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怕孤单荷花,最近开发中收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windows平台上多网卡路由配置方法IP在dos下的操作大全,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概述

windows平台上多网卡路由配置方法




Route命令公有print add delete和change四个子命令.


print用于显示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add用于向路由表中增加一条路由信息,delete用于从路由表中删除一条路由信息,change用于修改路由表中已存在的路由信息. 


a) Route print 在命令行下面输入route print然后回车即可,该命令共有网卡列表、活动路由与默认网关、持久路由三项输出 


b) Route add 格式为:route add 目的IP mask 掩码网关iP metric 度量值 if 网卡编号 例如:我们这里增加一条通过网卡1,经过网关16.100.0.1,到达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的IP地址为16.100.0.0的子网的路由 步骤: 1. 使用route print查看网卡1编号,假设为0x1 2. 输入命令:route add 16.100.0.0 mask 255.255.255.128 16.100.0.1 metric 5 if 0x1,然后回车 再用route print命令查看时,会发现活动路由表中已经增加了刚增加的路由信息 上面命令当windows系统重启后将丢失,如果想增加持久性路由信息只需要使用-p 选项的route add即可 例如:route–p add 16.100.0.0 mask 255.255.255.0 16.100.0.1 metric 5 if 0x1 


c) Route delete 使用方法:route delete 目的地址 例如:route delete 16.100.0.1就可以删除刚才配置的活动路由




在WINDOWS下手动设置路由主要在DOS系统中命令符下(在运行输入
栏中键入COMMAND或者CMD即可)进行。
键入命令ROUTE回车会出现大约几十行英文说明,主要解说在
WINDOWS系统中如何添加、删除、修改路由。现简单介绍如下:
ROUTE命令格式如下:
ROUTE [-f] [-p] [command [destination] [MASK netmask] [gateway] [METRIC metric] [IF interface]
其中 –f 参数用于清除路由表,-p参数用于永久保留某条路由(即在系统重启时不会丢失路由,但在WINDOWS95下无效)。
Command主要有PRINT(打印)、ADD(添加)、DELETE(删除)、CHANGE(修改)共4个命令。
Destination代表所要达到的目标IP地址。
MASK是子网掩码的关键字。Netmask代表具体的子网掩码,如果不加说明,默认是255.255.255.255(单机IP地址),因此键入掩码时候要特别小心,要确认添加的是某个IP地址还是IP网段。如果代表全部出口子网掩码可用0.0.0.0。
Gateway代表出口网关。
其他interface和metric分别代表特殊路由的接口数目和到达目标地址的代价,一般可不予理会。
我们根据单网卡和多网卡(以双网卡为例)两种情况叙述在WINDOWS下如何具体设置路由。
1、单网卡:
在WINDOWS系统下有4条最基本路由,参照下图(键入route print命令)具体是:
 
 


上述路由是WINDOWS自带路由,永不消失,如果上述路由不完整,则说明TCP/IP的安装和运行存在某些最基本问题、或本机网络配置或者安装存在问题。
 
 
上述表格中,127.0.0.1用于测试回送(loopback)地址,不能作为有效的网络地址。PC1的IP地址为192.168.97.1,路由器1(用于上互联网)的局域口IP地址为192.168.97.10,路由器2(用于上办公网)的局域口IP地址为192.168.97.11。
如果PC1同时想访问互联网和办公网,通常情况是在WINDOWS网络属性反复修改默认网关,每次还只能访问1个网段,既不方便也非常麻烦。为解决这个问题可在DOS命令符下键入如下命令:
route add 0.0.0.0 maks 0.0.0.0 192.168.97.10(用于上互联网)、
route add 10.42.29.0 mask 255.255.255.0 192.168.97.11(用于上办公网)。
这样将互联网作为默认路由,办公网用作特殊路由添加,当然,如果还有其他系统,可采用同样路由添加。
为了确保路由正确、避免引起路由混乱,最好先删除路由,再添加路由。比如上面的命令可改为:
route delelte 0.0.0.0
route add 0.0.0.0 maks 0.0.0.0 192.168.97.10
route add 10.42.29.0 mask 255.255.255.0 192.168.97.11。
为了确保路由设置长久生效,可将上述命令加入AUTOEXEC.BAT文件中,即操作系统一启动就自动设置路由。当然也可在第一次添加路由时加入-P参数。
具体如下:
route –p add 0.0.0.0 maks 0.0.0.0 192.168.97.10
route –p add 10.42.29.0 mask 255.255.255.0 192.168.97.11。
这时用route print查看路由,就可以看到有两条永久路由添加到路由表中了。
2、多网卡(以双网卡为例)
如果在同一PC机上带有两个网卡,联上两个不同网段的系统,具体参见下面网络连接示意图:
 
