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潇洒耳机,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RFID读写器的工作原理,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RFID读写器是数据采集关键性部件,数据采集的质量一般用读取率来衡量,较高的识别读取率是RFID系统最基本的要求,提高识读率也成为RFID系统不断优化的追求。

      RFID读写器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实现对标签识别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的装置。读写器又称为阅读器或读头(工业读写器)、读出装置等。

      RFID读写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与空间耦合传输特性,使电子标签与阅读器的耦合元件在射频耦合通道内进行能量传递、数据交换,实现对标识对象的自动识别。

      发生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耦合有两种类型。

      1.电感耦合 :变压器原理模型。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射频信号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电感耦合方式一般发生在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中。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读距离一般小于1m,典型识读距离为10~20cm,也称为近场耦合。

      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依据电磁波的空间传播定律,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发生在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3~10m,也称为远场耦合。


 

      典型的读写器包含有射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读写控制模块以及读写器天线。

      射频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产生高频发射能量;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并传输给标签;接收并解调来自标签的射频信号。

      读写控制模块也称为控制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从应用系统软件发来的动作指令;

      2.控制与标签的通信过程;

      3.信号的编码与解码;

      4.执行防碰撞算法(RFID的防碰撞技术能实现什么功能);

      5.对读写器和标签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6.进行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身份验证。

      读写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分为只读和读/写装置,RFID读写器通常包含基础的中间件软件,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读写器通过电感或电磁耦合给电子标签提供能量和时序,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太网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的数据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最后

以上就是潇洒耳机为你收集整理的RFID读写器的工作原理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RFID读写器的工作原理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69)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