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
OSI网络模型按照其不同功能可以划分为七层,如下图所示
在OSI模型中,通信实体的对等层之间不允许直接通信,各层之间是严格单向依赖,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service user),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service provider)。OSI各层所使用协议如下:
OSI网络模型是最为经典的网络模型,但是由于其结构过于复杂,我们常用的网络模型为TCP/IP模型,现在TCP/IP已经成为Internet上通信的工业标准,TCP/IP总共有四层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
应用层:各种服务及应用程序通过该层利用网络,常用协议:HTTP,FTP,SMTP
传输层:确认数据传输进行纠错处理,常用协议:TCP UDP
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路径及地址选择,常用协议:IP ARP(地址解析协议)
网络接口:是针对不同物理网络的连接形式的协议:Erthernet
下图是TCP/IP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为了标识通信实体中进行通信的进程,TCP/IP协议提出了协议端口(protocol Port)的概念。端口是一种抽象的网络结构(包括一些数据结构和I/O缓冲区)。应用程序通过系统调用与某端口号建立连接后(binding),传输层传给该端口的数据都被相应的程序接收,相应程序发送给传输层的据都通过该端口输出。
最后
以上就是伶俐书本为你收集整理的OSI七层网络模型与TCP/IP四层网络模型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OSI七层网络模型与TCP/IP四层网络模型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