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第一章 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 1. 罗森塔尔效应:期望能产生奇迹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前苏联]霍姆林斯基
1.罗森塔尔效应:期望能产生奇迹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和期待,而是被埋没在人群中,那么他很可能就这样一直平庸下去;而当他被周围人寄予厚望并频频鼓励时,他却能宛若新生,仿佛突然间充了电一样,做出一番令人不可思议的“壮举”。
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应”,心理学上叫做“罗森塔尔效应”。
认识“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小群(A群)交给一个实验员,说“这一 群老鼠是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请你来训练”;把另一群(B群)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
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对这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让老鼠穿越迷宫,结果发现,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聪明得多,都跑出去了。
其实,罗森塔尔对这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聪明。当实验员认为这群老鼠特别聪明时,他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 训练,结果这些老鼠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反之,另外那个实验员用对待普通老鼠的方法训练,也就把老鼠训练成了普通的老鼠。
罗森塔尔立刻把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进行一项实验:
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共选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当初那份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在这8个月里,谎言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老 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这个实验结果深刻地表明了一点: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结果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引起轰动。
此后,布罗菲等人又作了一个实验,把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成功的个人期望与学生学业成绩是相辅相成的。克雷纳 等人于1978年对4300名儿童进行了4年的纵向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期望明显地引起了学生成绩的变化。
现在,人们就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一个寓言
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
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给她起名叫盖拉蒂。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盖拉蒂,他给 它穿上美丽的长袍,每天守着它,亲吻它、拥抱它。虽然盖拉蒂依然是一尊雕塑,但皮格马利翁仍然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
皮格马利翁的执著爱情和真切期望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忒,女神给了雕塑生命,使她活了起来。
皮格马利翁的幻想变成了现实,盖拉蒂真的成了他的妻子。
这个神话故事告诉我们:期望能产生奇迹!
积极期望产生积极结果
不止一次听到过周围成功人士这么解读他们成功的动力:“小时候爷爷就说我聪明,将来一定能读大学,我就真的读了大学。”“有一次上课,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将来一定能成作家,我就这样成了作家。”
表面看来,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积极暗示,造就了以后顺理成章的成功。究其背后,却掩藏着深刻的道理与隐喻。
很多事实都证明,人的能力、性格等的形成,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期待以及他对自己的期待。由于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心理能量较弱,受 暗示性较强,容易被大人的期待所左右。孩子很容易相信和接受别人的判断,外来的期待就内化成为自己对自己的预期和判断。而当一个人相信了自己是怎样的人, 就很可能成为这样的人。这可以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例如,孩子们凑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议论:某科老师喜欢我,某科老师讨厌我……在这些孩子身上,很可能出现偏科的现象。通常,老师对学生寄予较高 的期望,会使学生加倍努力,克服困难,以取得好成绩,反之亦然;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好,因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也高,反之亦然。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价值同样会影响孩子,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天才”,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待,孩子愿意全力以赴地去改变自己。相反,如果父母天天挑剔孩子,总把缺点拿出来说,很容易在孩子心中产生一种感觉:我不是好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好不了了……
即便当孩子长大以后,仍未完全走出以往他人的期待所内化而成的对自己的期待,即使那并无多少事实依据。于是,曾被期许为前途远大的孩子,有较多机 会真的成为发展良好的成年人,并且也对自己周围的人有较多正向的期许;而曾被视为不上进也不可能上进的孩子,则容易在他人的失望中学会对自己的放弃,在他 人“我早就知道他不行”的摇头鄙夷中,较可能郁郁不得志,并且会用同样挑剔、不满、沮丧的眼光看待后来人。
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中,便有了“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的无力和牢骚,有了振翅欲飞却难以相信自己会飞的迷茫,因为早期听到 过太多的“这不可能”一类的预见。寻找到被负向期待、被否定的经历来源,也并不一定能解决今日的不甘和困惑,因为那负面期待早已融入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因 为相信已久,而难以去除。
小故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四川绵竹东汽中学学生王丽所在的高三(1)班正在上历史课。整栋楼坍塌后,王丽被预制板和乱石压住。
埋在废墟中的王丽渐渐支撑不住,昏睡过去。晚上,她隐约听见挖土机在外面轰轰作响和其他一些声音,她大声地呼救,随即听到了外面的回应:“幺儿,我是你爸爸,你一定要坚持,武警10分钟后到。”
等待救援的时间不知有多长,王丽一直听着爸爸不断的安慰声。来自亲人的话语使她充满了信心,她坚持到天亮被救出后,这才发现:爸爸根本没在现场,是几名素不相识的好心叔叔冒充她的父亲!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次典型的“罗森塔尔效应”。那几个假扮王丽父亲的好心人也许不懂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但他们懂得父母的话给孩子巨大的鼓舞作用,一声声“幺儿”的鼓励,使王丽在废墟中有信心坚持下去。
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着偏见,孩子就会缺乏自知和自控的能力。
没有一个家长会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人格健康,可是,应该警觉的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会无形中引领孩子的走向。很多父母在抱怨孩子的种种“不行”时,却没有想到,这种抱怨在无意中放大和加速了孩子的“不行”!
孩子由于年龄和认知上的局限性,往往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父母应积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使孩子有一种良好的期待心理,从而树立“我能够成功”的信念,这一点对于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
因此,无论孩子曾经是多么的“愚笨”,父母都应该永远对孩子抱有热切的期望,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这种期望。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对孩子越抱有期望, 孩子越感受到这种热切的期望,他就越相信自己能做到,也会越努力地使自己的行为契合这种期望。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让孩子感受到这种期望。实际上,如 果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与期望,并把这种效应用于孩子身上,将会看到孩子身上所起的明显的变化。
要提醒父母们的是,期待要掌握分寸,避免“过犹不及”。过度的期望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喘不过气来,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就不好了。因此,对孩子的期 望要适度,要让孩子觉得不是做“白日梦”,而是他确实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目标,这样他才会有奔头,才会愿意去努力。
名人故事
爱因斯坦长到4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小学了,爱因斯坦功课很差,表现得仍然很平庸,训导主任曾向爱因斯坦的父亲断言:“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
面对人们的讥笑和议论,尤其是面对训导主任给儿子下的结论,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并没有对孩子失去信心,他相信爱因斯坦一定能成才,并且期望他能做出伟大的事业。父亲对爱因斯坦说:“你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不久就会明白的。”
为了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父亲为爱因斯坦买了积木,让他搭房子,搭好一层,便表扬和鼓励一次,结果,爱因斯坦情绪高涨地一直搭到了14层。
父亲的期望,点燃了爱因斯坦心头的希望之火,让爱因斯坦振作起来,使他以一种不断进取的心态,努力奋进,最终成为举世瞩目的伟大的物理学家。
1.罗森塔尔效应:期望能产生奇迹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和期待,而是被埋没在人群中,那么他很可能就这样一直平庸下去;而当他被周围人寄予厚望并频频鼓励时,他却能宛若新生,仿佛突然间充了电一样,做出一番令人不可思议的“壮举”。
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应”,心理学上叫做“罗森塔尔效应”。
认识“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小群(A群)交给一个实验员,说“这一 群老鼠是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请你来训练”;把另一群(B群)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
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对这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让老鼠穿越迷宫,结果发现,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聪明得多,都跑出去了。
其实,罗森塔尔对这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聪明。当实验员认为这群老鼠特别聪明时,他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 训练,结果这些老鼠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反之,另外那个实验员用对待普通老鼠的方法训练,也就把老鼠训练成了普通的老鼠。
罗森塔尔立刻把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进行一项实验:
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共选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当初那份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在这8个月里,谎言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老 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这个实验结果深刻地表明了一点: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结果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引起轰动。
此后,布罗菲等人又作了一个实验,把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成功的个人期望与学生学业成绩是相辅相成的。克雷纳 等人于1978年对4300名儿童进行了4年的纵向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期望明显地引起了学生成绩的变化。
现在,人们就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一个寓言
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
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给她起名叫盖拉蒂。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盖拉蒂,他给 它穿上美丽的长袍,每天守着它,亲吻它、拥抱它。虽然盖拉蒂依然是一尊雕塑,但皮格马利翁仍然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
皮格马利翁的执著爱情和真切期望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忒,女神给了雕塑生命,使她活了起来。
皮格马利翁的幻想变成了现实,盖拉蒂真的成了他的妻子。
这个神话故事告诉我们:期望能产生奇迹!
积极期望产生积极结果
不止一次听到过周围成功人士这么解读他们成功的动力:“小时候爷爷就说我聪明,将来一定能读大学,我就真的读了大学。”“有一次上课,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将来一定能成作家,我就这样成了作家。”
表面看来,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积极暗示,造就了以后顺理成章的成功。究其背后,却掩藏着深刻的道理与隐喻。
很多事实都证明,人的能力、性格等的形成,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期待以及他对自己的期待。由于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心理能量较弱,受 暗示性较强,容易被大人的期待所左右。孩子很容易相信和接受别人的判断,外来的期待就内化成为自己对自己的预期和判断。而当一个人相信了自己是怎样的人, 就很可能成为这样的人。这可以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例如,孩子们凑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议论:某科老师喜欢我,某科老师讨厌我……在这些孩子身上,很可能出现偏科的现象。通常,老师对学生寄予较高 的期望,会使学生加倍努力,克服困难,以取得好成绩,反之亦然;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好,因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也高,反之亦然。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价值同样会影响孩子,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天才”,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待,孩子愿意全力以赴地去改变自己。相反,如果父母天天挑剔孩子,总把缺点拿出来说,很容易在孩子心中产生一种感觉:我不是好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好不了了……
即便当孩子长大以后,仍未完全走出以往他人的期待所内化而成的对自己的期待,即使那并无多少事实依据。于是,曾被期许为前途远大的孩子,有较多机 会真的成为发展良好的成年人,并且也对自己周围的人有较多正向的期许;而曾被视为不上进也不可能上进的孩子,则容易在他人的失望中学会对自己的放弃,在他 人“我早就知道他不行”的摇头鄙夷中,较可能郁郁不得志,并且会用同样挑剔、不满、沮丧的眼光看待后来人。
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中,便有了“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的无力和牢骚,有了振翅欲飞却难以相信自己会飞的迷茫,因为早期听到 过太多的“这不可能”一类的预见。寻找到被负向期待、被否定的经历来源,也并不一定能解决今日的不甘和困惑,因为那负面期待早已融入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因 为相信已久,而难以去除。
小故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四川绵竹东汽中学学生王丽所在的高三(1)班正在上历史课。整栋楼坍塌后,王丽被预制板和乱石压住。
埋在废墟中的王丽渐渐支撑不住,昏睡过去。晚上,她隐约听见挖土机在外面轰轰作响和其他一些声音,她大声地呼救,随即听到了外面的回应:“幺儿,我是你爸爸,你一定要坚持,武警10分钟后到。”
等待救援的时间不知有多长,王丽一直听着爸爸不断的安慰声。来自亲人的话语使她充满了信心,她坚持到天亮被救出后,这才发现:爸爸根本没在现场,是几名素不相识的好心叔叔冒充她的父亲!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次典型的“罗森塔尔效应”。那几个假扮王丽父亲的好心人也许不懂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但他们懂得父母的话给孩子巨大的鼓舞作用,一声声“幺儿”的鼓励,使王丽在废墟中有信心坚持下去。
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着偏见,孩子就会缺乏自知和自控的能力。
没有一个家长会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人格健康,可是,应该警觉的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会无形中引领孩子的走向。很多父母在抱怨孩子的种种“不行”时,却没有想到,这种抱怨在无意中放大和加速了孩子的“不行”!
