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cumsum() 累积和
1.1 B = cumsum(A)
比如 B(2)=A(1)+A(2) B(5) = A(1) +A(2)+A(3)+A(4)+A(5)
如果 A 是向量,则 cumsum(A) 返回包含 A 元素累积和的向量。
如果 A 是矩阵,则 cumsum(A) 返回包含 A 每列的累积和的矩阵。
如果 A 为多维数组,则 cumsum(A) 沿第一个非单一维运算。
1.2 B = cumsum(A,dim)
返回沿维度 dim 的元素的累积和。
例如,如果 A 是矩阵,则 cumsum(A,2) 返回每行的累积和。
1.3 B = cumsum(___,direction)
可选择性地使用上述任何语法指定方向。必须指定 A,也可以指定 dim。
例如,cumsum(A,2,‘reverse’) 通过从尾到头计算 A 的第二个维度返回其中各行的累积和。
1.4 B = cumsum(___,nanflag)
指定在上述任意语法的计算中包括还是忽略 NaN 值。cumsum(A,‘includenan’) 会在计算中包括所有 NaN 值,而cumsum(A,‘omitnan’) 则忽略这些值。
2. ~用法
2.1 非,取反 ,不等于(~=)
f = 1;
g = ~f
输出结果 g = 0 %逻辑变量
f = flase;
g = ~f
输出结果 g = 1
2.2 忽略输出参数
如unique函数有三个输出参数,而我们只需要第二个参数
[~,rank,~]=unique(array,'rows');
3.sort() 排序
3.1 B = sort(A)
按升序对 A 的元素进行排序
如果 A 是向量,则 sort(A) 对向量元素进行排序。
如果 A 是矩阵,则 sort(A) 会将 A 的列视为向量并对每列进行排序。
如果 A 是多维数组,则 sort(A) 会沿大小不等于 1 的第一个数组维度计算,并将这些元素视为向量。
3.2 B = sort(A,dim)
返回 A 沿维度 dim 的排序元素
例如,如果 A 是一个矩阵,则 sort(A,2) 对每行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3.3 B = sort(___,direction)
使用上述任何语法返回按 direction 指定的顺序显示的 A 的有序元素
‘ascend’ 表示升序(默认值),‘descend’ 表示降序。
3.4 B = sort(___,Name,Value)
指定用于排序的其他参数。
例如,sort(A,‘ComparisonMethod’,‘abs’) 按模对 A 的元素进行排序。
3.5 [B,I] = sort(___)
会为上述任意语法返回一个索引向量的集合。
I 的大小与 A 的大小相同,它描述了 A 的元素沿已排序的维度在 B 中的排列情况。
[SortMSLL,Index] = sort(MSLL);
%将MSLL按升序排列放在SortMSLL中,Index为升序排列后的索引
4.ceil()、floor()、round()四舍五入
%ceil 往大四舍五入
ceil(0.2)
输出:1
% floor 往小四舍五入
floor(0.8)
输出:0
% round 常规四舍五入
round(0.8)
输出:1
round(0.2)
输出:0
round(0.5)
输出:1
5.各行元素和各列元素求积
求每列乘积:prod(a)
求每行乘积:prod(a,2)
6.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
%二进制转十进制
bin2dec('1001')
9
%十进制转二进制
dec2bin(9)
'1001'
7. disp()显示变量的值
A = [1,2,3];
disp(A)
1 2 3
S = 'Hello World.';
disp(S)
Hello World.
disp(' Corn Oats Hay')
Corn Oats Hay
8. abs()绝对值或模
abs(-5)
5
9. struct()结构体 .的后面是名称
s = struct 创建不包含任何字段的标量 (1×1) 结构体
s = struct('a',[1,2,3])
s.a = [1,2,3]
s = struct('x',{'a','b','c'})
s(1).x = 'a'
s(2).x = 'b'
s(3).x = 'c'
s = struct('x',{'a','b'},'y','c')
s(1).x = 'a'、s(2).x = 'b'、s(1).y = 'c' 和 s(2).y = 'c'
s = struct([]) 创建不包含任何字段的空 (0×0) 结构体
10.linspace () 生成线性间距向量
y = linspace(x1,x2) 返回包含 x1 和 x2 之间的 100 个等间距点的行向量
y = linspace(-5,5) %创建一个由区间 [-5,5] 中的 100 个等距点组成的向量
y = linspace(x1,x2,n) 生成 n 个点。这些点的间距为 (x2-x1)/(n-1)
y1 = linspace(-5,5,7) %创建一个由区间 [-5,5] 中的 7 个等距点组成的向量
y1 =
-5.0000 -3.3333 -1.6667 0 1.6667 3.3333 5.0000
11.repmat() 重复数组副本
A = diag([100 200 300])
A = 3×3
100 0 0
0 200 0
0 0 300
B = repmat(A,2) %将矩阵A重复到2x2块排列中
B = 6×6
100 0 0 100 0 0
0 200 0 0 200 0
0 0 300 0 0 300
100 0 0 100 0 0
0 200 0 0 200 0
0 0 300 0 0 300
B = repmat(A,2,3) %将矩阵A重复到 2×3 块排列中
B = 6×9
100 0 0 100 0 0 100 0 0
0 200 0 0 200 0 0 200 0
0 0 300 0 0 300 0 0 300
100 0 0 100 0 0 100 0 0
0 200 0 0 200 0 0 200 0
0 0 300 0 0 300 0 0 300
r = [2 3];
B = repmat(A,r) % 使用行向量r指定重复方案,与repmat(A,2,3)一样
B = 6×9
100 0 0 100 0 0 100 0 0
0 200 0 0 200 0 0 200 0
0 0 300 0 0 300 0 0 300
100 0 0 100 0 0 100 0 0
0 200 0 0 200 0 0 200 0
0 0 300 0 0 300 0 0 300
最后
以上就是开朗路人为你收集整理的matlab 常用函数或符号用法总结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matlab 常用函数或符号用法总结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