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虚心河马,这篇文章主要介绍golang once 理解 原理使用场景原理参考理解,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使用场景

经常用于初始化某些配置,如果不希望在init的时候就初始化而是用到的时候再懒加载,可以使用once。

原理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360489

理解

主要是用了一个mutex和一个原子int。
个人理解:原子int的成本比mutex低,用于快速判断是否要执行once里的函数

最终互斥主要还是靠mutex。

看注释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这里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函数f panic了的话,就认为返回了,未来的调用会返回,不会调用f。

好奇的是,如果panic了应该整个协程就崩了吧。除非通过recover把panic兜住。实验代码: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func TestOnce(t *testing.T) { wg := sync.WaitGroup{} once := sync.Once{} for i := 0; i < 10; i++ { wg.Add(1) i := i go func() { defer func() { logs.Infof("%d done", i) // Println executes normally even if there is a panic 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 logs.Infof("run time[%d] panic: %v", i, err) } }() logs.Info(fmt.Sprintf("%d loop in", i)) logs.Flush() defer wg.Done() once.Do(func() { time.Sleep(time.Second) logs.Info(fmt.Sprintf("%d get in", i)) logs.Flush() panic(fmt.Sprintf("get in panic: %d", i)) }) logs.Info("%d loop outn", i) logs.Flush() }() } wg.Wait() logs.Info("ended") logs.Flush() }

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能保证只执行一次,某一个协程panic了之后,其他协程陆续退出。

最后

以上就是虚心河马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golang once 理解 原理使用场景原理参考理解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golang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61)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