孩子由于年龄和认知上的局限性,往往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父母应积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使孩子有一种良好的期待心理,从而树立“我能够成功”的信念,这一点对于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
因此,无论孩子曾经是多么的“愚笨”,父母都应该永远对孩子抱有热切的期望,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这种期望。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对孩子越抱有期望, 孩子越感受到这种热切的期望,他就越相信自己能做到,也会越努力地使自己的行为契合这种期望。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让孩子感受到这种期望。实际上,如 果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与期望,并把这种效应用于孩子身上,将会看到孩子身上所起的明显的变化。
要提醒父母们的是,期待要掌握分寸,避免“过犹不及”。过度的期望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喘不过气来,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就不好了。因此,对孩子的期 望要适度,要让孩子觉得不是做“白日梦”,而是他确实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目标,这样他才会有奔头,才会愿意去努力。
名人故事
爱因斯坦长到4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小学了,爱因斯坦功课很差,表现得仍然很平庸,训导主任曾向爱因斯坦的父亲断言:“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
面对人们的讥笑和议论,尤其是面对训导主任给儿子下的结论,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并没有对孩子失去信心,他相信爱因斯坦一定能成才,并且期望他能做出伟大的事业。父亲对爱因斯坦说:“你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不久就会明白的。”
为了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父亲为爱因斯坦买了积木,让他搭房子,搭好一层,便表扬和鼓励一次,结果,爱因斯坦情绪高涨地一直搭到了14层。
父亲的期望,点燃了爱因斯坦心头的希望之火,让爱因斯坦振作起来,使他以一种不断进取的心态,努力奋进,最终成为举世瞩目的伟大的物理学家。
第一章 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 2. 天赋递减法则:教育孩子越早越好
100多年前,进化论的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的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她是专门来请教达尔文先生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最好。达尔文问客人:“您的孩子多大了?”客人答道:“才两岁半。”达尔文不无惋惜地说:“夫人,您已经迟了,迟了两年半。”
在孩子的一生中,早期的教育很重要!
天赋递减法则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潜能培养遵循着一种奇特的规律――天赋递减规律,即儿童的天赋随着年龄增大而递减,教育得越晚,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少。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潜在能力,而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前几年是一个人智力发展最快和最佳的时期,因此,早期教育是开发儿童潜能的必要方式之一。著名的 早期教育专家蒙泰梭利在《吸收性的心智》一书中明确指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并非大学念书的阶段,而是人生最早期,它是智力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而且,不 仅是智力,还有其他的心智潜能……
假如把儿童生来就具有的潜能以100分来计算,如果从孩子一生下来就进行科学的教育,那么很有可能孩子长大后就会具有100分的能力;如果从孩子 5岁开始教育,我们假定仍旧进行十分科学的教育,那么长大以后,只能具有80分的能力;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就是教育得再科学,长大后也只能达到60 分;如果到15岁以后才开始教育,成人后连40分都难以达到了。
很多人认为,人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并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教育。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人的大脑在刚开始发育时是大脑感应度最强的时期,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感应度开始逐步减退,就和绷紧了的弦一样慢慢松弛下来。
如果将人的婴儿期看成一个起点,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适应环境的灵敏度反而会逐步减退,适应的速度也会越来越慢。随着人年龄的逐渐增长,如果不能通过受教育获得新的能力,他的内在能力会迅速消失。
这就如一棵橡树,假如它能够充分地生长,可以长到30米,那么这棵橡树就具有长到30米高的潜能。但事实上,能够长到30米的橡树很少,如果放任 其自生自灭,一般只能长到12~15米,生长环境不好的甚至只能长到6~9米;如果肥料充足,再加上精心培育,则可以长到18~21米,甚至是24~26 米。
用音乐开启“天才教育”的大门而轰动全世界的铃木镇一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在学习某种技巧的时候,十几岁的孩子不管怎样努力都达不到要求,但是才几岁大的孩子却很容易就达到了,越是幼小的孩子,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在我国国民教育普及的今天,杰出的手工艺人反而少了,这也是天赋递减法则的一个体现。据有经验的老渔夫说,如今没有像过去那样善于游泳、摇橹、撒网的人了,这是因为孩子们在十一二岁期间都在上学,而水上功夫必须从十岁左右开始练起。
孩子的外语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从10岁以前开始学习使用外语,就很难掌握地道的外国口音,腔调总会有点“怪”。甚至不少专家认为,钢琴如果不从 5岁开始练,小提琴如果不从3岁开始练,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也就是说,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发展期内进行培养,就会出现儿童潜能递减的现象,这就是 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的根本原因。
小故事
英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诗人司各特伯爵和夫人携带新生儿出海旅行,在非洲海岸遇到风暴,船翻人亡。
幸好司各特一家三口逃到一个荒岛。但是,几天后,司各特夫妇便在热带丛林中病死,儿子被一好心的猩猩收养了。
20年后,一艘英国商船在这里停泊,发现了司各特的儿子,他已经长成了一位健壮的小伙子。然而,他不会说话,甚至和猩猩一样,经常用四肢行走。
人们把他带回英国,科学家把他像婴儿一样教育,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小司各特只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和双腿走路。但是,仍然说不出一个连贯的句子,如果要表达自己的意思,更多的是像大猩猩一样的吼叫。
小司各特生下来的智商就不高吗?
不是的,而是失去了教育的最佳时期!
教育孩子越早越好
自出生之日起,孩子就会通过嘴、舌头及其他感官来探索外界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人从生命的开始,就有了感知的欲望。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教育他 们应从适当的年龄开始。事实上,生命本身就赋予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日本古代驯养名莺的方法很好地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据说,野生幼莺在很小的时候,驯莺人就把它从巢穴里捉来进行周密训练。在这些野莺的身旁,通常放着一只名莺,名莺的欢叫异常优美。驯莺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幼莺每天都能听到名莺的叫声,使野莺也能叫出美丽的声音。
当优美的声音传进幼莺的耳畔,幼莺的生理机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改变了,不断跟随名莺的“教育”发生变化。在幼莺向名莺的发展过程中,驯莺人还要 进行其他训练。驯莺人认为,如果没有第一步训练作为基础,就没有必要进行后面的训练了。也就是说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挑选一只能起示范作用的名莺是最重要的 步骤,这样便于幼莺模仿名莺的叫法。
其实,不管是幼儿还是幼莺,如果在幼年时期就对他们施以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深深地记住这些内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教育学家一直提倡儿童应尽早地进行教育。在一般情况下,2岁的幼儿就应该开始接受教育,主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3岁~4岁的儿童要进行系统的知识训练。
曾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指出:“在刚满2岁时,每个儿童都是语言天才,但是如果这种能力得不到加强,在五六岁的时候就会迅速地消退。”越是接近零 岁,这种潜能就越发充足,内在能力也就越高。因此,进行早期教育的时间越早、越及时,孩子异乎寻常的能力就越能被挖掘出来。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的成长过 程也已经证明,天才不是天生的,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3岁的莫扎特就能登上音乐厅的舞台演奏乐曲了,这么出色的音乐素质源于什么呢?毫无疑问,是他的家庭环境所具有的良好音乐气氛。
莫扎特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宫廷演奏家和优秀的作曲家。当莫扎特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父亲为了培养他的乐感,每天都让儿子听5支不同旋律的钢琴曲, 经过这样的教育,莫扎特在3岁时就已经能登台演出了。很难想象,如果不是父亲的精心培养,莫扎特的潜在能力还能不能如此迅速地被发掘出来?
很多人认为,从事某些行业或者成为优秀的人,都需要有特殊的才能,但是婴儿不会说话,我们怎么知道他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呢?因此,只要从婴儿时期 就开始进行强化训练,就能把孩子的内在能力开发训练出来,使之成为优秀的人。如果想培养孩子们超常的能力,万万不可错失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只要及时地对孩 子施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就会在他们身上看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家教故事
1800年,52岁的德国人卡尔?威特喜得一子。可令人沮丧的是,这个婴儿反应迟钝,显得极为痴呆。卡尔?威特曾悲伤地叹息:“我究竟有何罪孽, 上帝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妻子也很泄气:“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就是邻居也为此感到担忧,纷纷劝慰他们要“想开点”。
然而,卡尔?威特并没有绝望。他相信,只要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一般的孩子都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他制定了周密而严格的教育方案,并且踏踏实实地按 照自己的计划去实行。结果这个被人嫌弃的傻孩子很快就让邻居们刮目相看了。小威特在*岁时已能够自如地运用德、法、意、拉丁、英和希腊等6国语言,通晓动 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哈根大学,12岁发表论文,14岁不到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之后又获法学博 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卡尔?威特对小威特进行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写在一本名为《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书中,这也许是世界上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
早期教育不得“揠苗助长”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学龄前就对孩子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投资”,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这本来是一种好现象。但有些父母却过于性急,结果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我们来看一个寓言:中国春秋时候宋国有一个人,嫌他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就到地里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点。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枯死了。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揠苗助长的故事。
如果家长们忽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教育的规律,急于求成,结果也如这个宋国人一样,只会是弄巧成拙。
据报道,有一位母亲给她5岁的孩子每天都布置许多学习任务,不是写生字,就是算简单的加减法。孩子没有玩的时间,也失去了和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变 得呆呆的。母亲全不理会,认为只要上学学习好就行了。结果上学以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母亲根本就不相信:我的孩子在幼儿期就认识七八百字,会10以上 的加减法,怎么上学后反而不如别的孩子?
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呆孩子不善于机变,例题都是活的,他怎么会应对?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规律。如果父母只凭良好的主观愿望,忽略了科学的方法,这样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有的父母想要孩子识字,但又不讲 教育方法,仅仅在纸上写几个字,让孩子照葫芦画瓢,进行模仿。这样教育,孩子毫无兴趣,自然也学不好。父母便认为孩子是在偷懒,往往采取惩罚的手段。这样 的教育方法,只会让父母累,孩子苦,但收效甚微。这种教育方法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将来上了学后,也会对学习发怵,甚至出现逃学的行为。
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和直观的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在理解事物时,是借助具体事物和直观行动进行的。因此,过早地让他们背唐诗、学习加减法等,往 往只能是死记硬背或是囫囵吞枣。说他们会吧,又不会;说他们懂吧,也似懂非懂,就像煮了一锅“夹生饭”。俗话说,“回笼的馒头不好熟”。等上了小学,老师 对这锅“夹生饭”也不好处理。
因此,早期教育应该注意科学的方法,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当孩子有了兴趣时,学习才会收效。例如,“寓教于玩”便是早期教育的好方法。因为孩子大多喜欢五颜六色的图画。父母可以在孩子卧室墙壁上贴上图片,让孩子照实物识字,或者用卡片以打扑克的形式教孩子识字。
“寓教于玩”也是教育幼儿的好方法。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财主家的孩子长到6岁,父母请私塾老师教孩子识字,可是老师怎么也没有办法让孩子 识一个字,这个孩子就是喜欢玩。父母认为是教师无能,连换了几个教师,还是无法让孩子识一个字。最后父母出高价悬赏,请天下有本事的老师。
有一位老师揭了悬赏榜,做了这个孩子的老师。这个老师很有观察力,他发现孩子最喜欢玩捏泥人,捏好便把泥人放在太阳底下晒。于是老师别出心裁,给泥人带上不同样式的帽子,帽上写有“赵钱孙李”一些名字,因为过去启蒙教育往往是从“百家姓”开始。
孩子很喜欢这个老师,很听老师的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后,老师便叫他把室外的泥人搬回室内上彩:“把戴斗笠的‘孙’搬回来!”上完彩以后又说:“把戴斗笠的‘孙’搬出去!”
