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飘逸荔枝,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AGC自动增益c语言,自动增益控制(AGC)和灵敏度时间增益控制(STC)的区别,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小编总结了一下大家的交流内容并做了一定的拓展,希望有所沉淀并对大家有所帮助和促进。·  正  ·  文  ·  来  ·  啦  ·

对于雷达接收机,大的动态范围非常重要。进入接收机的信号除了有用的目标回波,还会有杂波和干扰。

接收机在尽量扩大线性动态的同时,通常会用灵敏度时间控制电路(STC)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在进一步拓展接收机总的动态范围。STC灵敏度时间增益控制

用来拓展接收机动态范围,防止近程杂波干扰使得接收机饱和(过载),有时也叫近程增益控制或时间增益控制,是为保证接收机灵敏度,设计电路对信号进行的増益控制,从而保证小目标的获取。

它的基本原理是每次发射脉冲后,产生一个随时间趋近于零的控制电压,在射频、中频或在接收机前端的馈线中通过数控衰减器对接收机通道增益,该控制电压大小随时间或目标距离进行变化,近距离增益小,远距离増益大。

157761697_1_20190331095742393

在雷达中STC往往用数控衰减器来完成,一是控制灵活,可根据杂波环境来确定,二是可设置在射频、中频,使得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大大提高,设置在射频比设置在中频更容易使接收机动态有较大拓展,但在保证STC的平坦度上会更难。另外设置地方的不同将带来的影响不同,需要根据对总动态范围的要求和接收机可能达到的线性动态范围综合加以考虑。

常规雷达一般采用静态STC,一般预先设置一组或几组静态STC曲线;也有些雷达的静态STC曲线可采用手动方式现场调整。雷达到达阵地后,如果有方法自动测量覆盖范围内所有方位和仰角的实际杂波强度,建立不同方位、仰角、距离的雷达阵地杂波图,计算出不同方位、仰角、距离的动态STC值,建立雷达动态STC曲线,则可解决静态STC带来的问题。AGC自动增益控制

由雷达自己根据回波的强弱自动调整増益,回波强时增益减弱,回波弱时增益增强。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闭环的负反馈控制系统。主要作用是:

防止由于强信号引起的接收机过载。雷达观测的目标,包含杂波和干扰,为了防止大目标处于近距离时回波信号强到可能使接收机过载的情况,要求接收机的增益可调节,信号强时低增益,信号弱时高增益。

另外还会使用AGC来补偿接收机增益的不稳定,这些不稳定可能使由于电源电压的不稳定、环境的变化,工作参数的变化等。多通道增益的平衡也是由AGC来完成。

总结:STC和AGC都是增益控制,目的都是提高雷达接收机的动态范围,防止接收机过载,更好的发现和检测小目标。STC主要与时间和距离相关(事前可根据环境大体确定),而AGC主要是与回波强度相关,需自动控制。

最后

以上就是飘逸荔枝为你收集整理的AGC自动增益c语言,自动增益控制(AGC)和灵敏度时间增益控制(STC)的区别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AGC自动增益c语言,自动增益控制(AGC)和灵敏度时间增益控制(STC)的区别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86)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