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雪白小蚂蚁,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数据结构:八大排序理解与C语言实现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 归并排序非比较算法时间复杂度,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目录

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选择排序

直接选择排序

堆排序

交换排序 

冒泡排序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非比较算法

计数排序

时间复杂度


排序:就是将一组杂乱无章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升序或降序)组织起
来。  
排序码:通常数据元素有多个属性域,其中有一个属性域可用来区分元
素,作为排序依据,该域即为排序码。  
按照主排序码进行排序,排序的结果是唯一的。  
按照次排序码进行排序,排序的结果可能是不唯一的

稳定:如果a原本在b前面,而a=b,排序之后a仍然在b的前面。

不稳定:如果a原本在b的前面,而a=b,排序之后 a 可能会出现在 b 的后面。

时间复杂度:对排序数据的总的操作次数。反映当n变化时,操作次数呈现什么规律。

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在计算机内执行时所需存储空间的度量,它也是数据规模n的函数。

 

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Insertion-Sort)的算法描述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 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 如果该元素(已排序)大于新元素,将该元素移到下一位置;
  •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 重复步骤2~5。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void InsertionSort(int* arr,int len)
{
	int i ,j;
	for (i = 1;i <= len;i++)
	{
		j = i;
		while (j--)
		{
			if (arr[j - 1] > arr[j])
			{
				int temp = arr[j - 1];
				arr[j - 1] = arr[j];
				arr[j] = temp;
			}
			else
			{
				break;//小于退出while循环提高效率
			}
		}
	}
}
int main()
{
	int arr[] = {8,3,9,5,6,7,1,4,0,2};
	int i = 0;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sertionSort(arr,len);
	for (i = 0;i < (sizeof(arr) / sizeof(arr[0]));i++)
	{
		printf("%d ", arr[i]);
	}
	system("pause");
	return 0;
}

元素集合越接近有序,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时间效率越高  
最优情况下:时间效率为O(n)  
最差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² )  
空间复杂度:O(1),它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希尔排序

1959年Shell发明,第一个突破O(n2)的排序算法,是简单插入排序的改进版。它与插入排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优先比较距离较远的元素。希尔排序又叫缩小增量排序

如果有两个相对的数字,排序中两个元素可能会交换,所以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算法

  • 选择一个增量序列、
  • 按增量序列个数k,对序列进行k 趟排序;
  • 每趟排序,根据对应的增量ti,将待排序列分割成若干长度为m 的子序列,分别对各子表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仅增量因子为1 时,整个序列作为一个表来处理,表长度即为整个序列的长度

两种对gap的比较排序方式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void swap(int* L, int* R)
{
	int temp = *L;
	*L = *R;
	*R = temp;
}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gap = (len / 2); gap > 0;gap /= 2)//设置gap起始间距为长度的一半
	{
		//以gap为间距组从一个组,每次对这个组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for (int i = gap; i < len;i++)
			//以gap位置为起始,找到每一个元素以gap间隔为组向前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
			int j = i;
			while ((arr[j]< arr[j - gap]) && j - gap >= 0)
				{
					swap(&arr[j],&arr[j -gap]);
					j -= gap;//找到之前所有的成员比较并排序
				}	
		}
	}
}

int main()
{
	int arr[] = { 8,3,9,5,6,7,1,4,0,2 };
	int i = 0;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ShellSort(arr, len);
	for (i = 0;i < len;i++)
	{
		printf("%d ", arr[i]);
	}
	system("pause");
	return 0;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gap = (len / 2); gap > 0;gap /= 2)//设置gap起始间距为长度的一半
	{
		//以gap为间距组从一个组,每次对这个组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for (int i = gap; i < len;i++)
			//以gap位置为起始,找到每一个元素以gap间隔为组向前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
			int j = i;
			int temp = arr[j];//将起始位置数字保存
				while ((temp < arr[j - gap]) && j - gap >= 0)
				{//交换
					arr[j] = arr[j - gap];
					j -= gap;//找到之前所有的成员比较并排序
				}
				arr[j] = temp;
			
		}
	}
}
int main()
{
	int arr[] = { 8,3,9,5,6,7,1,4,0,2 };
	int i = 0;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ShellSort(arr, len);
	for (i = 0;i < len;i++)
	{
		printf("%d ", arr[i]);
	}
	system("pause");
	return 0;
}