就这样,孩子慢慢地学会了识字。父母称这位老师是天下第一奇才。
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急于求成,只能是“事倍功半”。
名人故事
由韦伯斯特编纂的《英语词典》是世界上最具有权威性的英语辞典之一。而韦伯斯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家庭成员对他的早期教育。
1785年,韦伯斯特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市。韦伯斯特的父亲为刚降生的孩子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富有想像力的教育计划,这项计划得 到了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与合作,并始终不渝地贯彻。根据老韦伯斯特的计划,在家庭中,父亲只操英语,母亲只讲法语,而祖父只用德语说话,其他语种绝对禁止 使用。家里还特意雇佣了一名北欧人作保姆,规定她也只能用本国语言说话。从小开始,父亲、母亲、祖父和保姆就用四种不同的语言与小韦伯斯特交流,他居然毫 不费力地掌握了这四国语言。等到小韦伯斯特长大了,开始接触了左邻右舍,对每个人都只用英语说话大惑不解。因为他一直以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运用不同的语 言在说话的。老韦伯斯特的教育计划终于在儿子身上开花结果了。韦伯斯特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十分顺利地从事了教师、记者、法律学家和语言家的工作。
25岁时,编撰出版了由缀字、语法和课文三部分组成的本国教科书,晚年终于完成了《英语辞典》的编纂。
在孩子的一生中,早期的教育很重要!
天赋递减法则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潜能培养遵循着一种奇特的规律――天赋递减规律,即儿童的天赋随着年龄增大而递减,教育得越晚,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少。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潜在能力,而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前几年是一个人智力发展最快和最佳的时期,因此,早期教育是开发儿童潜能的必要方式之一。著名的 早期教育专家蒙泰梭利在《吸收性的心智》一书中明确指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并非大学念书的阶段,而是人生最早期,它是智力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而且,不 仅是智力,还有其他的心智潜能……
假如把儿童生来就具有的潜能以100分来计算,如果从孩子一生下来就进行科学的教育,那么很有可能孩子长大后就会具有100分的能力;如果从孩子 5岁开始教育,我们假定仍旧进行十分科学的教育,那么长大以后,只能具有80分的能力;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就是教育得再科学,长大后也只能达到60 分;如果到15岁以后才开始教育,成人后连40分都难以达到了。
很多人认为,人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并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教育。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人的大脑在刚开始发育时是大脑感应度最强的时期,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感应度开始逐步减退,就和绷紧了的弦一样慢慢松弛下来。
如果将人的婴儿期看成一个起点,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适应环境的灵敏度反而会逐步减退,适应的速度也会越来越慢。随着人年龄的逐渐增长,如果不能通过受教育获得新的能力,他的内在能力会迅速消失。
这就如一棵橡树,假如它能够充分地生长,可以长到30米,那么这棵橡树就具有长到30米高的潜能。但事实上,能够长到30米的橡树很少,如果放任 其自生自灭,一般只能长到12~15米,生长环境不好的甚至只能长到6~9米;如果肥料充足,再加上精心培育,则可以长到18~21米,甚至是24~26 米。
用音乐开启“天才教育”的大门而轰动全世界的铃木镇一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在学习某种技巧的时候,十几岁的孩子不管怎样努力都达不到要求,但是才几岁大的孩子却很容易就达到了,越是幼小的孩子,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在我国国民教育普及的今天,杰出的手工艺人反而少了,这也是天赋递减法则的一个体现。据有经验的老渔夫说,如今没有像过去那样善于游泳、摇橹、撒网的人了,这是因为孩子们在十一二岁期间都在上学,而水上功夫必须从十岁左右开始练起。
孩子的外语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从10岁以前开始学习使用外语,就很难掌握地道的外国口音,腔调总会有点“怪”。甚至不少专家认为,钢琴如果不从 5岁开始练,小提琴如果不从3岁开始练,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也就是说,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发展期内进行培养,就会出现儿童潜能递减的现象,这就是 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的根本原因。
小故事
英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诗人司各特伯爵和夫人携带新生儿出海旅行,在非洲海岸遇到风暴,船翻人亡。
幸好司各特一家三口逃到一个荒岛。但是,几天后,司各特夫妇便在热带丛林中病死,儿子被一好心的猩猩收养了。
20年后,一艘英国商船在这里停泊,发现了司各特的儿子,他已经长成了一位健壮的小伙子。然而,他不会说话,甚至和猩猩一样,经常用四肢行走。
人们把他带回英国,科学家把他像婴儿一样教育,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小司各特只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和双腿走路。但是,仍然说不出一个连贯的句子,如果要表达自己的意思,更多的是像大猩猩一样的吼叫。
小司各特生下来的智商就不高吗?
不是的,而是失去了教育的最佳时期!
教育孩子越早越好
自出生之日起,孩子就会通过嘴、舌头及其他感官来探索外界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人从生命的开始,就有了感知的欲望。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教育他 们应从适当的年龄开始。事实上,生命本身就赋予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日本古代驯养名莺的方法很好地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据说,野生幼莺在很小的时候,驯莺人就把它从巢穴里捉来进行周密训练。在这些野莺的身旁,通常放着一只名莺,名莺的欢叫异常优美。驯莺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幼莺每天都能听到名莺的叫声,使野莺也能叫出美丽的声音。
当优美的声音传进幼莺的耳畔,幼莺的生理机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改变了,不断跟随名莺的“教育”发生变化。在幼莺向名莺的发展过程中,驯莺人还要 进行其他训练。驯莺人认为,如果没有第一步训练作为基础,就没有必要进行后面的训练了。也就是说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挑选一只能起示范作用的名莺是最重要的 步骤,这样便于幼莺模仿名莺的叫法。
其实,不管是幼儿还是幼莺,如果在幼年时期就对他们施以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深深地记住这些内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教育学家一直提倡儿童应尽早地进行教育。在一般情况下,2岁的幼儿就应该开始接受教育,主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3岁~4岁的儿童要进行系统的知识训练。
曾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指出:“在刚满2岁时,每个儿童都是语言天才,但是如果这种能力得不到加强,在五六岁的时候就会迅速地消退。”越是接近零 岁,这种潜能就越发充足,内在能力也就越高。因此,进行早期教育的时间越早、越及时,孩子异乎寻常的能力就越能被挖掘出来。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的成长过 程也已经证明,天才不是天生的,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3岁的莫扎特就能登上音乐厅的舞台演奏乐曲了,这么出色的音乐素质源于什么呢?毫无疑问,是他的家庭环境所具有的良好音乐气氛。
莫扎特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宫廷演奏家和优秀的作曲家。当莫扎特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父亲为了培养他的乐感,每天都让儿子听5支不同旋律的钢琴曲, 经过这样的教育,莫扎特在3岁时就已经能登台演出了。很难想象,如果不是父亲的精心培养,莫扎特的潜在能力还能不能如此迅速地被发掘出来?
很多人认为,从事某些行业或者成为优秀的人,都需要有特殊的才能,但是婴儿不会说话,我们怎么知道他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呢?因此,只要从婴儿时期 就开始进行强化训练,就能把孩子的内在能力开发训练出来,使之成为优秀的人。如果想培养孩子们超常的能力,万万不可错失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只要及时地对孩 子施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就会在他们身上看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家教故事
1800年,52岁的德国人卡尔?威特喜得一子。可令人沮丧的是,这个婴儿反应迟钝,显得极为痴呆。卡尔?威特曾悲伤地叹息:“我究竟有何罪孽, 上帝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妻子也很泄气:“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就是邻居也为此感到担忧,纷纷劝慰他们要“想开点”。
然而,卡尔?威特并没有绝望。他相信,只要从婴儿时期开始教育,一般的孩子都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他制定了周密而严格的教育方案,并且踏踏实实地按 照自己的计划去实行。结果这个被人嫌弃的傻孩子很快就让邻居们刮目相看了。小威特在*岁时已能够自如地运用德、法、意、拉丁、英和希腊等6国语言,通晓动 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哈根大学,12岁发表论文,14岁不到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之后又获法学博 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卡尔?威特对小威特进行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写在一本名为《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书中,这也许是世界上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
早期教育不得“揠苗助长”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学龄前就对孩子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投资”,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这本来是一种好现象。但有些父母却过于性急,结果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我们来看一个寓言:中国春秋时候宋国有一个人,嫌他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就到地里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点。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枯死了。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揠苗助长的故事。
如果家长们忽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教育的规律,急于求成,结果也如这个宋国人一样,只会是弄巧成拙。
据报道,有一位母亲给她5岁的孩子每天都布置许多学习任务,不是写生字,就是算简单的加减法。孩子没有玩的时间,也失去了和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变 得呆呆的。母亲全不理会,认为只要上学学习好就行了。结果上学以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母亲根本就不相信:我的孩子在幼儿期就认识七八百字,会10以上 的加减法,怎么上学后反而不如别的孩子?
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呆孩子不善于机变,例题都是活的,他怎么会应对?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规律。如果父母只凭良好的主观愿望,忽略了科学的方法,这样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有的父母想要孩子识字,但又不讲 教育方法,仅仅在纸上写几个字,让孩子照葫芦画瓢,进行模仿。这样教育,孩子毫无兴趣,自然也学不好。父母便认为孩子是在偷懒,往往采取惩罚的手段。这样 的教育方法,只会让父母累,孩子苦,但收效甚微。这种教育方法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将来上了学后,也会对学习发怵,甚至出现逃学的行为。
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和直观的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在理解事物时,是借助具体事物和直观行动进行的。因此,过早地让他们背唐诗、学习加减法等,往 往只能是死记硬背或是囫囵吞枣。说他们会吧,又不会;说他们懂吧,也似懂非懂,就像煮了一锅“夹生饭”。俗话说,“回笼的馒头不好熟”。等上了小学,老师 对这锅“夹生饭”也不好处理。
因此,早期教育应该注意科学的方法,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当孩子有了兴趣时,学习才会收效。例如,“寓教于玩”便是早期教育的好方法。因为孩子大多喜欢五颜六色的图画。父母可以在孩子卧室墙壁上贴上图片,让孩子照实物识字,或者用卡片以打扑克的形式教孩子识字。
“寓教于玩”也是教育幼儿的好方法。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财主家的孩子长到6岁,父母请私塾老师教孩子识字,可是老师怎么也没有办法让孩子 识一个字,这个孩子就是喜欢玩。父母认为是教师无能,连换了几个教师,还是无法让孩子识一个字。最后父母出高价悬赏,请天下有本事的老师。
有一位老师揭了悬赏榜,做了这个孩子的老师。这个老师很有观察力,他发现孩子最喜欢玩捏泥人,捏好便把泥人放在太阳底下晒。于是老师别出心裁,给泥人带上不同样式的帽子,帽上写有“赵钱孙李”一些名字,因为过去启蒙教育往往是从“百家姓”开始。
孩子很喜欢这个老师,很听老师的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后,老师便叫他把室外的泥人搬回室内上彩:“把戴斗笠的‘孙’搬回来!”上完彩以后又说:“把戴斗笠的‘孙’搬出去!”
