,0x61,0x88,0x00,0x07,0x20,0xEF,0xBE,0x20,0x50,'h','e','l','l','o',' ','l','a','o',' ','d','a','r','n'};

802.15.4 Zigbee底层协议,硬件必须要支持



发送程序: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include<ioCC2530.h> #include"74LS164_8LED.h" #define SENDVAL 5 char SendPacket[]={0x19,0x61,0x88,0x00,0x07,0x20,0xEF,0xBE,0x20,0x50,'h','e','l','l','o',' ','l','a','o',' ','d','a','r','n'}; //第一个字节0x0C含义,这个自己后面还有12个字节要发送 //第5 6个字节表示的是PANID //第7 8个字节是无线模块目标设备的网络地址 0xBEEF //第9 10就是本地模块的网络地址 //第11 个字节是我们有用的数据 // CRC码 12 13个字节 是硬件自动追加 void Delay() { int y,x; for(y=1000;y>0;y--) for(x=30;x>0;x--); } void Init32M() { SLEEPCMD &=0xFB;//1111 1011 开启2个高频时钟源 while(0==(SLEEPSTA & 0x40));// 0100 0000 等待32M稳定 Delay(); CLKCONCMD &=0xF8;//1111 1000 不分频输出 CLKCONCMD &=0XBF;//1011 1111 设置32M作为系统主时钟 while(CLKCONSTA & 0x40); //0100 0000 等待32M成功成为当前系统主时钟 } void KeysIntCfg() {//Key3 Key4 Key5 IEN2|=0x10;//开P1IE组中断 P1IEN|=0x02;//开Key3组内中断 PICTL|=0x02;//设置P1_1为下降沿 EA=1; //开总中断 } void halRfInit(void) { EA=0; FRMCTRL0 |= 0x60; // Recommended RX settings TXFILTCFG = 0x09; AGCCTRL1 = 0x15; FSCAL1 = 0x00; // enable RXPKTDONE interrupt RFIRQM0 |= 0x40;//把射频接收中断打开 // enable general RF interrupts IEN2 |= 0x01; FREQCTRL =(11+(25-11)*5);//(MIN_CHANNEL + (channel - MIN_CHANNEL) * CHANNEL_SPACING); //设置载波为2475M PAN_ID0=0x07; PAN_ID1=0x20; //0x2007 //halRfRxInterruptConfig(basicRfRxFrmDoneIsr); RFST = 0xEC;//清接收缓冲器 RFST = 0xE3;//开启接收使能 EA=1; } void RFSend(char *pstr,char len) { char i; RFST = 0xEC; //确保接收是空的 RFST = 0xE3; //清接收标志位 while (FSMSTAT1 & 0x22);//等待射频发送准备好 RFST = 0xEE;//确保发送队列是空 RFIRQF1 &= ~0x02;//清发送标志位 //为数据发送做好准备工作 for(i=0;i<len;i++) { RFD=pstr[i]; } //循环的作用是把我们要发送的数据全部压到发送缓冲区里面 RFST = 0xE9; //这个寄存器一旦被设置为0xE9,发送缓冲区的数据就被发送出去 while(!(RFIRQF1 & 0x02) );//等待发送完成 RFIRQF1 = ~0x02;//清发送完成标志 } void main() { LS164_Cfg();//74LS164控制数码管的初始化 Init32M(); //主时钟晶振工作在32M KeysIntCfg(); halRfInit();//无线通信的初始化 初始化相关的寄存器,配置工作信道,和PANID SHORT_ADDR0=0x50; SHORT_ADDR1=0x20;//设置本模块地址 设置本模块的网络地址0x2050 //大小端模式问题, LS164_BYTE(1); while(1); } #pragma vector=P1INT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Key3_ISR() //P1_1 { if(0x02 & P1IFG) { Delay(); if(0==P1_1) { P1DIR |=0X01; P1_0 ^=1; RFSend(SendPacket,24); } } P1IFG=0; P1IF=0; } #pragma vector=RF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RF_IRQ(void) {//这个是射频中断函数,当小灯模块接收到开关模块发送来的数据时,小灯模块的CPU就会进入中断函数执行 EA=0; if( RFIRQF0 & 0x40 ) { RFIRQF0&= ~0x40; // Clear RXPKTDONE interrupt } S1CON= 0; // Clear general RF interrupt flag RFST = 0xEC;//清接收缓冲器 RFST = 0xE3;//开启接收使能 EA=1; }



