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uni-app?
是一个使用vue.js开发的跨平台应用的前端框架。一套代码可以运行到多个平台。
在uni-app中存在哪些变化呢?
- 文件变化:
1,文件类型的变化:
平时的.html文件变成.vue文件
2,文件内容结构的变化:
在 .html的文件里html是一个大节点,里面包含了style,script节点
在.vue的文件里template,style,script都是独立的一级节点(vue单文件组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template> <view> 注意必须有一个view,且只能有一个根view。所有内容写在这个view下面。 </view>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 </script> <style> </style>
3,外部文件引用方式变化
以前通过script src , link href引入外部文件
现在需要使用es6语法引入外部文件
-组件/标签的变化:
以前的html标签变成现在的小程序组件
改动:
- div —— view
- span , font —— text
- a —— navigator
- img —— image
- input还在,但是它的type 属性改成了confirmtype
- form、button、checkbox、radio、label、textarea、canvas、video 这些还在。
- select —— picker
- iframe —— web-view
- ul,li —— view
新增:
新增了手机端常用的新组件
1 . scroll-view 可区域滚动视图容器
2 . swiper 可滑动区域视图容器
3 . icon 图标
4 . rich-text 富文本(不可执行js,但可渲染各种文字格式和图片)
5 . progress 进度条
6 . slider 滑块指示器
7 . switch 开关选择器
8 . camera 相机
9 . live-player 直播
10 . map 地图
11 . cover-view 可覆盖原生组件的视图容器 cover-view需要多强调几句,uni-app的非h5端的12 . video、map、canvas、textarea是原生组件,层级高于其他组件。如需覆盖原生组件,比如在map上加个遮罩,则需要使用cover-view组件
- JS变化:
1,运行环境变化
运行环境从浏览器变成V8引擎
2,数据绑定模式变化
DOM操作变成了vue 的MVVM模式
(现在前端都趋向于去dom华,改用了mvvm模式,减少了代码行数,渲染性能更好。)
(uni-app使用vue的数据绑定方式解决了js和dom界面交互的问题)
3,api变化
因为uni-app 的API是参考小程序的,所以和浏览器的js 的API大有不同。
比如说:
- alert,confirm改成了uni.showmodel
- ajax改成了uni.request
- cookie,session没有了
- local.storage改成了uni.storage
基本上都是把wx.xxx改成了uni.xxx
- CSS变化:
标准的css uni-app都是支持的,主要是选择器上有两个变化。
- 不支持*选择器
- 元素选择器的body改成了page(微信小程序也是这样的)
- 单位方面,px无法动态适应不同宽度的屏幕,rem只能用于h5、rpx只能用于微信小程序。为此uni-app新增了 upx ,通吃所有端、所有屏幕宽度的动态单位 upx文档
最后
以上就是怕孤独小松鼠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关于uni-app的学习准备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关于uni-app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