就这样,孩子慢慢地学会了识字。父母称这位老师是天下第一奇才。
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急于求成,只能是“事倍功半”。
名人故事
由韦伯斯特编纂的《英语词典》是世界上最具有权威性的英语辞典之一。而韦伯斯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家庭成员对他的早期教育。
1785年,韦伯斯特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市。韦伯斯特的父亲为刚降生的孩子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富有想像力的教育计划,这项计划得 到了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与合作,并始终不渝地贯彻。根据老韦伯斯特的计划,在家庭中,父亲只操英语,母亲只讲法语,而祖父只用德语说话,其他语种绝对禁止 使用。家里还特意雇佣了一名北欧人作保姆,规定她也只能用本国语言说话。从小开始,父亲、母亲、祖父和保姆就用四种不同的语言与小韦伯斯特交流,他居然毫 不费力地掌握了这四国语言。等到小韦伯斯特长大了,开始接触了左邻右舍,对每个人都只用英语说话大惑不解。因为他一直以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运用不同的语 言在说话的。老韦伯斯特的教育计划终于在儿子身上开花结果了。韦伯斯特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十分顺利地从事了教师、记者、法律学家和语言家的工作。
25岁时,编撰出版了由缀字、语法和课文三部分组成的本国教科书,晚年终于完成了《英语辞典》的编纂。
第一章 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 3. 鱼缸法则: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在父母教育孩子方面,如果父母使用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会让孩子陷入无奈的境地,导致他们更多的反抗。相反,如果父母在自己的要求中带有尊重,维护孩子的自主性,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对父母的反抗就会少一些。
认识“鱼缸法则”
某公司办公室门口摆着的一个漂亮的鱼缸,鱼缸里有十几条产自热带的杂交鱼,它们长约三寸,脊背一片红色,头尤其大,长得很是漂亮。
小鱼们一直在鱼缸中开心地嬉戏着,它们时而游玩,时而小憩。每个来公司的人都会因为这些美丽的鱼而驻足停留。两年过去了,小鱼们的“个头”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三寸长,在小小的鱼缸里游刃有余地游来游去。
这一天,公司总裁的顽皮儿子来找父亲,看到这些长相奇特的小鱼,很好奇,于是非常兴奋地试图去抓出一只来。慌乱中,鱼缸被他推倒在地,碎了,鱼缸里的水四处横流,十几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苟延残喘。
办公室的人急忙把它们拣起来,但是鱼缸碎了,把它们安置在哪呢?人们四处张望,发现只有院子中的喷泉可以做它们暂时的容身之所。于是,人们把那十几条鱼放了进去。
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人们纷纷跑到喷泉边捞那些漂亮的小鱼。
十几条鱼都被捞起来了,但令他们惊讶的是,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那些鱼竟然都由三寸长疯长到了一尺。
对于鱼的突然长大,人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喷泉的水是活水,最有利于鱼的生长;有的说喷泉里可能含有某种矿物质,是它促进了鱼的生长;也有的说是那些鱼可能是吃了什么特殊的食物。但无论如何,都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喷泉要比鱼缸大得多。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鱼,三寸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鱼可以长到一尺。后来人们把这种由于给鱼更大的空间而带来更快成长的现象称为“鱼缸法则”。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地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应该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自由来控制自己的生活。父母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不要有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让孩子早日走出“鱼缸”,回归大海,学会自己的生存方式。
作为父母,应该除掉多余的担心,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选择方式,都有自己的想法,都 有自己的定位,每个孩子的世界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对生活的环境,孩子们已经逐渐形成自身的一套处事方式,家长不要过于强求孩子不愿做的事情。强制性 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只有孩子的逆反心理。
重要的是,父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强制者。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得到信任和尊重的孩子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家教故事
华人首富李嘉诚非常注重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
在两个儿子长到*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不仅让孩子列席旁听,孩子们还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有价值,李嘉诚很乐意接受,即使孩子的意见幼稚甚至可笑,他也会给予鼓励,而不是呵斥。
后来,两个儿子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他们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自己的抱负,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 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来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李嘉诚就像老鹰教子一样把孩子“赶出了巢穴”。于是,兄弟俩开始单飞了。后来,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成为领军人物。
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不依不靠的人格和品性,这远比给孩子安逸和享受要重要得多。
给孩子自由
每个孩子天生都拥有最彻底的好奇心和最真实的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执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结果很可能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出现反抗”。 例如,咖啡是苦的,辣椒是辣的,肥皂是涩的,泥巴是腥的……这已经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生活常识,孩子对这些是没有概念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亲自试过,所以 他们总是会想办法去尝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
即使在大人看来,孩子所做的事情有多么的错误与愚蠢,父母不应粗暴的命令,而应想办法给予引导,将自己的要求隐藏在得体的语言引导上,让孩子看清楚事情的真实面貌,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美国数学家哈里?科勒的老师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精通数学,通晓物理、天文,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在谈到如何才能教好学生的问题时,哈里?科勒 说:“教育学生就如同牧童放牛,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只凭性子硬牵着牛的鼻子走路,我们要学习那些有经验的农民,他们牵牛时,只到拐弯的地方才抖动 一下缰绳。”
哈里?科勒就是用这种方法教育学生的。他会借书给学生看,先让其自学,不懂可以问,解答时他也只是稍微提示一下。“我从来不像有的人喂孩子一样, 一灌一个饱,也不将食物嚼烂了喂给孩子吃,我只是引起他吃东西的兴趣,让他自己摸索着走,就像牵牛一样,到拐弯处才给他指引一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担当的应该是指导的角色,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路要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父母不可能背着他走一辈子,也不能替他铲除一路上所有的荆棘。
事实上,父母给孩子自由,对自身也是一种解放。很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因此对孩子将来的规划越来越多,甚至日常生活都要严加管理,时时刻刻地看管、监视和提防,这使得父母自己耗尽时间、心机和精力。
然而,结果却与愿望不相符。笼子里的鸟儿――孩子感叹:好没自由!父母这只鸟笼也慨叹:活着真累啊!
父母在“囚禁”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失去了自由。
台湾诗人非马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打开笼门,让鸟儿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打开笼门,飞走的鸟儿获得了自由,然而全诗的点睛之处在于,鸟儿获得自由的同时,鸟笼也获得了自由。
所以,父母最应该做的是:打开笼门,把自由还给“鸟儿”和“鸟笼”。也许当你打开笼门,鸟儿反倒愿意回来了。因为敞开的鸟笼已不再是牢房,而成了一个温暖的窝。
家教故事
台湾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从小就爱画画。有一天,父亲一时心血来潮,把正玩耍的蔡志忠与侄儿永宽、永台叫到身边,亲切地问他们:“你们长大后要做什 么呢?”永宽不假思索地昂头说:“我长大以后要当大总统!”永台叉着腰,也不甘示弱:“我想做警察,因为警察最神气!”轮到志忠,答得也干脆:“我啊,我 最想画招牌。”蔡志忠之所以有“画招牌”的想法,是因为他有一天偶尔路过“绘制电影海报”的师傅家,看到师傅用坐标放大的方法描绘电影人物,觉得又神气又 好玩。
这时,父亲并没有因为志忠志向渺小而不悦,更没有责备他胸无大志。
大约四五岁时,蔡志忠真的画出了“第一幅漫画”。那天父亲不在,蔡志忠溜进书房,看到桌上的瓶瓶罐罐,玩心大起,就顺手用毛笔沾满红墨汁在家中的 白墙上画了一个小人。看着自己抢眼的“第一幅”作品,蔡志忠挺乐的。但父亲回来后发现墙壁变了样,火冒三丈,追着儿子就要大打出手,但调皮的蔡志忠一溜烟 地跑开了。
事后,父亲冷静下来了,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次“涂鸦”事件。过了不久,父亲居然主动买了一块小黑板送给蔡志忠。这块小黑板和现今常见的木质黑板不同。是由一片磨平的灰色石板,四周再镶上木头边做成的。画笔也是一截石头,写在石板上的颜色是白色,可以用布抹掉。
从这一时刻起,一个多彩世界的帷幕拉开了。透过那支不起眼的笔,脑中构思的图案线条,便成了“画”。从此小黑板成了蔡志忠抒发情感的“田野”,成为促使他走上漫画之路的原动力。
父亲送小黑板之举,真可谓意义深远。父亲以宽容而客观的态度对待儿子不太“规矩”的行为。这样做,正是给了“嫩芽”出土见“阳光”的机会,而没有将它扼杀于“萌芽”状态。
有保护的放养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孩子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年龄太小等原因,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如果撒手不管,效果也不会很好。这时就需要进行“有保护地放养”,既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又进行必要的保护,而不是放任自流。
“有保护地放养”就是父母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心态,在关键时刻及时伸出援手,向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同时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
有些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采取宽容甚至纵容的态度,即使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也不闻不问。这些父母的理由是孩子小,理解能力较差,一些错误行为可以谅解,“树大自然直”,长大了就好了。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孩子小,缺乏正确的是非标准,有时难免多犯些错误。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改正这些错误。
给孩子自由,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得培养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及一个为自己生存负责的观念。要让孩子知道:他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达到他的目标。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例如,在教孩子系鞋带、铺床叠被的时候,父母要传导给孩子这样一个观念:这是你的事,你要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你必须做好你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如果你做不好,你就得自己负责任。
给孩子的自由也应该在遵守社会规则的范围内,不能放任孩子随心所欲做任何事。事实上要想在现代社会生存,每个人都有必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如果孩 子从小能将某些规则内化成习惯,他就不会觉得那些规则是难忍的束缚,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而那些没有任何规则意识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一个秩序化的社会 将感受到更多的压抑,甚至无法融入社会。
此外,社会通用的基本规则也能够帮助孩子适当地克制他们的任性,有计划地、有条理地去完成他们要做的事,而不用父母事事督促,时时检查。例如,在 给孩子自由安排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应该按时睡觉和起床,否则第二天上学将受到影响。这样的规则延伸到学习上,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作 业,什么时候该玩,用不着父母去催促。
如果孩子没写完作业就去玩,对他来说,就是顶着压力去玩,玩不痛快,只有做完了,他才能轻轻松松。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他学习的时候专心致志,尽力提高速度。这一好习惯如果养成了,不但孩子能够获得尊重和自由,家长也获得了很多自由,不用再为这类事情操心。
家教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他在1492~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因此名垂青史。
哥伦布从小就喜欢大海,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带着小弟小妹们去海边玩耍,或在海里游泳,或在海滩上做游戏,或拣美丽的贝壳。有时,他站在海边眺望远方,想象着外部世界的样子。后来,他读了《马可?波罗游记》,开始向往印度和中国,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同水手交上了朋友,经常帮水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水手们都很喜欢他,愿意把外部世界的情况告诉这个好奇的孩子。慢慢地,小哥伦布开始渴望自己长大了也能成为一名周游世界的水手。
小哥伦布的父亲是一名纺织工人,他理解儿子的志向,总想着能为他做些什么。
一天,父亲突然高兴地对他说:“儿子,你想不想乘船远航啊?”
