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core文件?
有问题的程序运行后,产生“段错误 (核心已转储)”时生成的具有堆栈信息和调试信息的文件。
编译时需要加 -g 选项使程序生成调试信息: gcc -g core_test.c -o core_test
2.怎样配置生成 core 文件
(1)core文件开关
①使用 ulimit -c 查看core开关,如果为0表示关闭,不会生成core文件;
②使用 ulimit -c [filesize] 设置core文件大小,当最小设置为4之后才会生成core文件;
③使用 ulimit -c unlimited 设置core文件大小为不限制,这是常用的做法;
④如果需要开机就执行,则需要将这句命令写到 /etc/profile 等文件。
(2)core文件命名和保存路径
①core文件有默认的名称和路径,但为了方便,我们通常会自己命名和指定保存路径;
②可以通过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设置 core 文件名和保存路径,方法如下:
复制代码
1echo "/corefile/core-%e-%p-%t" >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3.调试core文件
(1)方法1: gdb [exec file] [core file] 然后执行bt看堆栈信息:
(2)方法②:gdb -c [core file],然后 file [exec file],最后再使用 bt 查看错误位置:
最后
以上就是快乐皮带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Linux下gdb调试生成core文件并调试core文件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Linux下gdb调试生成core文件并调试core文件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