选择排序

直接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 初始状态:无序区为R[1..n],有序区为空;
  • 第i趟排序(i=1,2,3…n-1)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R[1..i-1]和R(i..n)。该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交换,使R[1..i]和R[i+1..n)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 n-1趟结束,数组有序化了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len)
{
	int min;//保存当前最小数字下标
	for (int i = 0;i < len - 1;i++)
	{
		min = i;
		for (int j = i + 1;j < len; j++)
		{
			if (arr[min] > arr[j])
			{
				min = j;
			}
		}
		int temp = arr[min];
		arr[min] = arr[i];
		arr[i] = temp;
	}

	
}
int main()
{
	int arr[] = {8,3,9,5,6,7,1,4,0,2};
	int i = 0;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SelectionSort(arr,len);
	for (i = 0;i < len ;i++)
	{
		printf("%d ", arr[i]);
	}
	system("pause");
	return 0;
}

表现最稳定的排序算法之一,因为无论什么数据进去都是O(n2)的时间复杂度,所以用到它的时候,数据规模越小越好。

堆排序

 堆排序是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而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它的最坏,最好,平均时间复杂度均为O(nlogn),它也是不稳定排序。首先简单了解下堆结构。

  堆是具有以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大顶堆;或者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小顶堆。如下图: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assert.h>
void AdjustHead(int *arr, int parent, int len)
{//大堆
	assert(arr);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len)
	{
		if (arr[child] < arr[child + 1] && child + 1 < len)
		{
			child += 1;//左子树小于右子树交且合法时交换
		}
		if (arr[child] > arr[parent])
		{//将大值交给父亲节点
			int temp = arr[child];
			arr[child] = arr[parent];
			arr[parent] = temp;
			//复位,再次判断,防止左右孩子都大于双亲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return;//不满足退出
	}
}
void HeapSort(int* arr, int len)
{
	//建堆
	int root = (len - 2) >> 1;//找到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
	for (root;root >= 0;--root)
	{
		AdjustHead(arr, root, len);
	}
	//排序
	int end = len - 1;
	while (end)
	{
		int temp = arr[0];
		arr[0] = arr[end];
		arr[end] = temp;
		//循环排序每一个元素
		AdjustHead(arr,0,end);
		end--;
	}
}
int main()
{
	int arr[] = {8,3,9,5,6,7,1,4,0,2};
	int i = 0;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HeapSort(arr,len);
	for (i = 0;i < len ;i++)
	{
		printf("%d ", arr[i]);
	}
	system("pause");
	return 0;
}

 

  • 将初始待排序关键字序列(R1,R2….Rn)构建成大顶堆,此堆为初始的无序区;
  • 将堆顶元素R[1]与最后一个元素R[n]交换,此时得到新的无序区(R1,R2,……Rn-1)和新的有序区(Rn),且满足R[1,2…n-1]<=R[n];
  • 由于交换后新的堆顶R[1]可能违反堆的性质,因此需要对当前无序区(R1,R2,……Rn-1)调整为新堆,然后再次将R[1]与无序区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得到新的无序区(R1,R2….Rn-2)和新的有序区(Rn-1,Rn)。不断重复此过程直到有序区的元素个数为n-1,则整个排序过程完成。

交换排序 

冒泡排序

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算法描述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void bubbleSort(int* arr,int len)
{
	int i, j;
	for (i = 0;i < len - 1;i++)
	{
		for (j = 0;j < len - 1 - i;j++)
		{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i;
	int arr[] = {6,3,8,7,5,4,1,2,0};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bubbleSort(arr,len);
	for (i = 0;i < (sizeof(arr) / sizeof(arr[0]));i++)
	{
		printf("%d ", arr[i]);
	}
	system("pause");
	return 0;
}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具有最好的平均性能(average behavior),但最坏性能(worst case behavior)和插入排序相同,也是O(n^2)。