“想啊,爸爸。可是,我没有机会出去。”小哥伦布沮丧地说。
“你放心,眼下就有一个机会。过几天,我要运一批纺织品去市场交易,本来想请一名水手去,但考虑到你从小就喜欢远航,我决定把这个机会给你。准备给我当助手吧。”
小哥伦布一听,高兴坏了:我终于能够像别的水手一样游走于世界各地了。
此后,哥伦布作为父亲的助手,曾经多次押送一条载满纺织品的小船去较远的地方进行实物交易,又从那里把奶酪和葡萄酒运回来。
正是父亲给他提供的实习机会,让小哥伦布走出了自己原来的生活范围,有幸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同时他也结识了更多的水手,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关于世界和航海知识。
认识“鱼缸法则”
某公司办公室门口摆着的一个漂亮的鱼缸,鱼缸里有十几条产自热带的杂交鱼,它们长约三寸,脊背一片红色,头尤其大,长得很是漂亮。
小鱼们一直在鱼缸中开心地嬉戏着,它们时而游玩,时而小憩。每个来公司的人都会因为这些美丽的鱼而驻足停留。两年过去了,小鱼们的“个头”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三寸长,在小小的鱼缸里游刃有余地游来游去。
这一天,公司总裁的顽皮儿子来找父亲,看到这些长相奇特的小鱼,很好奇,于是非常兴奋地试图去抓出一只来。慌乱中,鱼缸被他推倒在地,碎了,鱼缸里的水四处横流,十几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苟延残喘。
办公室的人急忙把它们拣起来,但是鱼缸碎了,把它们安置在哪呢?人们四处张望,发现只有院子中的喷泉可以做它们暂时的容身之所。于是,人们把那十几条鱼放了进去。
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人们纷纷跑到喷泉边捞那些漂亮的小鱼。
十几条鱼都被捞起来了,但令他们惊讶的是,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那些鱼竟然都由三寸长疯长到了一尺。
对于鱼的突然长大,人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喷泉的水是活水,最有利于鱼的生长;有的说喷泉里可能含有某种矿物质,是它促进了鱼的生长;也有的说是那些鱼可能是吃了什么特殊的食物。但无论如何,都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喷泉要比鱼缸大得多。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鱼,三寸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鱼可以长到一尺。后来人们把这种由于给鱼更大的空间而带来更快成长的现象称为“鱼缸法则”。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地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应该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自由来控制自己的生活。父母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不要有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让孩子早日走出“鱼缸”,回归大海,学会自己的生存方式。
作为父母,应该除掉多余的担心,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选择方式,都有自己的想法,都 有自己的定位,每个孩子的世界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对生活的环境,孩子们已经逐渐形成自身的一套处事方式,家长不要过于强求孩子不愿做的事情。强制性 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只有孩子的逆反心理。
重要的是,父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强制者。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得到信任和尊重的孩子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家教故事
华人首富李嘉诚非常注重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
在两个儿子长到*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不仅让孩子列席旁听,孩子们还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有价值,李嘉诚很乐意接受,即使孩子的意见幼稚甚至可笑,他也会给予鼓励,而不是呵斥。
后来,两个儿子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他们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自己的抱负,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 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来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李嘉诚就像老鹰教子一样把孩子“赶出了巢穴”。于是,兄弟俩开始单飞了。后来,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成为领军人物。
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不依不靠的人格和品性,这远比给孩子安逸和享受要重要得多。
给孩子自由
每个孩子天生都拥有最彻底的好奇心和最真实的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执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结果很可能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出现反抗”。 例如,咖啡是苦的,辣椒是辣的,肥皂是涩的,泥巴是腥的……这已经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生活常识,孩子对这些是没有概念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亲自试过,所以 他们总是会想办法去尝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
即使在大人看来,孩子所做的事情有多么的错误与愚蠢,父母不应粗暴的命令,而应想办法给予引导,将自己的要求隐藏在得体的语言引导上,让孩子看清楚事情的真实面貌,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美国数学家哈里?科勒的老师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精通数学,通晓物理、天文,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在谈到如何才能教好学生的问题时,哈里?科勒 说:“教育学生就如同牧童放牛,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只凭性子硬牵着牛的鼻子走路,我们要学习那些有经验的农民,他们牵牛时,只到拐弯的地方才抖动 一下缰绳。”
哈里?科勒就是用这种方法教育学生的。他会借书给学生看,先让其自学,不懂可以问,解答时他也只是稍微提示一下。“我从来不像有的人喂孩子一样, 一灌一个饱,也不将食物嚼烂了喂给孩子吃,我只是引起他吃东西的兴趣,让他自己摸索着走,就像牵牛一样,到拐弯处才给他指引一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担当的应该是指导的角色,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路要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父母不可能背着他走一辈子,也不能替他铲除一路上所有的荆棘。
事实上,父母给孩子自由,对自身也是一种解放。很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因此对孩子将来的规划越来越多,甚至日常生活都要严加管理,时时刻刻地看管、监视和提防,这使得父母自己耗尽时间、心机和精力。
然而,结果却与愿望不相符。笼子里的鸟儿――孩子感叹:好没自由!父母这只鸟笼也慨叹:活着真累啊!
父母在“囚禁”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失去了自由。
台湾诗人非马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打开笼门,让鸟儿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打开笼门,飞走的鸟儿获得了自由,然而全诗的点睛之处在于,鸟儿获得自由的同时,鸟笼也获得了自由。
所以,父母最应该做的是:打开笼门,把自由还给“鸟儿”和“鸟笼”。也许当你打开笼门,鸟儿反倒愿意回来了。因为敞开的鸟笼已不再是牢房,而成了一个温暖的窝。
家教故事
台湾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从小就爱画画。有一天,父亲一时心血来潮,把正玩耍的蔡志忠与侄儿永宽、永台叫到身边,亲切地问他们:“你们长大后要做什 么呢?”永宽不假思索地昂头说:“我长大以后要当大总统!”永台叉着腰,也不甘示弱:“我想做警察,因为警察最神气!”轮到志忠,答得也干脆:“我啊,我 最想画招牌。”蔡志忠之所以有“画招牌”的想法,是因为他有一天偶尔路过“绘制电影海报”的师傅家,看到师傅用坐标放大的方法描绘电影人物,觉得又神气又 好玩。
这时,父亲并没有因为志忠志向渺小而不悦,更没有责备他胸无大志。
大约四五岁时,蔡志忠真的画出了“第一幅漫画”。那天父亲不在,蔡志忠溜进书房,看到桌上的瓶瓶罐罐,玩心大起,就顺手用毛笔沾满红墨汁在家中的 白墙上画了一个小人。看着自己抢眼的“第一幅”作品,蔡志忠挺乐的。但父亲回来后发现墙壁变了样,火冒三丈,追着儿子就要大打出手,但调皮的蔡志忠一溜烟 地跑开了。
事后,父亲冷静下来了,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次“涂鸦”事件。过了不久,父亲居然主动买了一块小黑板送给蔡志忠。这块小黑板和现今常见的木质黑板不同。是由一片磨平的灰色石板,四周再镶上木头边做成的。画笔也是一截石头,写在石板上的颜色是白色,可以用布抹掉。
从这一时刻起,一个多彩世界的帷幕拉开了。透过那支不起眼的笔,脑中构思的图案线条,便成了“画”。从此小黑板成了蔡志忠抒发情感的“田野”,成为促使他走上漫画之路的原动力。
父亲送小黑板之举,真可谓意义深远。父亲以宽容而客观的态度对待儿子不太“规矩”的行为。这样做,正是给了“嫩芽”出土见“阳光”的机会,而没有将它扼杀于“萌芽”状态。
有保护的放养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孩子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年龄太小等原因,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如果撒手不管,效果也不会很好。这时就需要进行“有保护地放养”,既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又进行必要的保护,而不是放任自流。
“有保护地放养”就是父母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心态,在关键时刻及时伸出援手,向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同时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
有些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采取宽容甚至纵容的态度,即使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也不闻不问。这些父母的理由是孩子小,理解能力较差,一些错误行为可以谅解,“树大自然直”,长大了就好了。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孩子小,缺乏正确的是非标准,有时难免多犯些错误。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改正这些错误。
给孩子自由,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得培养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及一个为自己生存负责的观念。要让孩子知道:他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达到他的目标。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例如,在教孩子系鞋带、铺床叠被的时候,父母要传导给孩子这样一个观念:这是你的事,你要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你必须做好你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如果你做不好,你就得自己负责任。
给孩子的自由也应该在遵守社会规则的范围内,不能放任孩子随心所欲做任何事。事实上要想在现代社会生存,每个人都有必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如果孩 子从小能将某些规则内化成习惯,他就不会觉得那些规则是难忍的束缚,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而那些没有任何规则意识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一个秩序化的社会 将感受到更多的压抑,甚至无法融入社会。
此外,社会通用的基本规则也能够帮助孩子适当地克制他们的任性,有计划地、有条理地去完成他们要做的事,而不用父母事事督促,时时检查。例如,在 给孩子自由安排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应该按时睡觉和起床,否则第二天上学将受到影响。这样的规则延伸到学习上,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作 业,什么时候该玩,用不着父母去催促。
如果孩子没写完作业就去玩,对他来说,就是顶着压力去玩,玩不痛快,只有做完了,他才能轻轻松松。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他学习的时候专心致志,尽力提高速度。这一好习惯如果养成了,不但孩子能够获得尊重和自由,家长也获得了很多自由,不用再为这类事情操心。
家教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他在1492~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因此名垂青史。
哥伦布从小就喜欢大海,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带着小弟小妹们去海边玩耍,或在海里游泳,或在海滩上做游戏,或拣美丽的贝壳。有时,他站在海边眺望远方,想象着外部世界的样子。后来,他读了《马可?波罗游记》,开始向往印度和中国,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同水手交上了朋友,经常帮水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水手们都很喜欢他,愿意把外部世界的情况告诉这个好奇的孩子。慢慢地,小哥伦布开始渴望自己长大了也能成为一名周游世界的水手。
小哥伦布的父亲是一名纺织工人,他理解儿子的志向,总想着能为他做些什么。
一天,父亲突然高兴地对他说:“儿子,你想不想乘船远航啊?”
