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阳光铃铛,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肆虐非洲的蝗灾,为什么在中国几近绝迹?,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庚子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就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对新型冠状病毒发起反攻的时候,在中国的周边,一场史无前例、声势浩大的蝗灾,已经肆虐了包括肯尼亚、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在内的10多个国家,并且目前仍看不到有停止蔓延的趋势,正步步紧逼,向中国的边境席卷而来。

这次的蝗灾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们从联合国发出的预警信息里品一品。

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预警,希望全球都要做好提防蝗灾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免出现因蝗灾导致粮食危机的发生。

一只小小的蝗虫,竟然能够引发世界粮食危机?

实际上,如果你对历史上蝗灾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有所听闻,你就会知道,联合国的预警并非骇人听闻,更不是杞人忧天。

一只孤立的蝗虫不足为惧,但当一群密不透风的蝗群聚集起来的时候,其产生的破坏力不亚于一个龙卷风。

因为龙卷风在肆虐过后能量会逐渐衰弱,而蜂拥而至的蝗群如果不加以捕杀,则所到之处,都将颗粒无收、寸草不生。

并且蝗虫在吃光当地粮食的同时,也会不断繁衍生息,这使得蝗虫的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如果遏制不及时,则必定会泛滥成灾,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联合国的这则预警信息真不是大题小做,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隐患。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前提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大灾难。更何况,这次的蝗灾在某些地区是几十年一遇,更加不容忽视。

多国因蝗灾进入紧急状态

2019年1月,沙漠蝗群从阿拉伯半岛的苏丹和厄立特里亚飞越红海,2月到达也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到达巴基斯坦西南部,6月到达中北部,对上述国家造成严重危害并积累了较高的虫源。

受雨量充沛和季风时间长等因素影响,当前东非、西亚及南亚国家正遭遇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应对蝗虫灾害。

目前这些蝗虫数量正在呈爆发式增长,在过去的一年半中,暴涨6400万倍,而且一场雨季之后,可以再次增长500万倍。

据统计,此次蝗灾中的蝗虫数量高达4000亿只,仅一个蝗虫群就长60公里、宽40公里。

如果你没法想象如此庞大的蝗虫出现在面前,是怎样一番景象,那么就来看看图片吧,相信我,你绝对会被震撼到。

上图是在蝗灾发生地拍到的画面,成群结队的蝗虫肆虐而过,将大地覆盖得密不透风,连阳光都无法穿透,俨然一副世界末日的光景。

这些蝗虫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吃光当地的粮食,等一个地方被啃得连树根都不剩的时候,它们又会飞往下一个地方,继续肆无忌惮地破坏当地的农作物。

就这样,蝗群从遥远的阿拉伯半岛、飞到了伊朗,又从伊朗飞到了巴基斯坦,现在又进入了印度境内,如果不加以遏制,则很可能会飞入我国境内,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到目前为止,肯尼亚已经有约105万亩土地受到影响。印度555万亩农田受害,导致30%-50%的粮食减产,损失超百亿卢比。巴基斯坦今年预计仅小麦就可能损失10亿美元。

从上面几个数据,便可以知道此次蝗虫对全球的影响有多大了。可以说,当前全球应对蝗灾泛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于毗邻印度、巴基斯坦等受灾国的中国来说,也很有必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中国古代是如何应对蝗灾的

蝗虫之害,自古有之。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中,更是屡见不鲜。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根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商人防蝗的记载。

在古代,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三大灾害。这是农业生产最重大的三个敌人。而由于蝗虫能飞移,有时候大量发生,形成大集团,因此灾害扩大面积往往远大于水、旱。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国家,自然对蝗灾恨之入骨,对于如何防蝗也是绞尽脑汁。自宋朝以后,对蝗灾有了较科学化的认知,并总结一些灭蝗的方法,如:鸣金驱赶法、捕击法、火烧法、沟坎深埋法、掘种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湿难飞用器具抄掠法等。

明末清初有大量的防蝗书籍,陈芳生有《捕蝗考》,分“备荒事宜”和“前代捕蝗法”两部分,江苏泰州人彭寿山撰《留云阁捕蝗记》,浙江鄞县人陈仅撰《捕蝗汇编》,江苏无锡人顾彦撰《治蝗全法》分“土民治蝗法”、“官司治蝗法”、“前人称说”和“救荒事宜”四部分。

