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目录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段页式管理方法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分段:按照程序自身的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段,每个段有一个段名,每段从0开始编址。
内存分配规则: 以段为单位进行分配,每个段在内存中占据连续空间,但各个段之间可以不相邻。
编译程序会将段名换为段号。
由于是按逻辑功能模块划分,用户编程更方便,程序的可读性更高。
分段:
分段系统的逻辑地址结构由段号(段名)和段内地址(段内偏移量)所组成。
段号的位数决定了每个进程最多可以分成几个段
段内地址位数决定了每个段的最大长度是多少
段表:
程序分成多个段,各段离散的装入内存,为了保证程序能正常运行,必须从物理内存中找到各个逻辑段的存放位置。为此,需要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段映射表,简称“段表”
1.每个段对应一个段表项,其中记录了该段在内存中的起始位置和段的长度
2.各个段表项的长度是相同的。若段表存放起始地址为M,则k号段对应的段表项存放的地址为M+k*段表项长度。
地址变换:
1.由逻辑地址得到段号,段内地址
2.段号与段表寄存器中的段长度相比较,检查是否越界
3.由段表始址,段号找到对应段表项
4.根据段表中记录的段长,检查段内地址是否越界
5.由段表中的“基址+段内地址”得到最终的物理地址
6.访问目标单元
分段,分页管理的对比: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离散分配,提高内存利用率。分页仅仅是系统管理上的需要,完全是系统行为,对用户不可见。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分段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一个段通常包含着属于一个逻辑模块的信息。分段对用户是可见的。用户编程时需要显式的给出段名。
页的大小是固定且由系统决定。段的长度不固定,决定于用户编写的程序
分页在用户进程地址空间是一维的,程序员只需要给出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
分段的用户进程地址空间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要给出段名,也要给出段内地址
分段比分页更容易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保护
不能被修改的代码称为纯代码或可重入代码,这样的代码是可以共享的。可修改的代码是不可以共享的。
访问一个逻辑地址需要几次访存?
分页(单级页表):第一次访存--查内存表中的页表,第二次访存--访问目标内存的单元。两次
分段:第一次访存--查内存中的段表,第二次访存--访问目标单元内存。共两次
与分页系统类似,分段系统也可以引入快表机构。
段页式管理方法
具体方法
将进程按逻辑模块分段,再将各段分页
再将内存空间分为大小相同的内存块
进程的页面将被放入内存块中
段页式管理的逻辑地址结构
分段系统的逻辑地址结构由段号,页号和页内地址组成。
段号的位数决定了每个进程最多可以分成几个段
页号位数决定每个段最大有多少页
页偏移量决定了页面大小,内存块大小
段表,页表
每个段对应一个段表项,每个段表项由段号,页表长度,页表存放块号组成。
每个页面对应一个页表项,每个页表项由页号,页面存放的内存块号组成
地址变换
访问一次逻辑地址所需的访存次数为三次
最后
以上就是斯文黑夜为你收集整理的存储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存储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法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