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IOS Object-C 中Runtime详解
最近了解了一下OC的Runtime,真的是OC中很强大的一个机制,看起来比较底层,但其实可以有很多活用的方式。
什么是Runtime
我们虽然是用Objective-C写的代码,其实在运行过程中都会被转化成C代码去执行。比如说OC的方法调用都会转成C函数 id objc_msgSend ( id self, SEL op, … ); 而OC中的对象其实在Runtime中都会用结构体来表示,这个结构体中包含了类名、成员变量列表、方法列表、协议列表、缓存等。
类在Runtime中的表示:
struct objc_class { Class isa;//指针,顾名思义,表示是一个什么, //实例的isa指向类对象,类对象的isa指向元类 #if !__OBJC2__ Class super_class; //指向父类 const char *name; //类名 long version; long info; long instance_size struct objc_ivar_list *ivars //成员变量列表 struct objc_method_list **methodLists; //方法列表 struct objc_cache *cache;//缓存 //一种优化,调用过的方法存入缓存列表,下次调用先找缓存 struct objc_protocol_list *protocols //协议列表 #endif } OBJC2_UNAVAILABLE; /* Use `Class` instead of `struct objc_class *` */
整个Runtime机制其实可以挖的点很多,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些常见的用法,如果将其细细解析,相信一定会对OC的理解加深几个层面。
获取属性/方法/协议列表
最直接的一种用法,就是获取我们的结构体中存储的对象的属性、方法、协议等列表,从而获取其所有这些信息。
要获取也比较简单,但是自己尝试之前需要注意几点:
一定要自己给类加几个属性、方法,遵循一些协议,否则当然是看不到输出信息的。
要使用这些获取的方法,需要导入头文件 #import
#import <objc/runtime.h> // 输出类的一些信息 - (void)logInfo { unsigned int count;// 用于记录列表内的数量,进行循环输出 // 获取属性列表 objc_property_t *propertyList = class_copyPropertyList([self class], &count); for (unsigned int i = 0; i < count; i++) { const char *propertyName = property_getName(propertyList[i]); NSLog(@"property -->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propertyName]); } // 获取方法列表 Method *methodList = class_copyMethodList([self class], &count); for (unsigned int i; i < count; i++) { Method method = methodList[i]; NSLog(@"method --> %@", NSStringFromSelector(method_getName(method))); } // 获取成员变量列表 Ivar *ivarList = class_copyIvarList([self class], &count); for (unsigned int i; i < count; i++) { Ivar myIvar = ivarList[i]; const char *ivarName = ivar_getName(myIvar); NSLog(@"Ivar -->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ivarName]); } // 获取协议列表 __unsafe_unretained Protocol **protocolList = class_copyProtocolList([self class], &count); for (unsigned int i; i < count; i++) { Protocol *myProtocal = protocolList[i]; const char *protocolName = protocol_getName(myProtocal); NSLog(@"protocol -->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protocolName]); } }
方法调用的过程
调用方法分为调用实例方法和调用类方法,在结构体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就是一个 isa 指针,会指向类对象或者元类,什么叫元类呢?
每个实例对象有个isa的指针,他指向对象的类,而类里也有个isa的指针, 指向meteClass(元类)。元类保存了类方法的列表。当类方法被调用时,先会从本身查找类方法的实现,如果没有,元类会向他父类查找该方法。同时注意的是:元类(meteClass)也是类,它也是对象。元类也有isa指针,它的isa指针最终指向的是一个根元类(root meteClass)。根元类的isa指针指向本身,这样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循环。
通过isa,就可以不断往上方去回溯自己的父类等,而方法的调用也利用了这个过程:
- 首先,当然在对象自己缓存的方法列表中去找要调用的方法,找到了就直接执行其实现。
- 缓存里没找到,就去上面说的它的方法列表里找,找到了就执行其实现。
- 还没找到,说明这个类自己没有了,就会通过isa去向其父类里执行1、2。
- 如果找到了根类还没找到,那么就是没有了,会转向一个拦截调用的方法,我们可以自己在拦截调用方法里面做一些处理。
- 如果没有在拦截调用里做处理,那么就会报错崩溃。
以上就是方法调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所谓重写父类方法,并不是抹除了父类方法,父类的方法还是存在的,只是我们在子类里面找到了就不会再去父类里找了,是这个层面的“覆盖”。而我们熟悉的 super 调用父类的方法实现,就是告知要去调用父类实现的标识。
拦截调用与动态添加
上面说到了拦截调用,就是在所有地方都找不到方法的实现的话,会出发拦截调用,可以自己去做一些处理避免程序崩溃。那在什么地方做处理呢?NSObject有四个方法可以用来做处理:
// 调用不存在的类方法时触发,默认返回NO,可以加上自己的处理后返回YES + (BOOL)resolveClassMethod:(SEL)sel; // 调用不存在的实例方法时触发,默认返回NO,可以加上自己的处理后返回YES + (BOOL)resolveInstanceMethod:(SEL)sel; // 将调用的不存在的方法重定向到一个其他声明了这个方法的类里去,返回那个类的target - (id)forwardingTargetForSelector:(SEL)aSelector; // 将调用的不存在的方法打包成 NSInvocation 给你,自己处理后调用 invokeWithTarget: 方法让某个类来触发 - (void)forwardInvocation:(NSInvocation *)anInvocation;