比如一个序列5,4,3,2,1,要排为1,2,3,4,5。按照快速排序方法,每次只会有一个数据进入正确顺序,不能把数据分成大小相当的两份,很明显,排序的过程就成了一个歪脖子树,树的深度为n,那时间复杂度就成了O(n^2)。尽管如此,需要排序的情况几乎都是乱序的,自然性能就保证了。据书上的测试图来看,在数据量小于20的时候,插入排序具有最好的性能。当大于20时,快速排序具有最好的性能,归并(merge sort)和堆排序(heap sort)也望尘莫及,尽管复杂度都为nlog2(n)。
1、算法思想
     快速排序是C.R.A.Hoare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划分交换排序。它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通常称其为分治法(Divide-and-ConquerMethod)。
     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规模更小但结构与原问题相似的子问题。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然后将这些子问题的解组合为原问题的解。

借鉴来源

首先我们从数组的left位置取出该数(20)作为基准(base)参照物。

  1. 从数组的right位置向前找,一直找到比(base)小的数, 如果找到,将此数赋给left位置(也就是将10赋给20),此时数组为:10,40,50,10,60, left和right指针分别为前后的10。
  2. 从数组的left位置向后找,一直找到比(base)大的数,如果找到,将此数赋给right的位置(也就是40赋给10), 此时数组为:10,40,50,40,60,    left和right指针分别为前后的40。
  3. 重复“第二,第三“步骤,直到left和right指针重合, 最后将(base)插入到40的位置,此时数组值为: 10,20,50,40,60,至此完成一次排序   
  4. 此时20已经潜入到数组的内部,20的左侧一组数都比20小,20的右侧作为一组数都比20大,    以20为切入点对左右两边数按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步骤进行,最终快排大功告成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assert.h>

void QuickSort(int* arr,int left, int right)
{
	int i = left; 
	int j = right;
	int temp = arr[i];

	if (i >= j)
		return;

	while (i != j)
	{
		while (arr[j] >= temp && i < j)
		{
			j--;
		}
		if (i < j)
		{
			arr[i] = arr[j];
		}
		while (arr[i] <= temp && i < j)
		{
			i++;
		}
		if ( i < j)
		{
			arr[j] = arr[i];
		}
	}
	arr[i] = temp;
	QuickSort(arr,left,i - 1);
	QuickSort(arr, i + 1, right);
}

int main()
{
	int arr[] = {8,3,9,5,6,7,1,4,0,2};
	int i = 0;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QuickSort(arr,0,len - 1);
	for (i = 0;i < len ;i++)
	{
		printf("%d ", arr[i]);
	}
	system("pause");
	return 0;
}

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2-路归并。 

  • 把长度为n的输入序列分成两个长度为n/2的子序列;
  • 对这两个子序列分别采用归并排序;
  • 将两个排序好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最终的排序序列。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assert.h>
//合并
void Merge(int* arr, int low, int mid, int high)
{
	int i = low;//第一组下标
	int j = mid + 1;//第二组下标
	int k = 0;
	int arr2[100] = {0};//临时排序存放序列
//循环判断arr[i]和arr[j]的值,谁小谁放在arr2中
	while (i <= mid && j <= high)
	{
		if (arr[i] <= arr[j])
		{
			arr2[k] = arr[i];
			i++;
			k++;
		}
		else
		{
			arr2[k] = arr[j];
			j++;
			k++;
		}
	}
	//当至少一组放完后,剩下的全部按顺序放入arr2(已经有序的数组)
	//最后一组元素可能不过正常数量
	    while (i <= mid)
		{
			arr2[k] = arr[i];
			i++;
			k++;
		}
		while (j <= high)
		{
			arr2[k] = arr[j];
			j++;
			k++;
		}
		//将arr2中的序列复制到arr中
		for (k = 0, i = low;i <= high;i++, k++)
		{
			arr[i] = arr2[k];
		}
	
}

void MergeSort(int *arr, int len)
{
//间隔增加(gap就是一组几个元素)
	for( int gap = 1;gap < len;gap = (gap * 2) )
	{
		int i = 0;
		//从间隔gap开始排序
		for (i = 0;i + 2*gap - 1 < len;i = i + 2*gap)
		{
			Merge(arr, i , i + gap - 1 , i + 2*gap - 1 );
		}
		//当gap大于len的一半时,排序for无法排序的两个子组
		if (i + gap - 1 < len) 
		{
			Merge(arr, i, i + gap - 1, len - 1);
		}
	}
}


int main()
{
	int arr[] = {8,3,9,5,6,7,1,4,0,2};
	int i = 0;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MergeSort(arr,len );
	for (i = 0;i < len;i++)
	{
		printf("%d ", arr[i]);
	}
	system("pause");
	return 0;
}