“想啊,爸爸。可是,我没有机会出去。”小哥伦布沮丧地说。
“你放心,眼下就有一个机会。过几天,我要运一批纺织品去市场交易,本来想请一名水手去,但考虑到你从小就喜欢远航,我决定把这个机会给你。准备给我当助手吧。”
小哥伦布一听,高兴坏了:我终于能够像别的水手一样游走于世界各地了。
此后,哥伦布作为父亲的助手,曾经多次押送一条载满纺织品的小船去较远的地方进行实物交易,又从那里把奶酪和葡萄酒运回来。
正是父亲给他提供的实习机会,让小哥伦布走出了自己原来的生活范围,有幸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同时他也结识了更多的水手,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关于世界和航海知识。
第一章 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 4. 马太效应:公正地对待孩子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将心态放平,公正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无论他们表现好或是表现差,都应该尊重他们。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来自《圣经》中的金科玉律
《圣经》中“马太福音”一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主人要到国外去,临走之前,将他的三个仆人叫来,将财产委托他们保管。
主人给了第一个仆人5个塔伦特(注:古罗马货币单位),第二个仆人2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1个塔伦特。
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5个塔伦特做买卖,又赚了5个塔伦特;第二个仆人用2个塔伦特做生意,也赚到了2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则把1个塔伦特埋到了地下。
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拿到5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5个塔伦特来见主人,他对自己的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5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5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同样,拿到2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他另外2个塔伦特来了,他对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2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2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最后,拿到1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里,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家伙,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等我回来后连本带利还给我。”说着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1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5个塔伦特的人。”
“可是他已经拥有10个塔伦特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故事的寓意很简单,就是让富有者更加富有,让贫穷者更加贫穷。
开始人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甚至还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简直就是强盗逻辑。直到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 特?莫顿首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人们才惊醒:原来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 种积累优势,就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例如,名声在外的人,更容易出名;大企业可以尽情地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小企业却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容貌漂亮的人,更容易引人注意,还会赢得更多的机会;朋友多的人,更有可能结交更多的人……
有一幅题为“成名以后”的漫画就讽刺了这种现象:一位编辑指着青年作家身边的装满废纸的纸篓说:“这些我们全都发表。”这说明,一个人如果出了 名,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并不成熟的“退稿”,甚至粗制滥造的“废稿”,也会变为“名篇杰作”,甚至他的一言一行也可能被奉为圭臬。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 每每小声嘀咕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
人生也存在残酷的“马太效应”。从学习成绩看,成绩好的学生能考上好高中,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容易考上好大学,毕业求职也更加容易;成绩不好的学 生只能上普通高中,考上好大学的概率要低一些,毕业求职也会受到影响。再从性格看,有自信的人和没自信的人结果也不一样,前者敢争天下先,不但获得的机会 比别人多,还会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处境也越来越好;后者处处退缩,不但捞不着什么好处,反而处处受限,慢慢的性格会变得更加自卑、自闭,甚至自暴自弃,处 境也就越来越差。
小故事
曾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曾向记者讲述了让他受益终身的一堂课:
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盯住黑点,拖着长音异口同声地喊道:“一个黑点!”
老师非常沮丧,严肃地教训学生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
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的未来在等待着你们。”
警惕“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当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时,那些被父母赏识、受青睐的孩子容易滋生自负自傲、孤芳自赏的 不良情绪,从而脱离群体,有可能成为群体中的“孤独儿”;而那些不被赏识的孩子容易产生怨艾自卑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丧失自我发展的最佳心理环境, 并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绪对立。此外,有的父母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也容易使男孩产生盲目的优越感,女孩产生自卑感,得不到良好的自我发展。为了避免 “马太效应”对孩子的消极作用,父母应采取公正客观的态度,以避免这种不公正现象的产生。
在学校教育中也存在“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例如,某个学生一旦被认为是好学生,那么很多的荣誉就会接踵而来;而一旦被认为是调皮捣蛋学习又差的 学生,老师则另眼看待,好事沾不上边,一有缺点就被严厉批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一种不公平现象:对表现好的学生,老师更加重视,结果学生表现得更好;而对 表现不好的学生老师比较忽视,结果使学生表现得更差。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前一种情况,家长就会很是得意,并为此深感骄傲;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家长常常会感到很是懊恼,觉得既气愤又丢面子。其实,得意和懊恼都大可不必,父母对于学校里的这种“马太效应”现象,应该有一个客观、冷静的认识。
老师重视孩子,父母也不要为此得意。虽然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赞赏会对孩子发展有一定好处,但是在学校总受重视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往往会比较差。 老师的“偏爱”就像一个温暖舒适的“温室”,很可能会磨损孩子奋力竞争的勇气和信心。而且,很难保证孩子能受到所有老师的喜欢,有可能在换了老师或学校 后,孩子就得不到重视了。这时,孩子心里很容易产生一种不平和失落感,觉得不如以前的老师好,因此不再好好学习,甚至步入歧途。
自己的孩子不受老师重视,父母也不必为此懊恼。老师不重视孩子,也并不一定就很糟糕。平时不太受重视的孩子可能比总是受瞩目的孩子心态更加平和, 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更强,即使受到点小打击,也不会太当回事。此外,父母要明白的是,你可以和老师沟通,但是你没法完全左右老师的态度。而且,任何父母都有 责任也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放在老师的身上,否则你一定会失望。
父母要有思想准备:不可能所有的老师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学校里,老师是否重视孩子,不一定特别重要,只要不歧视孩子,家长就不必太担心。
更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和孩子沟通,要开导孩子不要完全被老师的态度左右,因为学习归根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既不是给家长学的,也不是给老师学的。要让孩子明白,任何时候都要好好学习,而不能因为老师对自己的态度而影响到自己的表现。
家教故事
从小学到初中,李刚一直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经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初中毕业后,李刚升入了市里的一所重点高中,进入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老 师“青睐”的目光却很少再投向李刚……李刚心里感到不平,总觉得老师不重视他,没有原来的老师好,因此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此,李刚的爷爷奶奶想要出面找 关系给老师打“招呼”,以得到老师的“优待”。
但是李刚的妈妈想了想,感到不妥。她认为,用这种打“招呼”方式得来老师的“优待”,很容易增长孩子的依赖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因此,她与孩子 促膝长谈,向孩子说明他在小学和初中取得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升入高中后,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靠找关系得到老师的“偏爱”既不现实,也不踏实,只有靠自 己的刻苦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学好每一门知识,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尊重。
李刚终于明白,自己从来就是个“普通孩子”,要想“出类拔萃”,只有靠自己勤奋用功,因而不再对老师不“偏爱”自己而耿耿于怀,学会了坦然面对。一年以后,李刚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发现孩子的潜能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你不是个胜利者,就是个失败者,而胜利者将享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荣誉以及更多的成功。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的拥有各种资源,只要你比别人在某一方面强,也就是说,要不断强化你的优势,那么你就会成为“马太效应”的受益者。
美国的盖洛普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调查公司。它通过研究成千上万的成功案例发现,成功者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懂得扬长避短。
盖洛普借用近年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发现一个人在3岁至15岁时,大脑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也就是智力上的优势、弱势基本已经定型,很难改变。正所 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例如,你可能是个交往型的人,或者是取悦型的人,或者是个统帅型的人,或者是个和谐型的人,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一种类型的 人去做另一种类型的工作,往往不会成功,因为他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优势,才能知道自己会在哪里能够成功。
做父母的大都“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父母平时应多观察,多分析,想方设法找到发挥孩子潜能的最佳点,然后进行培养引导。
特别在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冷静地分析原因,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从中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就可能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
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根据主观的愿望和片面印象,硬要孩子向某方面发展,那么孩子不仅不能“扬长”发展,甚至会表现得相当“笨拙”。如果父母由此 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并失去信心,就可能淹没孩子尚未被发现的潜能,还会使孩子产生“我无能”的“认命”心理,降低他的自尊和自信。
要发现孩子的潜能,就需要父母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孩子的一些才能,有可能就在一举一动的细节中。父母要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鼓励孩子参与广泛的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当孩子的才能火花闪现时,父母要善于发现它,认可它。具体方法如下:
⑴了解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其天赋的“闪光点”,贝多芬4岁时喜欢在琴键上来回按动,其祖父有意识地去培养他的音乐才能,结果他8岁就能登台表演,最 终成为享誉世界的音乐家。父母平时要仔细观察,看孩子是否对某一方面的问题特别感兴趣,或经常阅读某一方面的书籍,或特别珍惜某些物品等。此外,多与学校 的老师联系,并与孩子一起玩耍、散步、旅游,以便发现孩子的爱好与兴趣。
⑵观察孩子的行为。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德?加德纳经过研究后发现,人有七种智力: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身体动觉、空间关系理解能力、人际交往的智力和自知之 明。每个人的七种智力发展并不平衡,往往是某些方面较为突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优势所在,就要留心观察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一般来说,语言智能强的孩 子,口语表达能力强,对语言的理解快;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孩子,计算能力好,喜欢推理分析;空间智能好的孩子,喜欢搭积木、建房子和画画;肢体运动智能强的 孩子,动作协调性好,模仿动作惟妙惟肖;人际智能强的孩子,可能是天生的领导者,善于和人打交道;音乐智能强的孩子,对节奏敏感,喜欢唱歌跳舞;内省智能 好的孩子,做事有计划,充满自信;自然观察智能强的孩子,喜欢动物植物,观察力过人。只要细心留意孩子的表现,你就会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了解到他的优势 智能。
⑶了解孩子的性格
据德国科学家研究,孩子的个性也是其天赋的“显示屏”。20年前,密歇根大学的专家对125名3~10岁孩子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孩子在同别 人发生意见分歧时的态度予以性格分类,并与现在的情况进行对照研究。他们发现那些自己的意见一旦被否决就哭的孩子,感情脆弱、敏感,日后大多数成为有艺术 特长的人。专家的解释是:这类孩子不尝试解决冲突,因此长大后内心世界比较丰富。而那些显得自信的孩子,长大后许多人成了法官、新闻记者或律师。至于那些 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脱口而出、为证明自己正确态度咄咄逼人的孩子,日后容易成为部门的领导或管理者。
一旦发现孩子的潜能,就要珍惜他的潜能,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和培养,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而对于无能为力的领域,就不必耗费过多的心力。因为在这些领域,孩子往往缺乏天分,就连做到“马马虎虎”都不容易,更别说做到“卓越”了。
家教故事
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
瓦拉赫在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字上发挥出来。”
此后,父母只好根据瓦拉赫自己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也不会润色,不久又得了个全班倒数第一的成绩,老师给的评语是:“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多数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 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结果,化学触发了瓦拉赫的潜能,点燃了他智慧的火花,这个文学、绘画方面的“差生”,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 生”。
来自《圣经》中的金科玉律
《圣经》中“马太福音”一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主人要到国外去,临走之前,将他的三个仆人叫来,将财产委托他们保管。
主人给了第一个仆人5个塔伦特(注:古罗马货币单位),第二个仆人2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1个塔伦特。
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5个塔伦特做买卖,又赚了5个塔伦特;第二个仆人用2个塔伦特做生意,也赚到了2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则把1个塔伦特埋到了地下。
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拿到5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5个塔伦特来见主人,他对自己的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5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5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同样,拿到2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他另外2个塔伦特来了,他对主人说:“主人,你交给我2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2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
最后,拿到1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就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里,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家伙,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等我回来后连本带利还给我。”说着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1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5个塔伦特的人。”
“可是他已经拥有10个塔伦特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故事的寓意很简单,就是让富有者更加富有,让贫穷者更加贫穷。
开始人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甚至还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简直就是强盗逻辑。直到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 特?莫顿首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人们才惊醒:原来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 种积累优势,就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例如,名声在外的人,更容易出名;大企业可以尽情地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小企业却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容貌漂亮的人,更容易引人注意,还会赢得更多的机会;朋友多的人,更有可能结交更多的人……
有一幅题为“成名以后”的漫画就讽刺了这种现象:一位编辑指着青年作家身边的装满废纸的纸篓说:“这些我们全都发表。”这说明,一个人如果出了 名,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并不成熟的“退稿”,甚至粗制滥造的“废稿”,也会变为“名篇杰作”,甚至他的一言一行也可能被奉为圭臬。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 每每小声嘀咕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
人生也存在残酷的“马太效应”。从学习成绩看,成绩好的学生能考上好高中,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容易考上好大学,毕业求职也更加容易;成绩不好的学 生只能上普通高中,考上好大学的概率要低一些,毕业求职也会受到影响。再从性格看,有自信的人和没自信的人结果也不一样,前者敢争天下先,不但获得的机会 比别人多,还会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处境也越来越好;后者处处退缩,不但捞不着什么好处,反而处处受限,慢慢的性格会变得更加自卑、自闭,甚至自暴自弃,处 境也就越来越差。
小故事
曾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曾向记者讲述了让他受益终身的一堂课:
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盯住黑点,拖着长音异口同声地喊道:“一个黑点!”
