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健忘草莓,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Python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目录

    • 一、条件表达式
    • 二、选择结构
    • 三、循环结构
            • 两种循环结构的完整语法形式分别为:
            • 两种循环结构的应用:
    • 四、break与continue语句
            • break与continue语句的几个应用:

(注:编辑器会根据文章标题自动生成目录)

一、条件表达式

  • 绝大部分合法的Python表达式都可以作为条件表达式。
  • 在选择和循环结构中,条件表达式的值只要不是False、0(或0.0、0j等)、空值None、空列表、空元组、空集合、空字典、空字符串、空range对象或其他空迭代对象,Python解释器均认为与True等价。

(1)关系运算符
Python中的关系运算符可以连续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代码量,也比较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

>>> print(1<2<3)                 #等价于1<2 and 2<3
True
>>> print(1<2>3)
False
>>> print(1<3>2)
True
  • 在Python语法中,条件表达式中不允许使用赋值运算符“=”,避免了误将关系运算符“==”写作赋值运算符“=”带来的麻烦。在条件表达式中使用赋值运算符“=”将抛出异常,提示语法错误。
>>> if a=3:                       #条件表达式中不允许使用赋值运算符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 if (a=3) and (b=4):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2)逻辑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and、or、not分别表示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对于and而言,必须两侧的表达式都等价于True,整个表达式才等价于True。
  • 对于or而言,只要两侧的表达式中有一个等价于True,整个表达式就等价于True;对于not而言,如果后面的表达式等价于False,整个表达式就等价于True。
  • 逻辑运算符and和or具有短路求值或惰性求值的特点,可能不会对所有表达式进行求值,而是只计算必须计算的表达式的值。
>>> 3 and 5               #整个表达式的值是最后一个计算的子表达式的值
5
>>> 3 or 5				  #因为or有一个成立结果就成立,所以看到3不为0就不往后算了。
3
>>> 0 and 5               #0等价于False
0
>>> 0 or 5
5
>>> not [1, 2, 3]         #非空列表等价于True
False
>>> not {}                #空字典等价于False
True

二、选择结构

  • 常见的选择结构有单分支选择结构(if 表达式: 语句块)、双分支选择结构(if 表达式: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多分支选择结构(if 表达式1: 语句块1elif 表达式2: 语句块2elif 表达式3:语句块3else:
    语句块4)以及嵌套的分支结构,也可以构造跳转表来实现类似的逻辑。(注意:缩进必须要正确并且一致。
  • 循环结构和异常处理结构中也可以带有“else”子句,可以看作是特殊形式的选择结构。
  • Python还提供了一个三元运算符,并且在三元运算符构成的表达式中还可以嵌套三元运算符,可以实现与选择结构相似的效果。语法为
    value1 if condition else value2
    当条件表达式condition的值与True等价时,表达式的值为value1,否则表达式的值为value2。
>>> b = 6 if 5>13 else 9         #赋值运算符优先级非常低
>>> b
9

三、循环结构

  • Python主要有for循环和while循环两种形式的循环结构,多个循环可以嵌套使用,并且还经常和选择结构嵌套使用来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
两种循环结构的完整语法形式分别为:
while 条件表达式:
    循环体
[else:
    else子句代码块]

for 取值 in 序列或迭代对象:
    循环体
[else:
    else子句代码块]
  • while循环一般用于循环次数难以提前确定的情况,当然也可以用于循环次数确定的情况。
  • for循环一般用于循环次数可以提前确定的情况,尤其适用于枚举或遍历序列或迭代对象中元素的场合。
  • 对于带有else子句的循环结构,如果循环因为条件表达式不成立或序列遍历结束而自然结束时则执行else结构中的语句,如果循环是因为执行了break语句而导致循环提前结束则不会执行else中的语句。
两种循环结构的应用:
#编写程序,输出1~100之间能被7整除但不能同时被5整除的所有整数。
for i in range(1, 101):
    if i%7==0 and i%5!=0:
        print(i)
#编写程序,打印九九乘法表。
for i in range(1, 10):
    for j in range(1, i+1):
        print('{0}*{1}={2}'.format(i,j,i*j), end='  ')
    print()                    #打印空行

四、break与continue语句

  • 一旦break语句被执行,将使得break语句所属层次的循环提前结束;
  • continue语句的作用是提前结束本次循环,忽略continue之后的所有语句,提前进入下一次循环。
break与continue语句的几个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显然,上面程序1只会打印出前两个字符串,程序2除了两个’Null’外其他六个都会打印。

2.编写程序,计算小于100的最大素数。

for n in range(100, 1, -1):
    if n%2 == 0:
        continue       #如果是偶数,下面的就不用执行了,因为2以外的偶数都不是素数
    for i in range(3, int(n**0.5)+1, 2):
        if n%i == 0:
            #结束内循环
            break
    else:
        print(n)
        #结束外循环
        break              #输出97

3.编写程序,判断今天是今年的第几天。

import time

date = time.localtime()                         #获取当前日期时间
year, month, day = date[:3]
day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if year%400==0 or (year%4==0 and year%100!=0):   #判断是否为闰年
    day_month[1] = 29
if month==1:
    print(day)
else:
    print(sum(day_month[:month-1])+day)

最后

以上就是健忘草莓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Python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7)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