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和选择排序一样,归并排序的性能不受输入数据的影响,但表现比选择排序好的多,因为始终都是O(nlogn)的时间复杂度。代价是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

非比较算法

计数排序

计数排序又称为鸽巢原理, 操作步骤:统计相同元素出现次数根据统计的结果将序列回收到原来的序列中

计数排序不是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是对哈希直接定址法的变形应用,其核心在于将输入的数据值转化为键存储在额外开辟的数组空间中。 作为一种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排序,计数排序要求输入的数据必须是有确定范围的整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assert.h>
//合并
void CountSort(int* arr, int len)
{
	int b[100] = { 0 };
	int c[100] = { 0 };
	//arr元素必须在100这个范围内
	//c的下标是arr的元素,c的内容是arr元素个数
	for (int i = 0; i < len;i++)
	{
		int j = arr[i];//使用数组c对应下标存放
		c[j] = c[j] + 1;//arr元素个数
	}
	//c每两个元素从前到后依次相加,
	//因为c中原来存的是元素个数,
	//所以现在c数组的元素意义是:
	//当前位所代表的元素在b组中的位置
	//第几个,没有第零个,从一开始
	//所以最后for打印循环i= 1;
	//因为初始化置0,所以打印的其余元素都是零
	for (int i = 1;i < len;i++)
	{
		c[i] = c[i] + c[i - 1];
	}//确定每个元素位置

	for (int i = 0;i < len;i++)
	{
		//将arr[i]这个元素放在下标对应的数组c内所存的b数组b中的位置
		b[c[arr[i]]] = arr[i];
		c[arr[i]]--;//元素个数--
	}
	for (int i = 1;i <= len;i++)
	{
		printf("%d ", b[i]);
	}
}
int main()
{
	int arr[] = {8,3,9,5,6,7,1,4,1,2};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CountSort(arr,len );
	system("pause");
	return 0;
}

时间复杂度

各种常用排序算法

类别

排序方法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稳定性

复杂性

特点

最好

平均

最坏

辅助存储

 

简单

 

插入

排序

直接插入

O(N)

O(N2)

O(N2)

O(1)

稳定

简单 

 

希尔排序

O(N)

O(N1.3)

O(N2)

O(1)

不稳定

复杂

 

选择

排序

直接选择

O(N)

O(N2)

O(N2)

O(1)

不稳定

 

 

堆排序

O(N*log2N)

O(N*log2N)

O(N*log2N)

O(1)

不稳定

复杂

 

交换

排序

冒泡排序

O(N)

O(N2)

O(N2)

O(1)

稳定

简单

1、冒泡排序是一种用时间换空间的排序方法,n小时好
2、最坏情况是把顺序的排列变成逆序,或者把逆序的数列变成顺序,最差时间复杂度O(N^2)只是表示其操作次数的数量级
3、最好的情况是数据本来就有序,复杂度为O(n)

快速排序

O(N*log2N)

O(N*log2N) 

O(N2)

O(log2n)~O(n) 

不稳定

复杂

1、n大时好,快速排序比较占用内存,内存随n的增大而增大,但却是效率高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2、划分之后一边是一个,一边是n-1个,
这种极端情况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N^2)
3、最好的情况是每次都能均匀的划分序列,O(N*log2N)

归并排序

O(N*log2N) 

O(N*log2N) 

O(N*log2N) 

O(n)

稳定

复杂

1、n大时好,归并比较占用内存,内存随n的增大而增大,但却是效率高且稳定的排序算法。

基数排序

O(d(r+n))

O(d(r+n))

O(d(r+n))

O(rd+n)

稳定

复杂

 

注:r代表关键字基数,d代表长度,n代表关键字个数

 

 

最后

以上就是雪白小蚂蚁为你收集整理的数据结构:八大排序理解与C语言实现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 归并排序非比较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数据结构:八大排序理解与C语言实现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 归并排序非比较算法时间复杂度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41)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