老师非常沮丧,严肃地教训学生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
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的未来在等待着你们。”
警惕“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当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时,那些被父母赏识、受青睐的孩子容易滋生自负自傲、孤芳自赏的 不良情绪,从而脱离群体,有可能成为群体中的“孤独儿”;而那些不被赏识的孩子容易产生怨艾自卑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丧失自我发展的最佳心理环境, 并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绪对立。此外,有的父母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也容易使男孩产生盲目的优越感,女孩产生自卑感,得不到良好的自我发展。为了避免 “马太效应”对孩子的消极作用,父母应采取公正客观的态度,以避免这种不公正现象的产生。
在学校教育中也存在“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例如,某个学生一旦被认为是好学生,那么很多的荣誉就会接踵而来;而一旦被认为是调皮捣蛋学习又差的 学生,老师则另眼看待,好事沾不上边,一有缺点就被严厉批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一种不公平现象:对表现好的学生,老师更加重视,结果学生表现得更好;而对 表现不好的学生老师比较忽视,结果使学生表现得更差。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前一种情况,家长就会很是得意,并为此深感骄傲;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家长常常会感到很是懊恼,觉得既气愤又丢面子。其实,得意和懊恼都大可不必,父母对于学校里的这种“马太效应”现象,应该有一个客观、冷静的认识。
老师重视孩子,父母也不要为此得意。虽然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赞赏会对孩子发展有一定好处,但是在学校总受重视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往往会比较差。 老师的“偏爱”就像一个温暖舒适的“温室”,很可能会磨损孩子奋力竞争的勇气和信心。而且,很难保证孩子能受到所有老师的喜欢,有可能在换了老师或学校 后,孩子就得不到重视了。这时,孩子心里很容易产生一种不平和失落感,觉得不如以前的老师好,因此不再好好学习,甚至步入歧途。
自己的孩子不受老师重视,父母也不必为此懊恼。老师不重视孩子,也并不一定就很糟糕。平时不太受重视的孩子可能比总是受瞩目的孩子心态更加平和, 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更强,即使受到点小打击,也不会太当回事。此外,父母要明白的是,你可以和老师沟通,但是你没法完全左右老师的态度。而且,任何父母都有 责任也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放在老师的身上,否则你一定会失望。
父母要有思想准备:不可能所有的老师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学校里,老师是否重视孩子,不一定特别重要,只要不歧视孩子,家长就不必太担心。
更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和孩子沟通,要开导孩子不要完全被老师的态度左右,因为学习归根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既不是给家长学的,也不是给老师学的。要让孩子明白,任何时候都要好好学习,而不能因为老师对自己的态度而影响到自己的表现。
家教故事
从小学到初中,李刚一直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经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初中毕业后,李刚升入了市里的一所重点高中,进入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老 师“青睐”的目光却很少再投向李刚……李刚心里感到不平,总觉得老师不重视他,没有原来的老师好,因此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此,李刚的爷爷奶奶想要出面找 关系给老师打“招呼”,以得到老师的“优待”。
但是李刚的妈妈想了想,感到不妥。她认为,用这种打“招呼”方式得来老师的“优待”,很容易增长孩子的依赖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因此,她与孩子 促膝长谈,向孩子说明他在小学和初中取得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升入高中后,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靠找关系得到老师的“偏爱”既不现实,也不踏实,只有靠自 己的刻苦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学好每一门知识,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尊重。
李刚终于明白,自己从来就是个“普通孩子”,要想“出类拔萃”,只有靠自己勤奋用功,因而不再对老师不“偏爱”自己而耿耿于怀,学会了坦然面对。一年以后,李刚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发现孩子的潜能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你不是个胜利者,就是个失败者,而胜利者将享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荣誉以及更多的成功。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的拥有各种资源,只要你比别人在某一方面强,也就是说,要不断强化你的优势,那么你就会成为“马太效应”的受益者。
美国的盖洛普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调查公司。它通过研究成千上万的成功案例发现,成功者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懂得扬长避短。
盖洛普借用近年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发现一个人在3岁至15岁时,大脑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也就是智力上的优势、弱势基本已经定型,很难改变。正所 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例如,你可能是个交往型的人,或者是取悦型的人,或者是个统帅型的人,或者是个和谐型的人,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一种类型的 人去做另一种类型的工作,往往不会成功,因为他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优势,才能知道自己会在哪里能够成功。
做父母的大都“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父母平时应多观察,多分析,想方设法找到发挥孩子潜能的最佳点,然后进行培养引导。
特别在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冷静地分析原因,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从中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就可能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
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根据主观的愿望和片面印象,硬要孩子向某方面发展,那么孩子不仅不能“扬长”发展,甚至会表现得相当“笨拙”。如果父母由此 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并失去信心,就可能淹没孩子尚未被发现的潜能,还会使孩子产生“我无能”的“认命”心理,降低他的自尊和自信。
要发现孩子的潜能,就需要父母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孩子的一些才能,有可能就在一举一动的细节中。父母要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鼓励孩子参与广泛的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当孩子的才能火花闪现时,父母要善于发现它,认可它。具体方法如下:
⑴了解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其天赋的“闪光点”,贝多芬4岁时喜欢在琴键上来回按动,其祖父有意识地去培养他的音乐才能,结果他8岁就能登台表演,最 终成为享誉世界的音乐家。父母平时要仔细观察,看孩子是否对某一方面的问题特别感兴趣,或经常阅读某一方面的书籍,或特别珍惜某些物品等。此外,多与学校 的老师联系,并与孩子一起玩耍、散步、旅游,以便发现孩子的爱好与兴趣。
⑵观察孩子的行为。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德?加德纳经过研究后发现,人有七种智力: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身体动觉、空间关系理解能力、人际交往的智力和自知之 明。每个人的七种智力发展并不平衡,往往是某些方面较为突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优势所在,就要留心观察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一般来说,语言智能强的孩 子,口语表达能力强,对语言的理解快;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孩子,计算能力好,喜欢推理分析;空间智能好的孩子,喜欢搭积木、建房子和画画;肢体运动智能强的 孩子,动作协调性好,模仿动作惟妙惟肖;人际智能强的孩子,可能是天生的领导者,善于和人打交道;音乐智能强的孩子,对节奏敏感,喜欢唱歌跳舞;内省智能 好的孩子,做事有计划,充满自信;自然观察智能强的孩子,喜欢动物植物,观察力过人。只要细心留意孩子的表现,你就会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了解到他的优势 智能。
⑶了解孩子的性格
据德国科学家研究,孩子的个性也是其天赋的“显示屏”。20年前,密歇根大学的专家对125名3~10岁孩子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孩子在同别 人发生意见分歧时的态度予以性格分类,并与现在的情况进行对照研究。他们发现那些自己的意见一旦被否决就哭的孩子,感情脆弱、敏感,日后大多数成为有艺术 特长的人。专家的解释是:这类孩子不尝试解决冲突,因此长大后内心世界比较丰富。而那些显得自信的孩子,长大后许多人成了法官、新闻记者或律师。至于那些 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脱口而出、为证明自己正确态度咄咄逼人的孩子,日后容易成为部门的领导或管理者。
一旦发现孩子的潜能,就要珍惜他的潜能,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和培养,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而对于无能为力的领域,就不必耗费过多的心力。因为在这些领域,孩子往往缺乏天分,就连做到“马马虎虎”都不容易,更别说做到“卓越”了。
家教故事
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
瓦拉赫在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字上发挥出来。”
此后,父母只好根据瓦拉赫自己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也不会润色,不久又得了个全班倒数第一的成绩,老师给的评语是:“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多数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 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结果,化学触发了瓦拉赫的潜能,点燃了他智慧的火花,这个文学、绘画方面的“差生”,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 生”。
第一章 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 5. 目标效应:有梦想就有动力
对于孩子来说,目标是学习的动力。教育孩子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培养孩子上进心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孩子成才的必经之路。
父母为子女所设的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如果太容易达到,就不容易形成动力;如果太难达到,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只有合适的目标才对孩子有吸引力。
跟着目标走就不会迷路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比赛尔。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很早以前,这里只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肯?莱文的人来到这里。肯?莱文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他们为什么不走出大漠。结果所有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
肯?莱文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按照指南针的指示,从比塞尔村一直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可为什么比塞尔人不能走出大漠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这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也从来没走出过大漠。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让阿古特尔带路,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出发了。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大漠中找准方向。
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他告诉阿古特尔,如何通过北斗星来找到正确的方向。
肯?莱文对阿古特尔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也因为此,阿古特尔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跟着目标走就不会迷路。
目标使我们产生积极性。一个人有了需要不断完成的目标后,就有了奋斗的动力。
目标就给了我们一个看得见的射击靶,使我们能够一箭命中,而不浪费时间。
家教故事
许多年以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为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
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他们看见了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
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安家。”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小儿子也对父亲说。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如果你们想,你们也会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说,看看我是怎么飞的吧。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牧羊人肯定地说:“可能是因为我的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
儿子们牢记着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不断地努力。等他们长大以后终于飞起来了,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发明了飞机。
引导孩子的梦想
人类最可贵的本能就是对未来充满幻想。一个真爱孩子的父母应当精心保护孩子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如果父母能及时正确地引导,梦想就是孩子未来的目标,就是孩子不懈奋斗的动力。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说:“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孩子天生都有梦想。当孩子有梦想时,父母应为此感到高兴,并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因为这正说明了他们对客观世界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旺盛的求 知欲,说明了他们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投入他们全部的努力,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许多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其实都可以实现,这是因为梦想会使人心中产生激情,作为一种可贵的心灵动力,这种激情可以令一个人产生“虽九死而不悔”的生活向往,它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我们也不能奢望所有的梦想都能变为现实,梦想只是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因此,当听到孩子讲出自己的 梦想时,父母不必轻率的嘲笑,不要去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常常听到一些父母带着不屑的表情说“就你那水平,那智力,还想未来当科学家呀?”这样 的父母粉碎了孩子的憧憬,也粉碎了孩子的未来,是不合格的父母。
梦想就像人体成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缺少它,大脑的营养就跟不上,思维就会迟钝,没有想像力、创造力。父母要学会给孩子以梦想,让孩子在无数个梦想中,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
梦想是孩子前进的指路明灯,是鼓舞孩子奋斗的风帆,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基石。
当孩子心中有了梦想,他会为了梦想的实现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矢志不渝地奋斗不息。
父母从小就要引导孩子的梦想,送给孩子美丽的憧憬,送给孩子一个个热爱生活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积极地调动全身的潜能,主动地求知探索。对于孩子来说,一旦有了梦想,就会有了勤奋学习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是持久的。
而如果没有梦想,就不知道自己学习有什么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稍微有点阻力和困难,他们便会产生放弃心理,更不用说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
梦想还是改变孩子后进的一个很好方法。绝大部分后进孩子落后的原因,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没有稳定的方向。引导孩子的梦想,就是帮助孩子确定一个方向,使他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当孩子有了梦想后,父母要及时将孩子的梦想化为现实的目标,引导孩子设定一个适当的目标。目标不能过高,亦不能过低,要切合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 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实际,为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这只能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因为一旦孩子达不到这个目标,或者认为这个目标根本无法达 到,便会泄气。这与家长替孩子制定目标的初衷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父母应想方设法引导孩子将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结合起来,使孩子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经过拼搏奋斗,梦想才不会化成泡影。
