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树形结构的数据在项目开发中比较常见,比如比较典型的是论坛主题留言。
每一个主题(节点)可以有n个留言(子节点)。这些留言又可以有自己的留言。因此这种结构就是一颗树。本文讨论的是数据库中如何存储这种树形结构。
假设有如下一棵树:
方法一
注意:本例中的数据库是SQLite,因此SQL语句只对SQLite有效,其他数据库可以参考该写法。
要存储于数据库中,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存储每个元素的父节点ID。
暂且把这种方法命名依赖父节点法,因此表结构设计如下:
存储的数据如下格式:
这种结构下,如果查询某一个节点的直接子节点,十分容易,比如要查询D节点的子节点。
select * from tree1 where parentid=4
如果要插入某个节点,比如在D节点下,再次插入一个M节点。
只需要如下SQL:
INSERT INTO tree1 (value,parentid) VALUES('M',4);
这种结构在查找某个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就稍显复杂,无论是SELECT还是DELETE都可能涉及到获取所有子节点的问题。比如要删除一个节点并且该节点的子节点也要全部删除,那么首先要获得所有子节点的ID,因为子节点并不只是直接子节点,还可能包含子节点的子节点。比如删除D节点及其子节点,必须先查出D节点下的所有子节点,然后再做删除,SQL如下:
select nodeid from tree1 where parentid=4 --返回8,9
select nodeid from tree1 where parentid in (8,9) --返回10,11,12
select nodeid from tree1 where parentid in (10,11,12) --返回空
delete from tree1 where nodeid in (4,8,9,10,11,12)
如果是只删除D节点,对于其它节点不做删除而是做提升,那么必须先修改子节点的parentid,然后才能删除D节点。
正如上面演示的,对于这种依赖父节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直接获得某个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因此如果要select所有的子节点,需要繁琐的步骤,这不利于做聚合操作。
对于某些数据库产品,支持递归查询语句的,比如微软的SQL Server,可以使用CTE技术实现递归查询。比如,要查询D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只需要如下语句:
WITH tmp AS(
SELECT * FROM Tree1 WHERE nodeid = 4
UNION ALL
SELECT a.* FROM Tree1 AS a,tmp AS b WHERE a.parentid = b. nodeid
)
SELECT * FROM tmp
但是对于那些不支持递归查询的数据库来说,实现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方法二
还有一种比较土的方法,就是存储路径。暂且命名为路径枚举法。
这种方法,将存储根结点到每个节点的路径。
这种数据结构,可以一眼就看出子节点的深度。
如果要查询某个节点下的子节点,只需要根据path的路径去匹配,比如要查询D节点下的所有子节点。
select * from tree2 where path like '%/4/%'
或者出于效率考虑,直接写成
select * from tree2 where path like '1/4/%'
如果要做聚合操作,也很容易,比如查询D节点下一共有多少个节点。
select count(*) from tree2 where path like '1/4/%';
要插入一个节点,则稍微麻烦点。要插入自己,然后查出父节点的Path,并且把自己生成的ID更新到path中去。比如,要在L节点后面插入M节点。
首先插入自己M,然后得到一个nodeid比如nodeid=13,然后M要插入到L后面,因此,查出L的path为1/4/8/12/,因此update M的path为1/4/8/12/13
update tree2 set
path=(select path from tree2 where nodeid=12) --此处开始拼接
||last_insert_rowid()||'/'
where
nodeid= last_insert_rowid();
这种方法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path字段的长度是有限的,这意味着,不能无限制的增加节点深度。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储小型的树结构。
方法三
下面介绍一种方法,称之为闭包表。
该方法记录了树中所有节点的关系,不仅仅只是直接父子关系,它需要使用2张表,除了节点表本身之外,还需要使用1张表来存储节祖先点和后代节点之间的关系(同时增加一行节点指向自身),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增加一个字段,表示深度。因此这种方法数据量很多。设计的表结构如下:
Tree3表:
NodeRelation表:
如例子中的树,插入的数据如下:
Tree3表的数据
NodeRelation表的数据
可以看到,NodeRelation表的数据量很多。但是查询非常方便。比如,要查询D节点的子元素
只需要
select * from NodeRelation where ancestor=4;
要查询节点D的直接子节点,则加上depth=1
select * from NodeRelation where ancestor=4 and depth=1;
要查询节点J的所有父节点,SQL:
select * from NodeRelation where descendant=10;
如果是插入一个新的节点,比如在L节点后添加子节点M,则插入的节点除了M自身外,还有对应的节点关系。即还有哪些节点和新插入的M节点有后代关系。这个其实很简单,只要和L节点有后代关系的,和M节点必定会有后代关系,并且和L节点深度为X的和M节点的深度必定为X+1。因此,在插入M节点后,找出L节点为后代的那些节点作为和M节点之间有后代关系,插入到数据表。
INSERT INTO tree3 (value) VALUES('M');--插入节点
INSERT INTO
NodeRelation(ancestor,descendant,depth)
select n.ancestor,last_insert_rowid(),n.depth+1--此处深度+1作为和M节点的深度
from NodeRelation n
where n.descendant=12
Union ALL
select
last_insert_rowid() ,last_insert_rowid(),0 --加上自身
在某些并不需要使用深度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不需要depth字段。
如果要删除某个节点也很容易,比如,要删除节点D,这种情况下,除了删除tree3表中的D节点外,还需要删除NodeRelation表中的关系。
首先以D节点为后代的关系要删除,同时以D节点的后代为后代的这些关系也要删除:
delete from NodeRelation where descendant in
(select descendant from NodeRelation where ancestor=4 );--查询以D节点为祖先的那些节点,即D节点的后代。
这种删除方法,虽然彻底,但是它也删除了D节点和它原本的子节点的关系。
如果只是想割裂D节点和A节点的关系,而对于它原有的子节点的关系予以保留,则需要加入限定条件。
限制要删除的关系的祖先不以D为祖先,即如果这个关系以D为祖先的,则不用删除。因此把上面的SQL加上条件。
delete from NodeRelation where descendant in
(select descendant from NodeRelation where ancestor=4 );--查询以D节点为祖先的那些节点,即D节点的后代。
and ancestor not in (select descendant from NodeRelation
where ancestor =4 )
上面的SQL用文字描述就是,查询出D节点的后代,如果一个关系的祖先不属于D节点的后代,并且这个关系的后代属于D节点的后代,就删除它。
这样的删除,保留了D节点自身子节点的关系,如上面的例子,实际上删除的节点关系为:
如果要删除节点H,则为
总结:
上面主要讲了3种方式,各有优点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
---------------------------------
参考资料 《SQL Antipatterns》
最后
以上就是漂亮楼房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在数据库中存储一棵树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如何在数据库中存储一棵树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