 
一般情况下,在PC机上加上双网卡和双网关,边可以轻松联上两个子系统。但由于WINDOWS自身系统原因,经常容易出现网关浮动或不稳定的情况,比如PING办公自动化地址无法PING通,却返回从192.168.97.10(路由器1)反馈的信息,此时查看网络路由,路由表正常,此时需要刷新路由。
事实上,可以采取同单网卡类似的办法,可以去掉网络属性中网关,进行人工设置路由。人工设置路由更加精确和自由,比如可以人工控制究竟访问某个网站还是某个网段或者全部网段。
参照上图配置,可在DOS提示符下键入如下命令:
route delete 0.0.0.0
route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97.10(网卡1寻址路由,上互联网,默认路由)
route add 10.42.0.0 mask 255.255.0.0 10.42.29.10(网卡2寻址路由,上办公网)。
当然可以添加- P参数或者将路由添加信息加入自动批处理文件使路由信息永久生效
【转自bbs.bitsCN.com】
经常遇到一台计算机要同时访问两个网络(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校园网或者企业内部网)的要求 
以本人为例 
机器有两块网卡,接到两台交换机上 ,都是自动分配IP或者也可以自己设置IP,网关一定要知道。我访问外网是和别人共享的ADSL所以用的是局域网IP。 
internet地址:192.168.0.5,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0.1 
企业内部网地址:202.202.**,子网掩码:255.255.255.*,网关:202.202.**(这个地址因为学校分的IP段不同网关可能有所不同,请按照自己的网关设置) 
如果按正常的设置方法设置每块网卡的ip地址和网关,再cmd下使用route print查看时会看到 
Network Destination Netmask Gateway Interface Metric 
0.0.0.0 0.0.0.0 192.168.0.5 192.168.0.1 
0.0.0.0 0.0.0.0 202.202.** 202.202.** 
这里就是路由访问时候出现了问题,所以只有一个网络可以访问!!! 
即指向0.0.0.0的有两个网关,这样就会出现路由冲突,两个网络都不能访问。要实现同时访问两个网络就要用到route命令 
第一步:route delete 0.0.0.0 "删除所有0.0.0.0的路由" 
第二步:route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0.1"添加0.0.0.0网络路由,指向你访问外网用的IP的网关" 
第三步:route add 202.202.0.0(此处是一个IP范围,即202.202打头的IP都通过后面的网关访问) mask 255.255.0.0 202.202.**(要写完整的IP不能用*)"添加202.202.0.0网络路由"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IP和网关,可以先使用自动分配IP,察看自己的IP地址和网关.(网关和掩码一般是固定的) 
这时就可以同时访问两个网络了,但碰到一个问题,使用上述命令添加的路由在系统重新启动后会自动丢失, 
在win2000 和XP下可以使用route add -p 添加静态路由(在命令最后添加 -p),即重启后,路由不会丢失。注意使用前要在tcp/ip设置里去掉接在企业内部网的网卡的网关 
在win98下没有-p 参数,可以把以上命令存入到一个.bat文件中,然后在启动时调用即可 
bat文件可以用记事本编辑,编辑完了存为*.bat就可以了

最后

以上就是怕孤单荷花为你收集整理的windows平台上多网卡路由配置方法IP在dos下的操作大全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windows平台上多网卡路由配置方法IP在dos下的操作大全所遇到的程序开发问题。

如果觉得靠谱客网站的内容还不错,欢迎将靠谱客网站推荐给程序员好友。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57)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