家教故事
徐霞客幼年时就有一个梦想,期望长大后能遍游祖国的山川,领略秀美风光,了解民族的历史。
成年后,徐霞客决定放弃科举,绝于仕途,准备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恰在这时,徐霞客的父亲去世了,身边只有年迈的母亲,他实现宏愿的决心有些踌躇。母亲了解到儿子的心意,便鼓励他身为男子汉,应该志在四方,不能为了家庭的缘故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为了激励儿子,母亲还亲手为儿子赶做了一顶“远游帽”,让他戴着踏上了征途。
开始,徐霞客出游大都是在比较近的地方,行期也有一段间隔。每次游罢归来,徐霞客总要把异地的风光见闻一五一十地讲给母亲听。徐母总是为儿子的学 识不断长进而感到高兴;后来徐母发现,既然远游,为何频频归来?当她知道徐霞客仍是为了照顾她时,便叫上儿子陪她去游览一次,而且一路走在儿子的前面,全 不示弱。
得到母亲的鼓励,徐霞客激动不已。他开始了对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历。50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徐霞客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 云贵等17个省区,对大半个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特别是石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异想天开”的过程。美国莱特兄弟小时候“异想天开”要上天,1903年,他们制成飞机实现了人类的 首次机械飞行,真的上了天。人在几千年前就幻想过“顺风耳”和“千里眼”。1895年俄国波波夫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1925年美国贝尔?德明发明了 机械扫描电视,人真的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看到千里之外的形象了。
成人在考虑问题时,常要受到许多潜在的因素的限制,但孩子却不同,他们可以让思维插上翅膀尽情驰骋,常常会想出出乎人意料的答案,这是很可贵的。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张白纸上用黑墨水滴了一个黑点,问成年人这是什么?答案几乎是一样的:一个黑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有的说这是一只断 了尾巴的蝌蚪,有的说是一只压扁的臭虫,有的说是一顶帽子,有的说是一粒黑芝麻,答案有很多。
有时孩子会向父母提出一些天真的问题,父母不能一笑置之,更不能随意地加以嘲笑,而应正面鼓励并积极引导孩子大胆地想!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设法促使孩子动手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寻求答案,以发展其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像能力。下面这些方法也许对父母有所帮助:
⑴一个问题给出多种答案。在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满足于标准答案,要提倡有多种答案,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孩子多想,在解决各种问题时要试验多种方法,比较出哪种是最优的方法。
⑵玩游戏玩出新花样。支持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游戏的尝试,玩玩具和做游戏时,不一定非要孩子照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做,不妨出点新花样。 如孩子玩积木、拼图、玩沙等游戏,由于没有规则的约束,孩子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和想像去构思、去创造,可以不断地玩出花样。
⑶通过绘画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在绘画活动中,家长要给孩子尽可能的自由,让孩子能更多创造性地表现自我。有两种形式:一是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个主 题。让孩子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对知识经验的回忆来加工与绘画。比如,要求孩子画小猫。孩子可能画小猫钓鱼、小猫捉老鼠、小猫的一家、小孩抱着小猫、加菲猫 等。二是让孩子自由绘画,充分表达孩子的思维活动过程。如孩子画出汽车飞驰在天空中,表达了他想办法避开交通堵塞的愿望。
⑷音乐。让孩子在充分感受音乐时可以要求他为歌曲配上动作。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情感。为歌曲写新词。
⑸让孩子编故事。许多家长平时都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在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孩子根据前面的情节续接故事,也可以鼓励孩子直接编故事。孩子平时都爱听故事,听到一定数量后,可让孩子自己来编故事。
⑹在日常生活中引导。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条思路想想的好习惯。例如,父母可问孩子: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还能说出别的用途吗?圆圆的月亮像什么?水可以做什么用?让孩子有机会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小故事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
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
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我认为他画得很好,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父母为子女所设的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如果太容易达到,就不容易形成动力;如果太难达到,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只有合适的目标才对孩子有吸引力。
跟着目标走就不会迷路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比赛尔。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很早以前,这里只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肯?莱文的人来到这里。肯?莱文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他们为什么不走出大漠。结果所有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
肯?莱文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按照指南针的指示,从比塞尔村一直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可为什么比塞尔人不能走出大漠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这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也从来没走出过大漠。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让阿古特尔带路,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出发了。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大漠中找准方向。
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他告诉阿古特尔,如何通过北斗星来找到正确的方向。
肯?莱文对阿古特尔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也因为此,阿古特尔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跟着目标走就不会迷路。
目标使我们产生积极性。一个人有了需要不断完成的目标后,就有了奋斗的动力。
目标就给了我们一个看得见的射击靶,使我们能够一箭命中,而不浪费时间。
家教故事
许多年以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为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
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他们看见了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
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安家。”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小儿子也对父亲说。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如果你们想,你们也会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说,看看我是怎么飞的吧。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牧羊人肯定地说:“可能是因为我的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
儿子们牢记着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不断地努力。等他们长大以后终于飞起来了,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发明了飞机。
引导孩子的梦想
人类最可贵的本能就是对未来充满幻想。一个真爱孩子的父母应当精心保护孩子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如果父母能及时正确地引导,梦想就是孩子未来的目标,就是孩子不懈奋斗的动力。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说:“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孩子天生都有梦想。当孩子有梦想时,父母应为此感到高兴,并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因为这正说明了他们对客观世界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旺盛的求 知欲,说明了他们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投入他们全部的努力,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许多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其实都可以实现,这是因为梦想会使人心中产生激情,作为一种可贵的心灵动力,这种激情可以令一个人产生“虽九死而不悔”的生活向往,它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我们也不能奢望所有的梦想都能变为现实,梦想只是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因此,当听到孩子讲出自己的 梦想时,父母不必轻率的嘲笑,不要去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常常听到一些父母带着不屑的表情说“就你那水平,那智力,还想未来当科学家呀?”这样 的父母粉碎了孩子的憧憬,也粉碎了孩子的未来,是不合格的父母。
梦想就像人体成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缺少它,大脑的营养就跟不上,思维就会迟钝,没有想像力、创造力。父母要学会给孩子以梦想,让孩子在无数个梦想中,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
梦想是孩子前进的指路明灯,是鼓舞孩子奋斗的风帆,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基石。
当孩子心中有了梦想,他会为了梦想的实现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矢志不渝地奋斗不息。
父母从小就要引导孩子的梦想,送给孩子美丽的憧憬,送给孩子一个个热爱生活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积极地调动全身的潜能,主动地求知探索。对于孩子来说,一旦有了梦想,就会有了勤奋学习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是持久的。
而如果没有梦想,就不知道自己学习有什么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稍微有点阻力和困难,他们便会产生放弃心理,更不用说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
梦想还是改变孩子后进的一个很好方法。绝大部分后进孩子落后的原因,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没有稳定的方向。引导孩子的梦想,就是帮助孩子确定一个方向,使他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当孩子有了梦想后,父母要及时将孩子的梦想化为现实的目标,引导孩子设定一个适当的目标。目标不能过高,亦不能过低,要切合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 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实际,为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这只能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因为一旦孩子达不到这个目标,或者认为这个目标根本无法达 到,便会泄气。这与家长替孩子制定目标的初衷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父母应想方设法引导孩子将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结合起来,使孩子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经过拼搏奋斗,梦想才不会化成泡影。
家教故事
徐霞客幼年时就有一个梦想,期望长大后能遍游祖国的山川,领略秀美风光,了解民族的历史。
成年后,徐霞客决定放弃科举,绝于仕途,准备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恰在这时,徐霞客的父亲去世了,身边只有年迈的母亲,他实现宏愿的决心有些踌躇。母亲了解到儿子的心意,便鼓励他身为男子汉,应该志在四方,不能为了家庭的缘故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为了激励儿子,母亲还亲手为儿子赶做了一顶“远游帽”,让他戴着踏上了征途。
开始,徐霞客出游大都是在比较近的地方,行期也有一段间隔。每次游罢归来,徐霞客总要把异地的风光见闻一五一十地讲给母亲听。徐母总是为儿子的学 识不断长进而感到高兴;后来徐母发现,既然远游,为何频频归来?当她知道徐霞客仍是为了照顾她时,便叫上儿子陪她去游览一次,而且一路走在儿子的前面,全 不示弱。
得到母亲的鼓励,徐霞客激动不已。他开始了对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历。50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徐霞客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 云贵等17个省区,对大半个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特别是石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异想天开”的过程。美国莱特兄弟小时候“异想天开”要上天,1903年,他们制成飞机实现了人类的 首次机械飞行,真的上了天。人在几千年前就幻想过“顺风耳”和“千里眼”。1895年俄国波波夫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1925年美国贝尔?德明发明了 机械扫描电视,人真的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看到千里之外的形象了。
成人在考虑问题时,常要受到许多潜在的因素的限制,但孩子却不同,他们可以让思维插上翅膀尽情驰骋,常常会想出出乎人意料的答案,这是很可贵的。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张白纸上用黑墨水滴了一个黑点,问成年人这是什么?答案几乎是一样的:一个黑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有的说这是一只断 了尾巴的蝌蚪,有的说是一只压扁的臭虫,有的说是一顶帽子,有的说是一粒黑芝麻,答案有很多。
有时孩子会向父母提出一些天真的问题,父母不能一笑置之,更不能随意地加以嘲笑,而应正面鼓励并积极引导孩子大胆地想!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设法促使孩子动手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寻求答案,以发展其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像能力。下面这些方法也许对父母有所帮助:
⑴一个问题给出多种答案。在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满足于标准答案,要提倡有多种答案,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孩子多想,在解决各种问题时要试验多种方法,比较出哪种是最优的方法。
⑵玩游戏玩出新花样。支持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游戏的尝试,玩玩具和做游戏时,不一定非要孩子照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做,不妨出点新花样。 如孩子玩积木、拼图、玩沙等游戏,由于没有规则的约束,孩子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和想像去构思、去创造,可以不断地玩出花样。
⑶通过绘画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在绘画活动中,家长要给孩子尽可能的自由,让孩子能更多创造性地表现自我。有两种形式:一是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个主 题。让孩子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对知识经验的回忆来加工与绘画。比如,要求孩子画小猫。孩子可能画小猫钓鱼、小猫捉老鼠、小猫的一家、小孩抱着小猫、加菲猫 等。二是让孩子自由绘画,充分表达孩子的思维活动过程。如孩子画出汽车飞驰在天空中,表达了他想办法避开交通堵塞的愿望。
⑷音乐。让孩子在充分感受音乐时可以要求他为歌曲配上动作。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情感。为歌曲写新词。
⑸让孩子编故事。许多家长平时都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在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孩子根据前面的情节续接故事,也可以鼓励孩子直接编故事。孩子平时都爱听故事,听到一定数量后,可让孩子自己来编故事。
⑹在日常生活中引导。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条思路想想的好习惯。例如,父母可问孩子: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还能说出别的用途吗?圆圆的月亮像什么?水可以做什么用?让孩子有机会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想像力。
小故事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
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
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我认为他画得很好,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最后
以上就是冷傲帽子为你收集整理的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发掘孩子的内在潜能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