但是这些方法是不能根除蝗灾的,只能是“迎战”蝗灾。

最常见的“迎战”方法是什么呢?自然是最简单的捕杀了,考虑到效率,大部分是用火攻或者驱赶家禽前去迎击,比如道光四年旱蝗,“官民协捕,且焚且瘗,寻有群鸦及虾蟆争食之,殆尽,禾苗获全。”

在古代,受限于信息阻塞、认知不足等原因,蝗灾并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治理,往往是蝗虫成群了之后,再使用过去的手段设法扑灭之。如果扑灭不了,便只能通过求神拜佛的方式,祈祷老天爷能够显灵,将该死的蝗虫赶尽杀绝。

传说刘猛将军能驱蝗,有求必应。在古代中国,人们遇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或请刘猛将军施展威风,消灭蝗虫。

蝗灾在中国古代出现的频率是如此之高,为什么近代中国却很少出现威胁到粮食安全的重大蝗灾呢?这一点跟新中国成立后对蝗灾的科学防治密不可分。

近代中国是如何防治蝗灾的

实际上,近代中国依旧发生过不少蝗灾,只是因为防治得当,大多数蝗群在形成之初就被扑杀在摇篮里,所以才没有对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从20世纪开始,由于近代科学传入,中国科学家开始对蝗灾进行了更深刻的研究,而建国后,新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利益,深入指导农业生产, 大规模的药剂防治蝗虫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为了更全面弄清蝗灾发生规律,当时不少学者对蝗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马世骏。他既是蜚声海外的生态学专家,也是我国生态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的研究成果,为新中国蝗灾的防治体系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2年初,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马世骏接受了一项任务:解决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蝗灾问题。他和他的团队们,通过实地考察、定点观察、室内试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飞蝗爆发的主因是水、旱灾相间发生,次因是社会不稳定及贫穷落后;明确了飞蝗次生型的演变规律及其演变的机制;提出了“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飞蝗治理策略与措施:一方面通过化学方法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虫密度;另一方面改造飞蝗发生地,如修筑堤坝、控制水位等,通过综合防治,大范围的蝗虫灾害在中国大地基本得到防治。

除了上述措施,我国还在蝗灾高发地,如:山东、河北、新疆这3个重灾区,修建了3个现代化的治蝗机场,目的就是就近对蝗虫进行扑杀,将蝗灾扼杀在摇篮里。现在每年在传统的黄泛区和草原地区仍然会有蝗灾,不过由于政府有能力及时应对,所以基本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这也是现在很少看到蝗灾相关报道的原因,因为大多数蝗群在形成之初,就已经被及时检测并迅速扑杀了,根本没什么机会做大而形成大规模蝗灾。

在蝗灾监控与预警方面,我国基于 3S(RS 遥感技术、GIS 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开发了蝗区野外信息采集移动终端手持设备和在线管理, 构建了中国蝗虫防治信息网、蝗虫发生和防治信息数据库 ,并在全国 21个蝗区省、92 个蝗区市、326 个蝗区县推广应用,覆盖了 95%以上的农区蝗区,实现了蝗区、蝗情和防治等信息的精准定位、快速采集和及时研判。目前,我国农区蝗灾监测信息基本实现了数字化传输,防治区域的确定实现了 GIS 定位,天津、山东、河南的飞机施药全部实现了 GPS 导航。 

得益于技术手段的提升,和现代化防控体系的建设,蝗虫在我国已经很难肆虐无阻了。

这次的非洲蝗灾,很多人担心会不会蔓延到我国,进而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从目前来看,非洲蝗虫在我国大规模肆虐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

一来,此次在非洲聚集成灾的蝗虫是沙漠蝗,它与我国蝗灾的罪魁祸首——飞蝗,属于不同品种。沙漠蝗的迁移条件是40℃的高温,相对湿度需要达到60%~70%。这一点限制了沙漠蝗的迁徙范围。

再者,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迁入我国,但危害的概率很小。

最后一点,前面也说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长期有效的蝗灾检测和治理体系,如果非洲蝗虫真的入了境,相信也会被很快发现并第一时间扑杀。如果不幸被周边的吃货知悉,可能在成灾之前,就被摆上中国人民的餐桌,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了。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太担心。该吃吃,该喝喝,没事别外出,做好防护。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大家围坐一桌,吃着炸蚂蚱,就着美酒,欢声笑语,岂不快哉!

(完)


最后

以上就是阳光铃铛为你收集整理的肆虐非洲的蝗灾,为什么在中国几近绝迹?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肆虐非洲的蝗灾,为什么在中国几近绝迹?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6)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