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爱笑灯泡,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学习5g通信心得体会_5G通信标准学习笔记——让信号飞一会(L1篇上)无线接口物理层的特点(L1)传输信道物理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无线接口

无线接口是用户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说的通俗一些就是手机搜索到的信号。无线接口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建立并且维护各种无线承载,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接口,只要是遵循接口协议的设备,都能够接入。无线承载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你正在使用手机的时候,让gNB知道了有这么一个手机存在,并且给这个手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这样才会把需要给你发送的内容准确的发送到你的手机上,而不会被别的手机接收。

无线接口的协议栈只要分为了三个层两个面,其中三层分别是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网络层(L3),而2面则是指控制面和用户面。

751315eee63572b6e75e86b86f524ad9.png

图文无关

物理层的特点(L1)

物理层,顾名思义是处在最底层的,提供数据传输具体功能的一层。5G的物理层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

1、 OFDM加MIMO

MIMO的作用已经在LTE网络中得到证明,虽对单个终端的增益有限,但对整个系统而言,空间复用能够大幅度提升整个系统的频谱使用效率,换句话来说,就是提升了网络的容量。现在回想一下,是不是有在人流密度大的时候上不去网,比如演唱会好不容易从黄牛手里抢来了前排票,现场想发个朋友圈却发现一直在加载中。这就是网络高负荷的表现,现场使用网路人太多,导致谁也分不到足够使用的资源。

f5fae0da22d510198ad5212b5396d9f0.png

波束赋形示意图

在OFDM技术上,5G下行与LTE相同,都使用的是OFDMA技术,而5G在上行不仅支持SC-FDMA(LTE上行相同)技术还支持OFDMA(LTE下行相同)技术。

2、 更加灵活的基础设计

a) 更加灵活的帧结构设计

灵活的帧结构设计是5G物理层设计的核心。5G帧结构的设计是按照TDD的思路进行,以时隙(slot)为基础,每个slot有14个符号。在LTE系统中,TDD帧结构的配置周期是5ms或10ms。配置周期越长,也就意味着系统反馈时间越长。举个例子:手机向核心网发送了一个请求消息,那么最快的情况下,也需要在下一个周期的下行子帧才会收到响应消息。因此,在5G系统的帧结构设计中,支持更短的周期配置就是必须的了,而实际上,5G的帧结构周期实际支持在1ms以内的多种配置方式。

不仅配置了更多类型更短周期的帧结构,而且支持符号级别的调度与反馈。相比LTE系统子帧级别的调度,提升不只是一点点。

b)灵活的双工设计

5G系统上行仅支持SC-FDMA技术还支持OFDMA技术。当上行采用OFDMA技术时,上下行波形对称,接收机可以把上行和下行信号联合处理,消除干扰,提升系统性能。(这个没看明白怎么联合处理,尴尬…)

5G系统引入了上下行解耦技术,也就是不同与LTE时期一个下行载波进配置一个上行载波的设计,5G一个下行载波可以配置除一个对应的上行载波外,还可以配置额外的增补上行载波。举个例子:给高频载波部署一些相对较低频率的增补上行载波,这样可以显著提高5G的覆盖范围。

3、 一体化大规模天线

5G需要支持高达100GHz的频谱范围,天线系统的天线个数也远大于LTE系统的天线个数。波束赋形技术是大规模天线设计的核心所在。(原谅我不是搞天线的…)

417dfec70f61f95f15ba78f5f0ca2f44.png

大规模阵列天线

传输信道

1、 下行传输信道

a) 广播信道(BCH broadcast channel)

采用事先定义好的传输格式,在整个小区内广播

b) 下行共享信道(DL-SCH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该信道支持重传,并且能够随时调整传输使用的调制方式、编码速率以及发送功率等

c) 寻呼信道(PCH paging channel)

支持终端采用非连续接收的方式(为了给终端省电)。

2、 上行传输信道

a) 上行共享信道(UL-SCH uplink shared channel)

类似下行共享信道,支持重传,并且能够随时调整传输使用的调制方式、编码速率以及发送功率等

b) 随机接入信道(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

承载用户随机接入的功能,具有少量的控制消息,并且可能发生碰撞。

物理信道

1、 物理广播信道(PBCH)——承载部分系统消息,与同步信号一起提供入网的必要信息

2、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用于下行控制信息发送,主要是调度信息。提供PDSCH接收和PUSCH发送的必要信息

3、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下行数据,也承载寻呼信息及部分系统消息

4、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用于随机接入

5、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用于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终端发送HARQ;指示数据是否接收成功;上行发送数据请求

6、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行数据发送,承载部分上行控制信息

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

下行:

BCH——————————PBCH

PCH+DL-SCH——————PDSCH

ab09752bcb57ee88e7b778801346f5c3.png

下行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映射

上行

RACH—————————PRACH

UL-SCH————————PUSCH

b0c3e31cd5493e1d6f127edba51d4d68.png

上行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映射

物理层上篇就到此为止了,给大家介绍了物理层的一些显著特点,后续将会逐步深入对物理层进行学习。

下一篇将会更新5G帧结构内容,会介绍5G系统的基础帧结构设计。如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回复我,感谢!

最后

以上就是爱笑灯泡为你收集整理的学习5g通信心得体会_5G通信标准学习笔记——让信号飞一会(L1篇上)无线接口物理层的特点(L1)传输信道物理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学习5g通信心得体会_5G通信标准学习笔记——让信号飞一会(L1篇上)无线接口物理层的特点(L1)传输信道物理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69)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