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第一章 概述
本章重要内容:
(1)互联网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的作用,包括分组交换的概念。
(2)计算机网络性能的指标。
(3)计算机网络分层次的体系结构,包含协议和服务的概念。
解答:
(1)边缘部分主要是用户直接使用的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通信方式主要分为客户端-服务器方式C/S、对等方式P2P。
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的每一台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在网络核心部分中其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其实现分组交换,即转发收到分组。主要分为: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面向连接,适用于较大数据量实时传输。eg:语音/视频);报文交换(报文传输到相邻节点,存储并转发,eg:电报);分组交换(存储转发,转发分组,划分拼接,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2)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往返时间、利用率等。
(3)OSI体系结构(七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链路层。我们一般使用的五层协议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体系结构(四层)将后两者合并为网络接口层。
第二章 物理层
本章重要内容:
(1)物理层的任务
(2)几种常见的信道复用技术
(3)几种常用的带宽接入技术,主要是ADSL和FTTx。
(4)信道通信双方的交互方式,常用的编码方式。
解答:
(1)1.连接传输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尽可能屏蔽掉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2.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2)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统计时分复用STDM以及码分复用CDM(码分多址CDMA)。
(3)ADSL技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模拟用户的电话线进行改造,低频给电话,高频给网络);光纤到户FTTx技术(光纤铺设到普通家庭,只有光纤入户时,蒋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达到最高效率。)
(4)信道交互方式:单向通信:只有一个方向可通信eg:无线电,广播;半双工:双方可发送/接收,但不可同时发送/接收。全双工:可同时发送/接收消息。常用编码方式:不归零制编码(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上跳变为0,下跳变为1);查分曼彻斯特编码(每周期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本章重要内容:
(1)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和广播信道的特点,以及两种信道所使用的协议(PPP协议和CSMA/CD协议)的特点。
(2)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3)以太网MAC层的硬件地址。
(4)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作用和适用场合。
解答:
(1)点对点信道是一对一的通信方式,广播信道是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广播信道主机较多,使用专用通道协议协调发送。
PPP协议是用户计算机和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将IP数据报封装成PPP帧进行传输。其特点是:具有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成串行链路的方法,建立、配置、测试数据链路层连接的链路控制协议LCP、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支持不同网络层)。工作状态:链路静止->链路建立->LCP鉴别->网络层协议->NCP协商链路打开->链路终止。
CSMA/CD协议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最早以太网将计算机连接于一条总线上使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多点接入是指总线型网络多点接入方式连接于总线;载波监听是不管发送前、发送中,每个站都得不停的检测信道是否被占用,碰撞检测是指边发送边监听,一旦总线上发出碰撞,其适配器立即停止发送,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次发送。eg:开会讨论,一旦两人发言冲突,必须同时停止,没人发言咱再发言。步骤包括:准备发送、检测信道、发送过程中不停检测信道。
(2)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IP数据报)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构成一个帧,首部(SOH字符)和尾部(EOT)作用是确定帧的界限;帧的数据部必须小于MTU(最大传输单元),首尾完整才叫帧。
透明传输:如果数据中的某个字节的二进制代码恰好等于SOH或者EOT,数据链路会错误找到帧边界,在这两个字符前插入ESC转义字符,进行字节/字符填充,确保传输帧的正确性。
差错控制: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差错,1可能变为0,0可能变为1,误码率与信噪比有关,使用循环冗余CRC校验来保证传输可靠性。
(3)以太网的MAC/物理地址:共6字节48位,前24位是注册管理机构分配给厂家,后24位是厂商指派扩展,固化于适配器ROM中。MAC帧包括:单播帧(一对一,收到的帧MAC地址与本站硬件地址相同),多播帧(一对多,发送给本局域网上一部分站点的帧),广播帧(一对全体,发送给本局域网所有站点的帧)。MAC帧格式:目的地址6+源地址6+类型2+数据(IP数据报)46~1500+FCS4。无效帧:帧长度不是整数字节;FCS帧校验序列出错;帧长度不在64~1518字节范围。
(4)适配器(接口转换器,允许硬件与其他接口连接)、转发器(重建电/无线/光信号,对衰减信号放大整形再生,扩展网段距离)、集线器(对接收信号再生、整形与放大)、网桥(帧转发技术,将网络中多个数据链路层进行链接)、以太网交换机(多接口网桥,全双工无冲突)。
中篇(网络层):ttps://blog.csdn.net/weixin_38244174/article/details/90722505
相关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pcwl1206/article/details/83820593
https://blog.csdn.net/pcwl1206/article/details/83857243
https://blog.csdn.net/pcwl1206/article/details/83863677
最后
以上就是听话河马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之网络架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谢希仁第七版上篇)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计算机网络之网络架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谢希仁第七版上篇)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