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温暖路灯,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企业如何正确挑选源代码加密软件,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在测试了好多市场上的加密软件后,感觉各有优势吧!两类产品设计理念和功能迥异,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和互相借鉴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多数客户对于数据防泄密产品的选择往往不够重视,将其和普通的软件产品等同对待。而事实上,数据防泄密项目和现有的企业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并非简单的加密一些文件或者硬盘了事。从这几年的应用情况看,数据防泄密项目想要实施成功,除了选择合适自身的产品外,更加需要客户的重视和配合,其难度不亚于ERP项目。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仓促的选择产品并实施,项目失败率几乎就是100%。这样的反面案例数不胜数。
    下面简单讲述一下两者的区别: 
    文件透明加密的设计思路是基于windows的文件系统(过滤)驱动(IFS)技术,工作在windows的内核层。我们 在安装计算机硬件时,经常要安装其驱动,如打印机、U盘的驱动。文件系统驱动就是把文件作为一种设备来处 理的一种虚拟驱动。当应用程序对某种后缀文件进行操作时,文件驱动会监控到程序的操作,并改变其操作方式 ,当使用者在打开或编辑指定文件时,系统将自动对加密的数据进行解密,让使用者看到的是明文。保存数据的 时候,系统自动对数据进行加密,保存的是密文。而没有权限的人,无法读取保密数据,从而达到数据保密的效 果。 
    优点:针对小型的办公文件,例如一些简单的报表、word等文件处理时效果较好,而且很直观,效率高。 
    缺点:针对开发行业较为吃力,因为有加密的过程,所以会影响原程序处理速度,而且当程序或者系统因不 稳定而造成程序崩溃时,加密过程没有做完,最终文件无法被识别,这就是俗称的破坏文件。 

    环境加密的主要功能是给员工搭建一个工作模式,这个模式我们称作是沙盒模式。将所有与工作有关的数据全部放在沙盒模式中,员工必须进入沙盒模式才能打开机密数据。进入沙盒模式之后,他的所有可以泄密的操作,比如文件上传、U盘、外接电脑、复制粘贴、邮件、CD刻录、截屏、打印、上传、盗走硬盘、重做系统等等,都是受限制的。如果想拿出文件,必须走审批流程。员工如果不进入沙盒模式,那么沙盒模式下的所有保密文件都是无法查看访问的,同样也不可以访问服务器。沙盒是个容器,把涉密软件,文件扔到 容器中加密。而这个容器是透明的,使用者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采用最先进的磁盘过滤驱动,文件过滤驱动,网络过滤驱动等内核级纵深加密防泄密技术,每个模块只做自己最擅长的那块,所以非常稳定。没有进入沙盒模 式的人与进入加密模式的人区分与两个空间,相互隔绝,所以不用担心泄密。 
    优点:不绑定程序、文件,不区分文件大小,不影响速度,不影响上网,任何文件落地即加密,对系统采取只进不出的限制(源代码开发性质的防泄密用此类产品效果最佳)。 
    缺点:软件功能庞大,安装部署时较为复杂。需要在乙方工作人员协助下实施安装才能很快上手,且实施后维护非常安逸。 

    在和著名加密厂商深信达公司的领导人李经理的讨论中,李经理也对两种加密产品与影响做出一些具体的分析:

  项目风险分为以下几种:
1.数据加密后被破解的风险
文档加密是对应用软件进行控制,生成的文档在保存时被写入密钥,但该密文在装有加密产品客户端的电脑上被打开时,加密软件会先对密文自动解密,然后才能正常打开,也就是说,该加密文件,在内存中依然是明文存在的,可以通过“读内存”直接提取明文,绕过加密,安全级别较低;环境加密采用整体防护,非法外出的文件才会被加密,如果要破解,唯一的方式就是暴力破解,其难度相当大,安全级别高。
2.对人员使用习惯的改变
使用习惯改变越小,意味着项目推进的阻力越少。不管哪类产品,一旦上线,必然会导致员工以往的行为受到约束。比如,以往可以随便用qq外发文件,现在无法发送或者发送出去的都是密文。在这一点上,文档加密产品对人员使用习惯的改变较小,员工可以自由的发送非加密性质的文件,优于整体防护类产品,但同时带来的风险也较大,有可能员工会将敏感数据伪造成非加密性质文件。但无论哪类产品,员工都必须按照设定的方式重新规范自身行为,这点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推动。
3.数据的损毁几率
加密就要解密,也必然存在加密和解密失败的风险,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数据损毁,极大影响员工的日常工作,导致系统无法上线。在这点上,整体防护类产品要远优于文档加密类,因为文档加密对数据有直接和频繁的加解密处理,数据损毁率很高,整体防护类产品的加密在数据传输边界
处进行,对数据本身不做处理,损毁率很小。从以往的项目经验看,损坏数据几乎已经成为文档加密产品的代名词和无法逾越的瓶颈(尤其是终端环境复杂的研发制造型企业里),而整体防护类产品不会出现此类情况。
4.应用系统升级风险
前面提到过文档加密是通过控制软件来加密,必然会涉及到软件版本的问题,例如:某一文档加密软件现在可以支持到WORD2010,将来微软新推出了WORD2012,这时候必须要开发商将WORD2012添加为受控软件才可以实现加密,用户可能还要为此不断升级而增加一系列的费用;而环境加密不存在此类风险。
5.管理制度变更风险
管理制度变更风险指数据保密系统上线后,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出现一定的变化,此时,数据保密系统必然要随之进行一定的调整。如果不能快速和有条理的完成调整工作,将会对企业正常的管理和生产秩序造成极大干扰。文档加密产品只能以“文档“为主要管理维度,和管理制度之间并无直接对应关系。当制度改变时,需要同时熟悉文档加密系统和管理流程的人员进行调整,该调整并无标准步骤和过程,存在很大的操作风险。整体防护类产品基于“数据风险管理体系“的设计理念与企业的管理流程密切相关,任何一条数据保密策略必然对应着一条显性或隐形的管理制度。比如外发邮件时的黑白名单管理、是否加密控制就和企业的外发管理制度完全匹配。当企业管理制度和流程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找到对应的策略并进行修改,就可以完整相应的调整工作,简单快速。
6.产品下线风险
下线风险指企业在某些因素的推动下,需要卸载数据保密系统并恢复到系统上线前状态时面临的风险。
对于文档加密产品来说,加密数据以单个加密文件的形式散落在内网的各个终端上,取消数据加密对业务系统造成的干扰并恢复数据将是一个及其复杂和漫长的过程。企业需要付出的下线成本不亚于上线成本。这使得企业的应用信息完系统完全被加密系统“挟持“,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风险,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让企业付出沉重代价。
对于整体防护类产品,所有数据在没有任何受控策略下,都会以明文形式传输和应用,管理员可以随时通过删除”数据出口“处的加密策略,迅速消除加密体系对原有信息体系的影响,下线风险极低。

通过以上6点对比,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大中型研发制造型企业来说,整体防护类产品的理念更为适用。归根结底,整体防护类产品更看重与现有信息系统和管理制度的匹配与融合,文档加密类产品更看重对操作者使用习惯的影响和改变,因此,环境加密需要企业做出一定的投入和让步来确保防泄密系统的顺利上线,但是一旦上线以后,运行将更为顺畅,后期管理和维护更为容易;文件加密更符合目前客户对于加密产品的普遍看法”不泄露数据,不影响工作“,但潜在的风险很大;环境加密更像是个系统,文件加密更像个软件,环境加密更适合于大中型企业的整体管理需求,文件加密更适合于小规模企业的快速应用。
以上分析主要基于两类产品的设计理念,但好的理念未必会真正附诸实现,所以,考察厂家的实力和案例非常的重要,具体案例是否属实,应用环境如何,需要更多的实地考察和交流。

最后

以上就是温暖路灯为你收集整理的企业如何正确挑选源代码加密软件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企业如何正确挑选源代码加密软件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48)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