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无限花卷,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之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概述及三个基本问题,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本章介绍的数据链路层分为:

  •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

主要内容:

1,数据链路层的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特点,以及两种信道所使用的协议(PPP协议和CSMA/CD协议)
2,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3,以太网MAC层的硬件地址
4,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作用及使用场合

一,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1,概述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在物理层所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对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的加强。

信道类型: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

2 , 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是IP数据报(或简为数据报、分组或包)。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报构成帧发到链路上,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上交给网络层。

这里写图片描述

3 链路 VS 数据链路

链路(link)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data link) 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一般的适配器都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

二,三个基本问题

  • 帧定界

    数据链路层的发送方应当让接收方的数据链路层知道,所发送的帧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 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比特组合必须是不受限制 的。

  • 差错检测

    数据链路层必须有差错检测功能。

1,帧定界(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

帧定界 (framing) 就是确定帧的界限。每一种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上限——最大传送单元MTU (Maximum Transfer Unit)。

发送方的数据链路层在帧的前后都各加入事先商定好的标记,使得接收方在收到这个帧后,能根据这种标记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以及帧里面装入的数据部分的准确位置。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这里写图片描述

首部和尾部作用:帧定界,其他一些控制信息。

发送帧时,是从帧首部开始发送。

各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都对帧的首部和尾部都有明确规定。

为提高帧传送效率,应当使帧的数据部分长度尽可能地大于首部和尾部的长度,但每一种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帧数据部分长度上限。这种上限称为最大传送单元MTU(Maximum Transfer Unit)。

用控制字符进行帧定界的方法举例 :

这里写图片描述

数据是由可打印ASCII码组成文本时,帧定界可使用特殊的帧定界符。

ASCII码有128个不同的ASCII码,其中可打印的有95个,不可打印的有33个。

ASCII控制字符SOH表示帧首部开始,EOT表示帧的结束。注意SOH的ASCII码为01,而EOT的ASCII码为04。EOT和SOH不是E、O、T和S、O、H字母组合。

帧定界作用

1)异步传送时,可以确定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

2)同步传送时,发送方连续地发送数据帧。接收方借助于帧定界符从连续地比特流中找出每一帧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3)短暂出故障情况下,又重新发送情况下,接收方根据帧定界符确定是否接收还是丢弃。

2,透明传输

1)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2)解决透明传输问题

用字节填充法解决透明传输的问题 :

a,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 1B)。

b,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c,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这里写图片描述

3差错检测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特差错:1 可能会变成 0 而 0 也可能变成 1。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 BER (Bit Error Rate)。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

使用的检错技术为循环冗余检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码的基本思想:

a,在信息报文上加上一些检查位,构成一个特定的待传报文,使它能被一个事先约定的多项式(生成多项式)除尽。

b,接收方收到报文后,再用同样的生成多项式去除收到的报文多项式,可以除尽表示传输无误,否则不正确。

循环冗余检验的原理 :

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帧中,广泛使用了循环冗余检验 CRC 的检错技术。

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 k 个比特。

假设待传送的一组数据 M = 101001(现在 k = 6)。我们在 M 的后面再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 n 位冗余码一起发送。

冗余码的计算 :

用二进制的模 2 运算进行 2n 乘 M 的运算,这相当于在 M 后面添加 n 个 0。
得到的 (k + n) 位的数除以事先选定好的长度为 (n + 1) 位的除数 P,得出商是 Q 而余数是 R,余数 R 比除数 P 少1 位,即 R 是 n 位。

例:
现在 k = 6, M = 101001。
设 n = 3, 除数 P = 1101,
被除数是 2nM = 101001000。
模 2 运算的结果是:商 Q = 110101,
余数 R = 001。
把余数 R 作为冗余码添加在数据 M 的后面发送出去。发送的数据是:2nM + R
即:101001001,共 (k + n) 位。

循环冗余检验的原理说明 :
这里写图片描述

接收端对收到的每一帧进行 CRC 检验 :

a,若得出的余数 R = 0,则判定这个帧没有差错,就接受(accept)。

b, 若余数 R  0,则判定这个帧有差错,就丢弃。

局限性:

这种检测方法并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比特出现了差错。

只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并使用位数足够多的除数 P,那么出现检测不到的差错的概率就很小很小。

帧检验序列 FCS:

在数据后面添加上的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 FCS (Frame Check Sequence)。

循环冗余检验 CRC 和帧检验序列 FCS并不等同。

CRC 是一种常用的检错方法,而 FCS 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FCS 可以用 CRC 这种方法得出,但 CRC 并非用来获得 FCS 的惟一方法。

生成多项式的选择:

生成多项式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a,任何一位发生错误都应使余数不为0

b,不同位发生错误应使余数不同

c,对余数继续作模2除运算应使余数循环

标准CRC生成多项式G(x):

CRC4:G(X)=X4+X+1 C R C − 4 : G ( X ) = X 4 + X + 1

CRC12:G(X)=X12+X11+X3+X2+X+1 C R C − 12 : G ( X ) = X 12 + X 11 + X 3 + X 2 + X + 1

CRCANSI:G(X)=X16+X15+X2+X C R C − A N S I : G ( X ) = X 16 + X 15 + X 2 + X

CRCCCITTV.41G(X)=X16+X12+X5+1 C R C − C C I T T V .41 : G ( X ) = X 16 + X 12 + X 5 + 1

CRC32:G(X)=X32+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1 C R C − 32 : G ( X ) = X 32 + X 26 + X 23 + X 22 + X 16 + X 12 + X 11 + X 10 + X 8 + X 7 + X 5 + X 4 + X 2 + X + 1

CRC校验可以100%地检测出长度小于等于n(n为G(x)的阶数)的突发错误。所以CRC的生成多项式的阶数越高,那么误判的概率就越小。

应当注意 :

仅用循环冗余检验 CRC 差错检测技术只能做到无差错接受(accept)。

“无差错接受”是指:“凡是接受的帧(即不包括丢弃的帧),我们都能以非常接近于 1 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生差错”。

也就是说:“凡是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受的帧都没有传输差错”(有差错的帧就丢弃而不接受)。
要做到“可靠传输”(即发送什么就收到什么)就必须再加上确认和重传机制。

最后

以上就是无限花卷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之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概述及三个基本问题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计算机网络之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概述及三个基本问题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3)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