接收程序: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include<ioCC2530.h> #include"74LS164_8LED.h" void Delay() { int y,x; for(y=1000;y>0;y--) for(x=30;x>0;x--); } void Init32M() { SLEEPCMD &=0xFB;//1111 1011 开启2个高频时钟源 while(0==(SLEEPSTA & 0x40));// 0100 0000 等待32M稳定 Delay(); CLKCONCMD &=0xF8;//1111 1000 不分频输出 CLKCONCMD &=0XBF;//1011 1111 设置32M作为系统主时钟 while(CLKCONSTA & 0x40); //0100 0000 等待32M成功成为当前系统主时钟 } void Uart0_Cfg() { PERCFG &=0xFE;//把这个寄存器的第零位强行清零 1111 1110 //就是把串口0的脚位置配置在备用位置1 即P0_2 P0_3 P0SEL |=0x0C;//让P0_2 P0_3这两个脚工作在片上外设模式,而不是普通IO口 0000 1100 U0CSR |=0xC0; U0UCR =0; //串口0 典型的串口配置 校验位 停止位之类的东西 U0GCR =11; U0BAUD =216;//就是重官方数据手册中波特率表格中参照115200时的 配置值,前提是系统时钟在32M IEN0 |=0x04; //开接收数据的中断 0000 0100 EA=1; } void Uart0SendByte(char SendByte) { U0DBUF=SendByte; //把我们收到的数据通过串口再返回发出去 while(UTX0IF==0); UTX0IF=0; } void halRfInit(void) { EA=0; FRMCTRL0 |= 0x60; // Recommended RX settings TXFILTCFG = 0x09; AGCCTRL1 = 0x15; FSCAL1 = 0x00; // enable RXPKTDONE interrupt RFIRQM0 |= 0x40; // enable general RF interrupts IEN2 |= 0x01; FREQCTRL =(11+(25-11)*5);//(MIN_CHANNEL + (channel - MIN_CHANNEL) * CHANNEL_SPACING); PAN_ID0=0x07; PAN_ID1=0x20; //halRfRxInterruptConfig(basicRfRxFrmDoneIsr); RFST = 0xEC;//清接收缓冲器 RFST = 0xE3;//开启接收使能 EA=1; } void main() { LS164_Cfg();//74LS164控制数码管的初始化 Init32M(); //主时钟晶振工作在32M halRfInit(); Uart0_Cfg(); SHORT_ADDR0=0xEF; SHORT_ADDR1=0xBE;//设置本模块地址 0xBEEF LS164_BYTE(2); while(1); } void RevRFProc() { static char len; static char ch; static char Alllen; len=ch=0; RFIRQM0 &= ~0x40; IEN2 &= ~0x01; EA=1; len=RFD;//读第一个字节判断这一串数据后面有几个字节; //len=0x0C 12 Alllen=len; while (len>0) {//只要后面还有数据那么就把他都从接受缓冲区取出来 ch=RFD; if(3==len) {//如果倒数第三个字节等于7,那么我们把LED0取反 LS164_BYTE(ch); } if((len>=3)&&(Alllen-len>=9)) { Uart0SendByte(ch); } len--; } EA=0; // enable RXPKTDONE interrupt RFIRQM0 |= 0x40; // enable general RF interrupts IEN2 |= 0x01; } #pragma vector=RF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RF_IRQ(void) {//这个是射频中断函数,当小灯模块接收到开关模块发送来的数据时,小灯模块的CPU就会进入中断函数执行 EA=0; if( RFIRQF0 & 0x40 ) { RevRFProc(); RFIRQF0&= ~0x40; // Clear RXPKTDONE interrupt } S1CON= 0; // Clear general RF interrupt flag RFST = 0xEC;//清接收缓冲器 RFST = 0xE3;//开启接收使能 EA=1; }



补充内容:

1、Zigbee无线通信,需要高频的载波来提供发射效率,Zigbee模块之间要可以正常的收发,接收模块必须把接收频率设置和发射模块的载波频率一致。
2、Zigbee有27个载波可以进行通信,载波叫做信道(无线通信的通道)。这些载波的频率落在某些频率区段,我们把这些区段叫做频段。
  2.4G频段  16个信道
  915M频段 896M频段  11个信道
  但TI的所有支持Zigbee底层协议的芯片只能在2.4G频段的16个信道里进行通信。
  11  2405M
  12  2410M
  ..
  26  2480M
3 网络地址
  在Zigbee无线局域网里,每一模块都一个在该网络里唯一的2个字节的地址,这个地址叫做网络地址,网络短地址。
4 PANID
  这是一个2个字节的编码,用来区别不同的Zigbee无线局域网,个域网ID.
无线数据包的内容
#define SENDVAL 5
char SendPacket[]={0x0C,0x61,0x88,0x00,0x07,0x20,0xEF,0xBE,0x20,0x50,SENDVAL};




抓包工具USBDongle


char SendPacket[]={0x19,0x61,0x88,0x00,0x07,0x20,0xEF,0xBE,0x20,0x50,'h','e','l','l','o',' ','l','a','o',' ','d','a','r','n'};


802.15.4 Zigbee底层协议,硬件必须要支持





最后

以上就是自由小蝴蝶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06 无线通信概念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06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5)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