假设我们成功拦截下来了,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处理呢?这个其实就是根据具体情况看你要怎么处理了。但这里有一个久闻其名的东西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动态添加方法。
我们知道OC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很多东西它不是在编译时去判断,而是在运行时去处理的,这其实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比如这里我们对于一些不存在的方法的调用,就可以动态去添加上一个方法来代替我们要调用的方法。
比如我们添加一个Button,点击事件我们关联到一个没有具体实现的实例方法,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做任何处理那么点击Button后一定会崩溃,但是如果我们拦截并动态添加一个方法来报警,就不会崩溃了:
@interface ViewController ()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UIButton *logBtn; - (void)notHas;// 要调用的实例方法,没有具体实现 @end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 添加按钮 self.logBtn = [[UIButton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100, 200, 100, 20)]; [self.logBtn setTitle:@"测 试" forState:UIControlStateNormal]; [self.logBtn setTitleColor:[UIColor lightGrayColor] forState:UIControlStateNormal]; // 添加没有实现的点击事件 [self.logBtn addTarget:self action:@selector(notHas) forControlEvents:UIControlEventTouchUpInside]; [self.view addSubview:self.logBtn]; } // 拦截对不存在的方法的调用 + (BOOL)resolveInstanceMethod:(SEL)sel { NSLog(@"notFind!"); // 给本类动态添加一个方法 if ([NSStringFromSelector(sel) isEqualToString:@"notHas"]) { class_addMethod(self, sel, (IMP)runAddMethod, "v@:*"); } // 注意要返回YES return YES; } // 要动态添加的方法,这是一个C方法 void runAddMethod(id self, SEL _cmd, NSString *string) { NSLog(@"动态添加一个方法来提示"); }
按照上面的处理,点击按钮后就不会崩溃,而是转到了对 runAddMethod 方法的调用。其实更明确地说,应该是重现了对要调用的方法的实现,将原本要调用的方法的实现,改为了一个新的实现。class_addMethod 方法的第二个参数是要重写的方法,这里用的就是传进来的参数sel,第三个参数就是重写后的实现。第四个参数是方法的签名。
关联对象
什么叫关联对象?说通俗一点,我们都知道用Category类别可以给一些已经存在的,比如系统的类添加方法,但是不能添加新属性,那怎么添加属性呢?一种直接的方法是继承,但如果只是为了添加一个属性就去做一次继承,还是有点重,这时候,就可以用关联对象的方法。
有两个相关的方法: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 方法用来给类关联一个属性;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 方法用来获取之前关联的属性。
比如说给自己这个类关联一个字符串:
// 关联对象 static char associatedObjectKey;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self, &associatedObjectKey, @"我就是要关联的字符串对象内容", OBJC_ASSOCIATION_RETAIN_NONATOMIC); NSString *theString =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self, &associatedObjectKey); NSLog(@"关联对象:%@", theString);
我们先给self关联了一个字符串内容,然后通过get方法获取了关联的字符串内容,并输出。
从代码中其实也可以猜到各个参数的意思,self的参数就是要处理的类;associatedObjectKey 的参数其实就类似于key,用来标识区分你要关联的这个对象;第三个参数是要关联的对象;第四个参数是关联的策略,用命名就可以看出来全是在添加@property属性时用到的一些修饰符,有五种策略:
enum { OBJC_ASSOCIATION_ASSIGN = 0, OBJC_ASSOCIATION_RETAIN_NONATOMIC = 1, OBJC_ASSOCIATION_COPY_NONATOMIC = 3, OBJC_ASSOCIATION_RETAIN = 01401, OBJC_ASSOCIATION_COPY = 01403 };
熟悉@property属性修饰符的应该能直接明白了,不熟悉的可以看这篇文章:传送门:iOS中assign、retain、copy、weak、strong的区别以及nonatomic的含义
当然,你也可以和类别一起用,创建两个方法用来关联和获取对象,比如下面这样:
//添加关联对象 - (void)addAssociatedObject:(id)object{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self, @selector(getAssociatedObject), object, OBJC_ASSOCIATION_RETAIN_NONATOMIC); } //获取关联对象 - (id)getAssociatedObject{ return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self, _cmd); }
这样就既能通过Category类别来添加方法,用一起顺便提供了对属性的添加了。
结
以上是对Runtime的一点浅薄的理解和使用,Runtime的天地应该是很广阔的,也能挖出很多高级的使用方法来,对于理解OC的运行机制是很有帮助的。
源码下载:http://xiazai.uoften.com/201703/yuanma/RuntimeDemo-master(uoften.com).rar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本站的支持!
最后
以上就是俊逸麦片为你收集整理的IOS Object-C 中Runtime详解及实例代码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IOS Object-C 中Runtime详解及实例代码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